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散文作家的写作,通常是向后,要在对既往生活的回溯里,他们才能写得饱满、感性和动人,一旦涉足陌生领域,立即犹疑彷徨,不知所措。而周晓枫对陌生的世界怀有天生的好奇。更重要的是,她能够将有限的人生经验进行充分的发酵,像那些才华横溢的大厨,用少量的食材,就能烹调出让人难忘的飨宴。 多年来,周晓枫一直是散文界那只试图越界的候鸟,这让她在获得写作自由的同时,也试探了散文可能的疆域。 从某种意义上说,散文的写作有点类似候鸟的飞行,都是过多地依赖自身的经验和记忆。也正因为如此,散文成为一种很难持续写作的文体,除了少数天赋异秉的作家,大多数曾引起中国文坛侧目的散文作者,仿佛事先有过约定:各领风骚三五年。等大家有限的生活经验写得差不多,人生又没有持续创造的新鲜体验,慢慢也就沉寂下来,再难回到引人注目的巅峰状态。 而周晓枫是散文界的一个另类,长达二十几年,她一直活跃在散文读者的视野里,这让人对她的创作,总是怀揣着一份期待。 《有如候鸟》(新星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的出版,揭开了一个悬念,但又留下了另一个悬念。大家不知道周晓枫才华的衰减和激情的消退何时才会到来。 与周晓枫的写作不同,许多散文作家的写作,通常是向后,要在对既往生活的回溯里,他们才能写得饱满、感性和动人,一旦涉足陌生领域,立即犹疑彷徨,不知所措。而周晓枫对陌生的世界怀有天生的好奇。更重要的是,她能够将有限的人生经验进行充分的发酵,像那些才华横溢的大厨,用少量的食材,就能烹调出让人难忘的飨宴。 回顾中国散文界这二三十年的历史,当初与周晓枫一起出道的散文作家,大多已经放慢写作的节奏,转移了写作的方向,有的甚至归隐江湖……似乎只有周晓枫依然保持着前行的探索姿态,她将写作从个人经验的领域,拓展到了更为宽阔的社会领域。 在《有如候鸟》出版之前,谈及周晓枫的散文,除了她写的动物以及女性的成长,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她的语言。周晓枫对语词的运用敏感、微妙、精确,让人联想起围棋高手对弈时,能够以半目的微小差别来判断每一手棋的价值。在词语的使用上,她的身上有着瑞士制表师将精准当生命看待的职业道德。她知道,文字的及物,更多的时候是来自于对语词的限制而非放纵。就像要击中远靶的十环,射手住往要借助狙击步枪上的瞄准镜,才有可能缩小和锁定目标。 对于周晓枫来说,形容词就是她的瞄准镜。因此,她一直声称自己是形容词最执著的热爱者。曾经,周晓枫的读者将她的精彩句子辑录,做成语录:“我把教养理解为滴水不漏的隐忍”、“怀念是一个最安静的动词,因为持续一生的伤感,藏在这种安静里”。语言是周晓枫散文最为明晰的个人指纹,绚丽而具有乐感,有着相当高的辨识度。 《有如候鸟》这部集子里的文章,在保持着周晓枫独特语言风格的同时,原本绵密到黏稠的文字有了变化:更为率性、自如和松弛。读者甚至能够从这本集子里,触摸到她的体温和心跳。 《有如候鸟》辑录的文章,大多发表在近几年的文学期刊上,内容涉及家暴、记忆、善恶、异化、食物链、迁徙、世相……这些小说家都格外慎重和难以把握的主题,她却试图用散文的方式来抵达。尤其是集子中收录的《离歌》,5万多字,体量庞大,锋利的文字刀刃,冷静却又不无感伤地进行了层层解剖,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转轨时期,内心的挣扎和无望的妥协。 对于散文,周晓枫一直说她在进行“试错的努力”。“有如候鸟”这个书名,其实很像是对她这几年写作实践的概括。候鸟的飞行靠的是经验和记忆,周晓枫也依赖经验和记忆,但,不仅如此。当大量候鸟在越冬地的上空盘旋降落时,她却带着饱满的热情只身前行,朝着陌生的地界奋力展翅,难怪评论界要把她界定为“难以被归类的散文作家”。 