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说“煮鹤焚琴”(4)

http://www.newdu.com 2017-11-15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翔翥 参加讨论

    于是,由烧琴煮鹤(或煮鹤烧琴)而至煮鹤焚琴(焚琴煮鹤),似有一个俗雅的变迁过程,而后者的形式确乎定型而习见。
    此外,还有将琴、鹤处以别种恶劣行为,以表心志的。兹举数例:
    ①“破琴煮鹤”。如,宋陈德武《木兰花慢》词:“从兹破琴煮鹤,猗兰不用对人弹。粗足少游衣食,何妨司马江山。” 这里“破琴”,即毁琴。表示志行高洁。如《晋书·隐逸传·戴逵》:“太宰武陵王晞闻其善鼓琴,使人召之。逵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
    ②“爨琴煮鹤”。如,清顾嗣立编《元诗选初集·甲集》收录有元陵阳先生牟巘《和赵君实宣慰》诗:“平生知旧(一作我)一李友,别后长关白板扉。偶有客来孤鹤起,也无人觉小舟归。尽渠(一作从教)俗子频相恼,只恐仙禽未肯飞。莫笑爨琴并煮鹤(一作莫怪近来书问绝),醉眠林下两忘机。”
    按:诗中“爨”,指焚烧。如,唐·柳宗元《种术》诗:“爨竹茹芳叶,宁虑瘵与瘥。”清孙枝蔚《赠方尔止处士》诗之二:“街头鹿贱豕同价,灶下松多爨最香。”爨琴,谓焚琴为炊。宋苏轼《次韵朱光庭喜雨》:“破屋常持伞,无薪欲爨琴。”
    ③“劈琴煮鹤”。如,明叶盛《水东日记》卷二十三《孟氏祖庭图记》:“世有可鄙庸人俗子,变雅为俗,易正为邪,冥行妄作,强名解事,或从而妄自矜诩,而不知遭其不幸者多矣,如所谓劈琴煮鹤、花上晒褌之类是已。”
    ④“煮鹤爨琴”。如,清谈迁《北游录·寄张元岵书》云:“且搜岩剔壑,事方创始,硁硁之节,有司未谅。煮鹤爨琴,强为劝驾,则门下何以应之。”
    ⑤“焚琴鬻鹤”。如,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刘改之词》:“焚琴鬻鹤,伧父所为。不图出之改之,吾为斯琴悲,遇人之不淑。”文中“鬻”通“煮”。如,《周礼·春官·肆师》:“及果,筑鬻。”郑玄注引郑司农曰:“筑煮,筑香草煮以为鬯。”陆德明释文:“鬻音煮。”清汪中《广陵对》:“天下无事,则鬻海为盐,使万民食其业。”
    基于上,今人编《汉语大词典》列“煮鹤烧琴”一条,并解释为“比喻糟蹋美好事物因而大杀风景之事。”附带说明一下,《汉语大词典》的这个解释是对的,但这个句子是不通顺的。应为“比喻糟蹋美好事物或干出大杀风景之事。”
    所谓“杀风景”,就是行为有损风光景物,以俗伤雅,败人兴致。如,宋魏庆之编《诗人玉屑》“杀风景”条云:“晏元献庆历中罢相守颖,以惠山泉烹日注,从容置酒,赋诗曰:‘稽山新茗绿如烟,静挈都蓝煮惠泉。未向人间杀风景,更持醪醑醉花前。’”
    又,《诗人玉屑》引《西清诗话》云:“王荆公元丰末居金陵,蒋大漕之奇,夜谒公于蒋山,驺唱甚都。公取松下喝道语,作诗戏之云:‘扶衰南陌望长楸,灯火如星满地流。但怪传呼杀风景,岂知禅客夜相投。’自此杀风景之语颇著于世。”
    另外,“风景”一词除有“风光景色”义项外,尚有表示具有抽象意义的“景况,情景”之义项。如宋蒋捷《女冠子》词:“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清顾炎武《与李子德书》:“汾州米价每石二两八钱,大同至五两外,人多相食,在此日用之费,三倍华下。至此间风景,大非昨年。”
    基于上述各例分析,则“煮鹤焚琴”一词,以及该词的一些变式,其意义用《汉语大词典》的这个解释是合适的。但要注意该词的比喻义和引申义,前者指“糟蹋美好事物”;后者指“杀风景之事”。当指败坏景况或情景之事时,这个意义使用较为灵活,需联系上下文,细绎文义,揣摩得之。兹举几例:
    “糟蹋美好事物”者,如:元周达观《真腊风土记校注》二十三“飞鸟”,注引宋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禽”项下云:“‘南方多珍禽’。‘孔雀生高山乔木之上’。‘鹦鹉近海郡尤多,民或以鹦鹉为鮓,又以孔雀为腊。’又云:‘翡翠出南海邕贺二州,亦有猎而卖之。’(《知不足斋丛书》本)鮓者腌之或糟之,作为食品。腊者腊月腌制之肉类。此可谓焚琴煮鹤,未免大杀风景矣。”
    又,“伤风败俗,有亏大雅”者,如:清徐珂《清稗类钞·诙谐类·妬律》云:“凡妇闻妓女送夫扇巾等物,必搜寻裂碎,拟坐以毁弃器物律,准窃盗已行而不得财律,笞四十。”判曰:“采兰赠芍,虽属淫风。煮鹤烹琴,殊亏大雅。况适情引趣,非尽溪水之纱。贻管呈憨,误认江皋之珮。留之增为韵事,毁之自取其尤。”
    又,“不通音律,败坏词韵”者,如:俞平伯《读词偶得》评南唐后主李煜词《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云:“……调凡五韵,上三下二,其转折处同,此调五段若一气读下,便如直头布袋,煮鹤焚琴矣。必须每韵作一小顿挫,则调情得而词情即见。……”
    又,“吹毛求痴,妄下雌黄”者,如钱钟书《谈艺录》一六云:“与刘昫、契嵩之讥《毛颖传》,皆焚琴煮鹤,杀风景语。”
    上述四者,首例用“煮鹤焚琴”之比喻义;后三者则取其引申义。是对“杀风景”之具体“情景”或“景况”之揣摩而获得其义的。

   
    (作者系河南省固始县慈济高级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