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语篇中的语序》简介五:S—V语序和居前位置的功能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中国社会科学网 郭雅静 参加讨论

    Pamela Downing & Michael Noonan于1995年编辑的论文集 《语篇中的语序》(Word Order In Discourse),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语篇中的语序问题,包括语篇原则的构成、名词性成分及焦点等的位置、话语功能、话题化现象、语用无标记语序、信息顺序等。 
    本系列简介选取其中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编译。本文介绍Bruce B. Harold 《SV语序和居前位置的功能》(Subject-verb Word Order and the Function of Early Position)一文,文章探讨了居前位置的功能问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对比分析,并给出了自己对语序问题的看法。 
    作者发现,前人对语序的研究似有分歧,传统的研究认为居前位置表示话题化(或者话题转换或者已知信息)和重要信息,话题化的研究有很长的历史,而重要信息的研究要追溯到叶斯柏森(1949);新近的研究中,Payne(1987)和Mithun(1987)开始对这一结论有所怀疑,讨论的是话题化是否总是倾向于居前的位置;而Givón(1988)则进一步认为,居前位置标示非预期的和重要的信息。 
    那么,到底居前位置表示已知信息还是非预期的信息(即新信息)呢?Harold在该文中想要中和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试图展示语用因素与语言组织之间的关系。 
    大家广泛接受的观点是,一个小句的开头应该得到特别的注意,因为它反映了人的认知。作者没有足够的跨语言材料来讨论句中的第一个位置,而只能以相对居前的位置展开研究,所以该文中关于主语(和宾语)的讨论只是相对于它们与动词的位置关系而言的。 
    Harold认为,对语序有影响的语用因素包括:重要性、可及性、可预期性,以及各个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等方面,也包括其他的语用因素如指称的有定无定等等。 
    前人对这些因素的定义不尽相同,以“重要性”为例,作者认为有两种不同的重要性,一种是在语篇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就是某个实体在语篇中被提及的频率问题,Givón用话题延续性来进行量化考察;另一种重要性是外部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与被提及的频率无关,而是把语篇与先前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是两种不同的重要性,定义不同,因此对重要性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居前成分在重要性、可及性和可预期性等语用因素的多重作用下,通过组织者的选择而产生。 
    作者认为,语用因素和话语的组织可以产生的语篇功能主要有:话题转移、对比、列表(listing)、话题的恢复、对比话题的转移等。以“话题转移”为例,作者认为,所谓话题转移是指,一个实体被讨论数个小句之后,另一实体成为注意中心并延续数个小句。一个实体能够作为新的话题,必须是非预期信息和具有语篇重要性的信息。 
    文章考察了各种可能的语序类型,包括SOV、VSO、SVO等,参考了前人和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语言类型中,居前位置的功能在句子或者小句中是被组织好的,多是出于话语组织者的选择。这些不同的语篇功能之间是成组的、分离的但同时又是相关的。该文用这些语用功能解释了所谓重要性、可及性、非预期性以及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等,以及各种类型的话题转移。 
    另外,作者还注意到在句子中的各个成分,可能使得不同的语用因素在决定它们在特定场合中是否为组织者上有所不同。这里的不同成分包括时间成分、目的小句、条件小句、wh移位和it移位句、副词性成分等等,对于居前位置的语用考察同样适用于这些成分的顺序问题。 
    综合前人研究和作者的考察,文章认为,居前成分是组织者基于各种语用因素和语篇功能所做的选择,到底是话题化还是非预期信息,都是根据不同情况的不同处理方式。因此,文章开头所说的两种看似矛盾的主张,其实可以根据情况具体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网 郭雅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