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学问著作等身 1981年,陈宗明被浙江省委党校作为人才引进。在省委党校,陈宗明的逻辑学研究也进入了更为开阔的境界。到2015年,陈老先生共编写出版6部专著、17部合写的著作,主编7部逻辑学词典,发表专题文章58篇、译文两篇,是我国逻辑学界响当当的“大家”。 当年周先生、金老对他的奖掖、提携,令他到老也感慨不已。他也以他们为榜样,帮助鼓励有志于学的年轻人走出自己独特的道路,创造出自己的学问。 现在已是浙江大学符号与认知实验室执行主任的徐慈华回忆说,2003年,时逢陈宗明、黄华新教授主编《符号学导论》,在陈宗明的指导和鼓励下,他参与了编写工作。那时,陈宗明患了疱疹,正处于恢复期,后遗症非常严重,伤口的剧痛与奇痒让他只能依靠安眠药来保证睡眠。初出茅庐的徐慈华在完成了书籍第五章的初稿后,自信地交了书稿。69岁的陈宗明强忍病痛,坚持亲自修改徐慈华的原稿。3万余字,5次易稿,陈宗明“一个字、一个句子、一个标点地改”,错别字、语句颠倒、标点乱用等细节问题,他一个都不放过。“要知道,当时的陈老师已经快70岁了,所有的编辑、修改和排版,全是他一点一点在电脑上完成的。”徐慈华说。 1999年退休后,他仍笔耕不辍,单独或与人合写了10多部书稿,其中已出版了7本,包括《汉字符号学》《符号学导论》《描述语用学》。在省委党校计划出版的《党校学者文库》中,他的著作也赫然在列。他还在高校担任兼职教授10年,常与自己带的50多名博士、10多名硕士举行读书会,他称之为“精神会餐”。当他讲起读胡塞尔现象学的心得时,学生们听得目不转睛,因为他讲得“简单而有用”,但他背后所下的苦功一般人望尘莫及。 适应时代 追求不止 哲学家罗素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的一生就应该像一条河,开始是涓涓细流,然后,它激烈地奔过巨石,冲越瀑布。渐渐地,河流变宽了,两边的堤岸也远去,河水流动得更加平静。最后,它自然地融入了大海,并毫无痛苦地消失了自我。” 回望人生,陈老先生说,自己很幸运,甚至可用“一帆风顺”来形容,原因被他归结为5个字——多想出智慧。 “理性的头脑会帮你认真思考,懂得越多越能帮你作出正确的判断。”他说,理性的头脑就是指逻辑思维,而懂得多是正确判断的前提。 上世纪70年代末,加强对“干部应用逻辑”的研究是省委党校逻辑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在陈宗明看来,“干部应用逻辑”是一门研究干部思维和工作中的逻辑问题的科学。只有在传统逻辑学框架下深入挖掘这门新的学问,实现理论科学向应用科学的转化,才能找到党校教师身份与逻辑学的关联,进而回应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 为了让党校学习的干部做到条理清晰、推理合乎逻辑、概念明确和论证具有说服力,陈宗明结合自己多年的学术探索和理论研究,开设了“逻辑与哲学”“经济活动中的逻辑”“领导干部的思维与语言艺术”“语用学”等多门课程。 “逻辑学研究的是推理,有前提,才有结论。他非常善于利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解释复杂枯燥的逻辑学概念。”陈宗明的学生、省委党校副巡视员杨学渊说,比如“如果下雨,那么能推出地湿;但地湿却不能推出下雨”。比如“画蛇添足”的逻辑学解释就是,蛇没有足,画了足就不是蛇,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故事的主人公没有喝到酒,因为他画的不是蛇。区区几句话,本来很复杂的概念,就化解成浅显的语言和身边的事例,让学员豁然开朗。 也正因如此,在陈宗明的课堂上,看似枯燥的逻辑学课程受到了学员们异乎寻常的欢迎,学员们将能上陈宗明的课作为一件“值得羡慕的事”,而也正是由于陈宗明的课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深入浅出、表达生动、富于吸引力,几乎每堂课,教室都会爆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