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余论:“浴缸效应”与正反疑问句中的脱落现象 “浴缸效应”看来也能部分解释汉语正反疑问式中的脱落现象。这里,脱落的基本原则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读得越短的音节越容易脱落。 汉语正反重叠问句“AB不AB”(如“高兴不高兴”、“吃饭不吃饭”)可以简化为“A[]不AB”(如“高不高兴”、“吃不吃饭”)。下面我们分析这一省略的原因,至于“吃饭不吃饭”也可省略成“吃饭不吃”的原因及其使用上的限制,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将另外撰文讨论⑤。 “AB不AB”可以分成三段“AB/不/AB”。首先,第一个A和第二个B分别作为整体的首和尾,不可脱落。其次,“不”兼为内部第二段的头和尾,也不可脱落。剩下第一个B是第一段的尾,而第二个A是第三段的首,自然前者最容易脱落,即整体省略为“A不AB”。 在某些方言中,“A不AB”可以脱落“不”而进一步简化为“AAB”(刘丹青2008),如“高不高兴”可以说成“高高兴”。这是因为“A不AB”根据自然音步(冯胜利1998)会构成(2+2)的形式,即“A不/AB”。根据前面“四音节词时长模式分析”的讨论,(2+2)中时长最短的是第二个音节,即“A不AB”中的“不”字。因此“不”也最容易脱落。(2+2)中第二音节为最短,明显的例子有“流里流气、慌里慌张、邋里邋遢、黑不溜秋……”这类重叠形式,其中第二音节都是轻声。既然“高不高兴”的“不”是读得最轻最短的音节,就最容易脱落。 刘丹青(2008)对上述脱落做了其他角度的解释,但同时注意到脱落也跟轻重有关:“汉语双音谓词则多前重后轻,AAB及其前身A-Neg-AB脱B留A也是删轻留重。” 以上分析显示,“浴缸效应”对语言的影响可能远超过我们以前的认识。 本文初稿写作过程中,得益于跟许毅、端木三先生的讨论。本文曾在“第三届国际韵律语法大会”(北京语言大学,2016年9月)上宣读,与会学者提出了宝贵意见。这里一并致谢。 ①张家録(1995)指出,也有国外文献认为音长是重读音节的最相关因素,并认为这在人类语言中存在很大普遍性:而且在音位数量相同的情况下,重读音节比非重读音节的时长平均长100ms。 ②也许,“浴缸效应”本身也是(2+1)紧凑而(1+2)松散的动因之一。(2+1)双音在前,单音在后,双音本就重于单音,加之“浴缸效应”即首重的作用,更加剧了二者之间的音重差距,弱附于强,结构就变得紧凑了。(1+2)刚好相反,前单后双,“浴缸效应”的作用使得前面单音节音步的力量增强,双方差距缩小、势均力敌,各自的独立性较强,不须互相依附,结构就变得松散了。 ③真正的(1+1+1+1)很少,如“东南西北”,即使一些原来不是(2+2)的成语、熟语等,如果不了解词源的人,也倾向读成(2+2),如原本是(1+3)的“一衣带水”和“太皇太后”。 ④汉语中(多音节+单音节)紧凑,(单音节+多音节)松散,如果把两种结构分别看作(重-轻)和(轻-重),则可以对跨语言的节律现象做出更高的概括:(重+轻)紧凑而(轻-重)松散。这在人类语言中有着广泛的表现。如(名词+后置词)是紧凑的(重-轻),因此后置词的独立性极小,往往跟词缀或语缀“clitic”很难区分,也不存在后置词离开其前置成分而单独使用的情况。但是(前置词+名词)是松散的(轻+重),因此前置词的独立性较大,如英语中有“in and around the house”这类的说法。前缀甚至还跟其词根分开,如“pre-and post-verbal”等说法。汉语中有若干后置成分可以共享一个前缀,如“第一、第二、第三”可以共享前缀省略成“第一、二、三”。后缀从来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英语中“forth,sixth,seventh”就不能说成“four-,six-,seven-th”。并且前置词的宾语能移位而使前置词悬空,如英语“Where do you come from?”中的“from”;而后置词悬空的情况在人类语言中不存在(Tsunoda 1995)。 ⑤在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吃不吃饭”有效语料检索到88条,可看作优势的;而“吃饭不吃”只检索到8条,可看作劣势的。事实上,“AB不A”这一劣势格式的使用受到另一个明显限制,即如果B越长,使用率越低。从语感也能明确感到,“吃不吃人家的东西”说成“吃人家的东西不吃”,就显得很累赘和别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