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剖析了“什么”句所表达的否定意义之后,文章继而对“什么”句能够表达否定意义的内在成因展开了讨论。文章指出带有否定倾向的“什么”句所否定的对象在意义上具有“反通常性”的特点,这种“反通常性”即是“什么”句可以表示否定意义的内在原因。比如“你这是什么眼神?”中,说话人根据听话人的眼神的异样表现,对听话人的眼神的正常性表示怀疑,认为听话人的眼神“反常”。这种“反通常性”充分体现出“疑善信恶”这条普遍原则,即“不相信某种正面和积极的可能性,转而相信某种负面和消极的可能性”。文章指出无论是“不相信某种正面和积极的可能性”,还是“相信某种负面和消极的可能性”,都是表示否定意义的,这也最终使得“什么”句涌现出否定意义,即否定某种事物(性状、行为、观点等)的合理性。“什么”句否定意义的形成机制可以描述为: “什么”表示疑问(疑惑并提问)—疑惑即怀疑—怀疑(1“不相信……”,2“相信……不……”内置了否定意义—推动“什么”句表示否定意义 接着,文章从听话人识解的角度对“什么”句否定意义识别依据进行了考察,指出听话人在识解否定倾向的“什么”句的意义时,所采取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理解策略:当听到的“什么”句带有降调、重读等形式特征时,先将“什么”识解为非疑问用法;接着考虑“什么”句(主要是“什么”所针对的对象)在意义上是否表现反常性,如果表示某种反常事物或事件等,那么其中的“什么”表示否定意义;如果不表示反常性,那么其中的“什么”表示其他非疑问意义。 “什么”最典型的用法是用于疑问句中,在本文所讨论的“什么”句中,“什么”又涌现出了否定意义,文章指出这一点充分证明了疑问与否定是相通的,疑问和否定都是一种否定性语境,都具有向下蕴涵的语义推理特点,并且可以允准否定极项。 文章最后指出在人类进化和社会竞争的压力下,“疑善信恶”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带有社会惯例性质的约束原则,这种原则正好用以对冲更为普遍的“乐观原则”,使得人类的心智更为健全,行为更加理性,否定意义的“什么”便是对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 注释: 1.语义否定是否定句子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即否定句子的真值条件(truth conditions),比如“张三没去北京”否定的是命题“张三去了北京”的真实性;语用否定是否定句子表达命题的方式的适合性,即否定语句的适宜条件,又称作元语言否定。 (原文刊于《世界汉语教学》2016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王婷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