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Field即“田野”? 虽然fieldwork研究范式本质一致,但在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中,fieldwork却被翻译为“田野”或“实地”。甚至同一学科内,“田野”和“实地”译语共存。例如,语言学中,孙宏开(1995)在“关于汉藏语系分类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中将fieldwork翻译成“田野调查”;贾洪伟(2012)在“田野调查与语言研究考察—兼述《语言田野调查实录》”中也将fieldwork翻译为“田野调查”。而胡荣(1986)在“西方社会学中实地调查法的发展”中将fieldwork翻译为“实地调查”。同样,Newman, Ratliff和彭建武(2004)在“《语言实地调查》述评”中将fieldwork翻译为“实地调查”而非“田野调查”。我们的疑问是,何译更确?何译更佳? 按照姜望琪(2005)提出的标准,术语翻译应该满足准确性、可读性、透明性和约定俗成原则。人类学中的“田野调查”满足了这些标准。首先,人类学研究以及社会学研究的确是发生在“田野”场景之中的。其次,“田野调查”精妙地反映了英国人类学之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走进田野”的倡导。将field翻译为“田野”是共时语境下的产物。再次,“田野调查”作为约定俗成的术语,频繁出现在人类学、社会学和民族学学科著作中。以“田野调查”一词在人类学和社会学中进行主题搜索,从1949年到2014年期间,上百篇文章采纳“田野调查”译语。“田野调查”译语在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中扎下根来,并因此约定俗成。 然而,“田野调查”并非fieldwork之确译,至少在人类学和社会学之外的社会科学学科内如此。主要理由有四。 首先,从最浅显的层次出发,大部分社会科学学科是一种“实地”研究,而非“田野”研究。语言学在社会真实环境中收集语料来验证语言学理论;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场景大都在社会化环境之中;管理学和经济学更是和“田野”没有太多相关性。“实地”和“田野”之分在研究者对译语的选择中也得到体现。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我们以“田野”进行主题搜索,发现1949年到2014年期间:(1)在语言学学科中,选择“田野”译语的文章约20篇,而选择“实地”译语的文章约812篇;(2)在心理学学科中,选择“田野”译语的文章约20篇,而择“实地”译语的文章约72篇;(3)在管理学和经济学学科中,选择“田野”译语的文章约395篇,而选择“实地”译语的文章约5923篇。从数量上来说,“田野”译语的影响力正逐渐变得势小弱微。 其次,为了交际的顺利进行,术语翻译应该遵守语言相对稳定的共时规范(王德春,2002: 151),即语言的核心信息,而非历时信息。前文已述,fieldwork是受“走进田野”思想影响而产生的研究范式,“田野调查”是遵守当时共时规范的产物。接下来,“走进田野”思想不仅走进了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并且形成了包括民族志、观察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扎根理论等多种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法。“走进田野”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实地调查范式也已经初具规模。因此,继续采用“田野”这一称谓会在代码转换过程中引起人们理解和认知上的偏差,造成所指不清的现象。现阶段来说,fieldwork译语应该反映深入现场、实地调查这样的核心信息,遵守fieldwork在当代所代表的共时规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