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家论 >

关仁山:脚踏大地创作才有底气

http://www.newdu.com 2017-11-13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郝天韵 参加讨论


    
    关仁山 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书画院副院长。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日头》《天高地厚》《麦河》《白纸门》《唐山大地震》,长篇报告文学《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执政基石》,散文集《给生命来点幽默》,中篇小说《大雪无乡》《九月还乡》等。
    2016年的春天,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踏上河北邯郸涉县的土地,为一部剧本寻找创作灵感的他不会想到,这里为他孕育的,不是一部影视剧本,而是一部文学作品——《金谷银山》。
    《金谷银山》是一部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大背景,描写荒弃的乡村如何在新时代下艰难地复活,新时代农民如何融进城市发展的长篇小说。
    关仁山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金谷银山》是继“农村三部曲”之后的创作,也是一部反映新农村文化道德重建的作品,塑造了“范少山”等一系列勇敢坚强、勤劳致富的新农民形象。“劳动使农民具备了土地一样宽容、博大的胸怀,他们永远在土地上劳作,像是带着某种神秘的使命感,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也不曾失去希望和信心。”关仁山说。
    对土地饱含深情
    关注现实生活,描写传统与现实的冲撞、文化的冲撞、人性的冲撞,是关仁山一贯的文学追求。为了创作《金谷银山》,关仁山历经半年时间在北京昌平曹碾庄和燕山长城脚下白羊峪体验生活,半年里,新时代农民的觉醒、创新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他。
    由此,关仁山开始对农民进行深入采访。半年下来,关仁山共实地走访了50多位农民,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探索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的内心是那样辽阔、质朴。他们的精神是那么珍贵,穿越了生活表象而直抵生活本质。”关仁山感慨道。
    “我要求自己把艺术生命的‘根’,深扎在现实生活的厚实土壤中,脚踏大地去创新,才有底气。”正是有了对农村生活、农民近况的深度了解,体验生活归来的关仁山才有了底气,开始创作。
    关仁山对记者谈道,生活贵在体验,生活积累贵在感情的积累,故事可以编织,但感情是编织不出来的。他的情感,正是那颗对祖国绿水青山、对农民和土地饱含深情的真心。“只要走进农民的生活,就会有新的创作冲动和激情。”可以说,《金谷银山》是对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京津冀地区农民的生活现状与精神家园最真实的写照。
    康庄大道就在脚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的思维也跟着转变。“这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关仁山告诉记者,他希望通过《金谷银山》,把十八大以来新农民的形象生动立体地呈现出来。
    “在《金谷银山》里,一个农民由城市回到乡村,但他不能适应、融进乡村;而在城市,他更没办法融入。在这种双重纠结中,他必须得‘归来’,身体要‘归来’,灵魂要‘归来’,这是一个‘双重归来’的主题。”关仁山说。
    其实,对于生长在新时代的农村青年来说,在城市里打拼、挣扎是必然的,同时他还肩负了家乡的重任。融入城市的不易、身份认同感的缺失,使他们陷入回不去家乡也融不进城市的怪圈之中,他们在这个怪圈中纠结、痛苦、煎熬着。
    范少山等农民也经历了这些困境,然而接下来,他们由此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那不是别的,正是新时代农民走向勤劳致富、开拓创新的道路。
    小说中,来自燕山白羊峪青年农民范少山,长期以来在北京昌平以卖菜谋生。然而,接踵而来的事故给范少山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因此,他主动回乡,开始带领乡亲们走上绿色、生态的脱贫致富之路。
    诚如中国小说学会会长、评论家雷达所言:“在这部新作中,能读到来自京津冀山乡的信息,农村现实关系的新变动乃至农村政策的新变化,能见识到带头人范少山式的坚毅而达观的风采,从而思考中国农民的文化命脉和精神理想。”
    塑造新时代农民形象
    关仁山告诉记者,《金谷银山》中的最主要宗旨就是“重建”,因此,他依据京津冀地区新农民原型,塑造出了范少山这样一个新农民形象。
    小说中,范少山在太行山找到了具有传奇色彩的金谷子,种在了白羊峪的土地上,获得了成功;他利用本村的苹果园,培育无农药苹果;为了打通白羊峪与外界的道路,他带领乡亲们奋力开掘……一场场艰苦卓绝的奋争下来,这样一个贫困的小山村,最终脱贫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观光村,过上了城里人都羡慕的绿色生活。
    然而,范少山的脚步并未止于此,他还下山推动土地流转,建成了万亩金谷子种植基地,在成就新农民梦想的同时,也使中国北方更多的农民受益……
    “在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新的农民英雄。”关仁山告诉记者,《金谷银山》中的青年农民范少山,正是在无意识中完成了一个新农村的重建:文化的重建、道德的重建以及经济的重建。“这个重建既不是今天城市文化的照搬,也不是历史文化的翻版。它是农民自己干起来的、正在建设的文化。”关仁山说。
    在文学批评家孟繁华看来,这部《金谷银山》,用大红大绿的色彩描绘了中国北方一幅绚丽的画卷。“金谷银山”,是乡土中国的梦幻,“披金挂银”是乡村吉祥的福音。主人公范少山是新时代的农民英雄,是新时代的梁生宝。残酷的生存环境与美好的心灵图景形成温暖的落差,不同的是,他在白羊峪建构的不是一个虚幻的文化乌托邦,而是一个巨大的、触手可及的、金谷银山的物质世界。物质世界同时也是精神的世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