检材1、检材2中的语音与检材3、检材4中的女性语音是同一人语音……依靠声纹识别,安徽公安机关听“声”断案,锁定了这起诈骗案件的犯罪嫌疑人。 2012年5月,安徽省公安厅、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以及科大讯飞公司联合建立了“智能语音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也是迄今为止全国公安系统唯一一家专业语音实验室。三年多来,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让智能语音辅助侦查办案,其中的声纹鉴定技术,为百余起案件的定罪提供了直接证据。 以往的现场勘查,办案人员要留意现场的每个细节,不放过任何可疑之处,还要做好相关笔录,回来之后再人工电脑录入,费时费力。“今后在勘验现场看到的任何情况,都可以通过当场语音采集,事后机器翻译的形式转换成文字。”在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副处长郑根贤看来,智能语音技术给侦查办案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效率。 不光是语音转换成文本,一段视听资料里可能有英语、少数民族语言、很难听懂的地方方言等,依靠语音技术,也能将其转化成汉语文本。 “技术成熟时,语音在侦查讯问方面还会有更广泛的作为”郑根贤说。 十几年前,一起绑架撕票案,虽然被害人家属提供了与犯罪嫌疑人的通话录音,但始终无法破案。十几年后,犯罪嫌疑人因赌博犯罪落网,在对其进行的声纹提取、识别比对中发现,其声纹图谱与十几年前绑架撕票案中的犯罪嫌疑人完全吻合,悬置了十几年的案件得以告破。 智能语音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于振恩介绍,“现在实验室建有数据库,已有备案的犯罪嫌疑人的语音会被提取入库,涉及犯罪嫌疑人的相关录音资料,也会被放入数据库中进行识别比对。” “就像指纹、DNA鉴定一样,人与人之间声纹的重合比率几乎为零,在侦查过程中完全可以依据语音声纹比对,锁定犯罪嫌疑人。”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工程师杨波说。 下一步,通过技术方面不断地完善提高,智能语音技术会更贴近公安实践,扩大适用领域和范围。于振恩说,“实验室会为全国各地提供更多技术支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