多年来,周晓枫一直是散文界那只试图越界的候鸟,这让她在获得写作自由的同时,也试探了散文可能的疆域。 也许,周晓枫在写作上的越界行为,反证的是她在现实中生活的循规蹈矩、经历的局促有限、体验的捉襟见肘,所以她不走寻常路,而越界,让她超载自身经验,抵达散文许多原有的禁地,并得以目睹陌生而辽阔的美。 当然,一个僭越者在挑战规则的同时,必须做好不被理解的心理准备。尽管周晓枫有许多粉丝,但这些年来,她的散文却叫好不叫座,她好像也从来没有过“红得发紫”的极致体验。所以,包括题材有拓展手法有突破的散文集《有如候鸟》都未必能在销售上创造奇迹。也许,这是一个“越界”和不断“试错”的散文作家需要付出的代价。普通读者往往习惯接受熟悉的气味和类似的体验,惟此,才能降低阅读的难度,保持阅读的安全,节省阅读的体力。 从这个角度说,阅读《有如候鸟》的人,其实也是读者中的越界者。 ■创作谈 为形容词辩护 □周晓枫 我们有着奉简约为上的散文传统。起步阶段的习作者常常写得环佩叮当,成熟之后,他们与形容词的一夕之欢迅速瓦解,并耻于承认和回忆。这是修辞上潜在的种族歧视吗?动词站上台阶,名词伫足平地,劣势的形容词位居洼地。 那种昏天黑地、纸醉金迷的过度修饰存在问题,但惟简是尊,未必就是铁律。写意有写意的好,工笔有工笔的妙。有人是写作上省俭的环保主义者,极简主义无可厚非,很好。有人用字铺张,也谈不上罪过——毕竟词汇和物资不一样,浪费倒是个创造和积累的过程。这个世界,有素食主义者的佛教徒,也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游牧者……不能因为饮食清雅,就肉食者鄙。各自的身体和情感需要不同罢了。还是让天鹅和孔雀都好好活着吧,不用雁过拔毛把自己变成西装鸡。 没有什么词语可以天然被辜负,包括被反复垢病的形容词。有人轻视乃至蔑视形容词的价值,他有他的道理;我为形容词辩护,也有我的原因。 形容词是导向精确的条件,是对常规、平庸、简化和粗糙表达的一种纠正。比如月亮,它是公共的,但“温暖的月亮”和“荒凉的月亮”迥异,揭示出词语背后那个仰头的凝望者……所以名词是公共的,而形容词隶属个体。 上帝命名万物,魔鬼用动词篡改,留给人类的,只剩形容词。我们通过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质的书写,标记各自独特的属性。 我觉得中英文不同。中文的名词里也隐含着某种形容词性,比如牛肉、鸡肉、鱼肉;英文的beef、chicken、fish,彼此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我们为什么不简易地统称为“肉”?因为必须在形容词性的保障下才指代无误。还有动词。打和拍、掐和拧、扔和摔、摘和拽、推和搡……查阅这些动词的定义,联想这些动词的场面,你会发现暗含其中的,是形容词之别。我们斟酌使用哪个动词更准确,其实,就是在寻找和推敲这些动词里埋藏的形容词。 我的英语水平堪称尴尬,有限的初级阅读正好让我形成足够的偏见:英文段落里的动词,作用至关重要,为了走向实证主义和科学精神所需要的精确;中文可以古道西风瘦马,可以老树枯藤昏鸦,这里面没有动词,为了走向模糊,并抵达惟有模糊里才能传达的精确。形容词,其实无所不在。 形容词里有我的狂喜和忧惧,也有我的淡漠……我爱慕它们。一个平凡的形容词或者一个讨厌的副词,嫁给了对的名词或动词,可以成就近乎完美的婚姻。好的修辞也是一种意外而完美的镶嵌,天衣无缝。大美不雕,对不对?当然对。但形容词的判断标准,是必要性,并非动辄概以修辞之过。可以朴素,不能赤贫。可以克制,不能乏力。不能以法西斯的眼神,看待每一个犹太形容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