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以精妙之笔礼赞新英雄(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5 光明日报 李掖平 参加讨论

    注重英雄与现实的关系
    在新时代讴歌英雄,其旨归不仅仅在于增益人民群众对英雄和历史的体认,更在于唤起人民群众对现实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感,激活英雄情结。所以,要敢于表现“真英雄”。所谓“真英雄”,是指那些对历史和时代进程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的人。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应该把他们的“英雄形象”生动地塑造出来,更应该将他们的“英雄精神”挖掘出来,使其在当下现实中绽放光芒。而面对那些“历史英雄”,除了应该还原他们活跃于历史现场的有机活力,更应该以史为镜、以英雄为镜,思考他们之于现实的号召力和引领性,激发士气,砥砺人心。
    十九大报告还特别强调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这为我们在新时代语境中讴歌英雄创作指明了一条道路。现实题材创作,特别是重大现实题材创作,其重要意义在当下尤为突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独立奋进的近百年历程中,诞生了一大批重大现实题材,像“一大红船”“井冈山”“长征”“遵义会议”“新中国成立”这些火红的历史意象,像“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中国梦”这些光辉灿烂的历史时刻,尤其是十九大报告中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时代庄严宣告,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大现实题材。在这些题材中塑造和讴歌英雄,将会更加坚实,更有说服力,更加鼓舞民心。可喜的是,近年来一大批重大现实题材文艺作品得以推出,尤其在影视剧领域,《湄公河行动》所展示的军队现代化建设新貌,《战狼》所弘扬的大国形象,《黄大年》对黄大年教授将生命融入国家科学事业高尚精神品格的讴歌,《洋芋书记》对县委书记王利农竭尽全力带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奉献精神的颂扬,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士兵英雄、文化英雄、科技英雄、劳动模范、道德标兵等新时代英雄形象,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夯实了新时代历史观建构的坚实基础。
    注重思想与艺术的关系
    文艺作品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艺术形式,将博大精深的思想融入审美之中,使人民在获得审美感受的同时,生发出对其思想观念的深刻理解与高度认同,如盐溶于水,体匿而性存。中国共产党在奋斗历程中,素来重视发挥文艺作品的鼓动作用,甚至形成了“红色文艺”的文学史谱系,诞生了一大批“红色经典”。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真实再现了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也因为它们具有高超精湛的艺术感染力。思想和艺术二者的完美结合,使这些“红色经典”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正是这些“红色经典”,产生了耳熟能详的“红色英雄”。当年《创业史》在全社会形成阅读热潮后,广大农村地区一时间诞生了数不清的“梁生宝”,一大批社会主义新人读罢《创业史》,奋不顾身地投入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又如《林海雪原》中一身是胆的杨子荣,曾激励了无数年轻人的从军报国梦。
    然而,在汲取“红色经典”英雄叙事传统营养的同时,也要警惕粗制滥造的不良倾向,要始终兼顾思想与艺术同构双胜,不可偏废。真正的文艺作品不能沦为思想理念的应声虫和传声筒。因为应声虫和传声筒式的作品,不仅不可能成为经典,也不可能真正寄寓和表达高深的思想与精神。传声筒式作品所讴歌的英雄,不仅不会引起人们对英雄的热爱和向往,反而会引来广泛的质疑和鄙薄。而如何实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是对文艺工作者的技术、审美、思想、认识方面的综合性要求。近些年涌现的一批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如《你在高原》《天行者》《湖光山色》《推拿》《带灯》等一大批作品,以精湛的艺术水准,生动、细腻地为新时代的新英雄塑像。
    在新时代塑造和讴歌新英雄,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文艺使命。这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远、更宏大也更现实的要求。在走进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必将不断涌现新的英雄形象,也必将不断涌现讴歌礼赞新英雄的精彩华章。这是辉煌的时代所赋予的神圣使命,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发出的历史召唤。
    (作者:李掖平,系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