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面对网络语言,不必如临大敌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红网 朱海滔 参加讨论

    今后,“喜大普奔”、“坑爹”、“酱紫”等网络流行语将与机关公文、学生教科书“绝缘”。从4月1日起,河南省启动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词汇。(3月25日《郑州日报》)
    “你们都给我站住,虽千万吾往矣”,这是出现在福州某中学作文里的句子,让老师百思不得其解。“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驾照有木有?快来看,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招人啦!”被网友认为是外交部官方微博的“外交小灵通”,去年8月1日发布的一则“淘宝体”招聘启事,引来众多网友关注,3个小时里被转发了4800多次。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种调侃玩笑的网络流行语越来越多地出现我们的生活中。但由于缺少科学规范的引导,一些政府公文、宣传广告和青少年在写作业、回答问题甚至考试当中都用起了网络语言。对此,社会舆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公文是在公务活动中进行交际、传递信息的文书,表达应准确、规范、严谨;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中小学生语言基础还不牢固,学生、学校应尽快远离网络词汇。但在很多人眼中,这种清新的文风,亲民的语言,能促进改变作风、提升政府亲和力,拉近与群众距离;另外,语文课文的风格和内容应该多样化,让孩子获取更多的新鲜知识和词汇。
    那么,究竟该如何面对不断涌现的“网络语言”?其实,网络语言是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拓展和补充,给中国语言注入了新鲜血液,世界日新月异,时代在不断发展,新的词汇和语文现象层出不穷,我们必然要面对。而且,汉语一直处在不断兼容并蓄的过程中,比如现在所使用的白话文,对曾经的八股文来说,也是新语言,只要是能让人理解的,有生命力的就能流传下去,而不能让人理解的语言,最后也会被淘汰。所以,对网络语言不要一棍子“打死”,不要谈而色变,党政机关与社会、学校在对其进行相应规范的前提下,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和探索。
    网络语言的确有自己的缺点,不严密,缺少高雅,但网络语言简洁生动,是土生土长的群众语言。对政府和官员而言,在日常工作中分清主次,保持公文的科学严谨外,可以关注网络化表达方式,学习利用好网络语言,这是接地气,长灵气,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好方式。就像前面提到的“淘宝体”招聘启事,3个小时里被网友转发了4800多次,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一语言风格的认可。
    笔者以为,当前推动清新的文风,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政府机关的官员学习好网络语言,才能更好说老百姓听得明白、乐于接受的话,发老百姓看得懂、读得通的文。另外,像“喜大普奔”、“坑爹”、“酱紫”等很多网络语言符合孩子们的情感特点,他们迟早要接触,谁也改变不了,不如正确地引导,让学生去读、去体会、去感悟,以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获取更多更新更有益的精神食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