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抓住青少年网络用语的教育“牛鼻子”,要紧紧盯住“积极向上”的这个教育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着重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那么,网络语言的传播和提炼也是如此,倘若某些“网络热词”明显偏离了正轨,只会滑入“积极向上”的另一面,就须得“管一管”乃至“动一动”,不让其无所顾忌地蔓延开来。 有一种声音认为,治理网络用语的低俗化、粗鄙化,似乎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其理由是,有关部门或许管得了“草泥马”,但也许很快就会流传起“草拟玛”等。笔者以为,这种论调除了不想被管的抬杠之意,或也包含了某种懒管怕管的畏难情绪。而事实上,很多例子足以证明:纵然从善如登,却常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凡事只要认真对待和努力去做了,才更有希望产生面目一新的积极效果。 “积极向上”是网络语言的教育关键词。作为社会公众,未必看不清孰对孰错,但却很需要一种振聋发聩的响亮指引,进而让那些惯于粗陋者自惭形秽、汗颜“止俗”。而在青少年的网络文明教育方面,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教育部针对网络语言的“治俗”要求,已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很多语文老师都已下载上述新闻,准备通过课件再次提醒学生,特别是高考时用网络低俗语言写作会被扣分。可以期待,只要多管齐下、持久而为,网络语言的“防火墙”和“净化器”作用,肯定会越发明显和有效。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