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抗战时期俄苏文学汉译激励民族斗志(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关秀娟 参加讨论

    
    为满足大众阅读俄苏文学的期盼,抗战时期涌现出一批具有民族自觉精神的译者,他们或是革命“窃火”实践者或是俄苏经典文学普及者。他们中有的人通过翻译俄苏文学作品,唤起民众,拯救危难中的祖国。选材时他们更突出实用性和时效性,从中国社会现实需要出发,主译苏联新文学。1945年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连载出版时叶水夫即开始汉译工作,其译本在国统区、解放区、游击区均引起了巨大反响,成为指战员最喜爱的读物。另一些人则选译俄苏文学中的名家著作,追求传播经典。虽然当时翻译队伍水平、背景参差不齐,但他们的努力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翻译方式满足民众需求 
    抗战语境下俄苏文学汉译应民众的需求,多采用转译、变译的方式与策略,并采用白话翻译规范。经第三语言间接翻译是抗战期间俄苏文学汉译的主要形式,这是因为优秀的俄汉译者较少,且俄语原文本难寻,但俄苏文学作品又为读者急盼。其时俄苏文学大多经日、德、法、英、世界语等转译而来。转译作品出版量较大,很多译作质量较好,不亚于直接翻译,因此流传甚广。董秋斯经英语转译《战争与和平》是在高植俄汉译本出版之后,可见其对转译的信心。该译本也证明,有时间接翻译反胜直接翻译,茅盾对此便非常认同。对文学作品中专名、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等有目的的变通翻译是抗战期间翻译的特殊策略。很多译者将作品中的姓名变译为中国姓名的常用形式,甚至用字也尽量体现革命情怀。《铁流》中的领袖“郭如鹤”译成了纯中式人名,《夏伯阳》同样译为三字姓名,而未音译为《恰巴耶夫》。为迎合抗战的政治需要,更为鼓舞前后方的抗日军民,剧本译者多进行本土化、大众化的改写,或将原著的故事发生地换为中国的抗战城市以引起读者共鸣,或将故事叙述成抗战背景的事件以点燃读者斗志。更有译者为满足读者口味用方言翻译。白话翻译是抗战语境下译者为使译文明白晓畅、满足大众读者而遵循的翻译规范。1938年出版的《茨冈》体现了译者瞿秋白“绝对的白话”的翻译主张,有力推动了劳动民众的语言进入文学。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文学汉译生命气息研究”(13YJA74004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