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对话的哲学意蕴及教学理解(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中国教育报 陆启威 参加讨论

    第二,对话是表达,更是倾听。
    苏格拉底说“自然赋予人类一张嘴两只耳朵,也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我们需要表达,但更需要倾听。”对话是当事人双方互动的过程。表达固然重要,但倾听更是关键。可以说,对话是从倾听开始的,没有倾听就没有对话。
    苏格拉底是一个特别善于倾听的人。每当弟子或其他求助者向他发问或表述观点时,苏格拉底总是眯着眼睛静心倾听,在说者表达稍有不清或有歧义时,苏格拉底总是让他再说一遍或帮助说者梳理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在苏格拉底表达时,他也特别注重弟子们的倾听。他会注意弟子们倾听时的感受和表现,并常以轻松诙谐的语调去唤起弟子们的兴致和热情,让他们总是保持倾听的状态。
    第三,对话是给予,更是“引出”。
    对话中的给予是指对话当事人一方为另一方直接提供思想和方法上的建议,帮助其解决面临的困惑和认识上的不足。这种给予的突出特点是“直接”,也就是对思想和认识上的病症既开药方又供药。这也是当下对话教学的惯常做法,一切都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只要接受就行了,无需进行自我体验和反思。很显然,这是违背对话原则的,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被奴役的对话”。
    从人的教育和发展上来说,对话可以是给予,但给予的根本应当是“引出”或“产出”。苏格拉底是“引出”高手,他的对话被誉为“苏格拉底式的讽刺”,也就是从对方的观点和认识出发,通过一个个追问,将对方陷入自我矛盾之中,由此引发对方的顿悟和反思,重新审视并改变自己的观点,生成新的理解和认识。苏格拉底的“给予”就是“引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对方在自我认知的推演中自醒、自知和自悟。
    第四,对话是自我主张的陈述,更是对他人观点的考问。
    对话是基于一定内容的,依据内容的衍生途径不同,对话展开有三种不同方式:一是对话双方或只有一方持有一种观点或认识,并向对方进行陈述和表达;二是双方就共同的话题谈各自的理解和认识;三是对话一方对另一方阐述的观点进行质疑和披露,由此引发对方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觉悟。前两种对话方式倾向于对话双方经验的交流和置换,重在学习和吸纳,第三种对话方式则是在分享经验和认识的基础上,更多地在于指陈问题,将探讨的话题引向深入。因此,第三种对话方式是对话的应有之义,也就是说,只有对他人观点不断考问,对话才能真正发生。所谓有考问就有回应,有回应就有争执,有争执才会有持续对话的价值和可能。杜威说:“那种只在说明自己意想的做法,根本谈不上对话。”因此,在对话教学上,我们需要陈述自己的观点,也需要认真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想法,但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善于从对方的陈述中听出“异样的声音”,找出言说者不曾觉察的问题和偏差,并学会循着这样的问题展开对话,让对话具有鲜活的生命和持续的张力。
    第五,对话是与他人的沟通,也是同自己的交流。
    两人之间,或三人及三人以上的对话是常见的,也是较易理解,并为大众普遍认可的一种对话形式。但从个体生命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尼采特别强调“有机体与自身灵魂的对话。”基于这样的认识,对话除了需要在群体间进行,更要注重对话体与自身的对话。这种对话是一种“自觉的清醒的反思”,是一种“最为真实的表达和蜕变”。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只要长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每个人都可以随时同自己来一场深刻的对话。教学上的自我对话,可以是学生作业的自检自纠,对已有知识的再认识,对现有观点的质疑,对行为习惯的审视和反思……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教师在对话教学中很少引入学生的自我对话,在“效率”的趋使下,学生已然被剥夺了“独立思考”的权利,使自我对话失去了可能存在的土壤。对此,我们亟需重塑自我对话的主张和格局,还给学生自我对话的权利,使学生真正成长为自己。
    (作者:陆启威,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