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弋舟:时间与写作双重的奥义

http://www.newdu.com 2017-11-13 文学报 弋舟 参加讨论


    如今,是否该像重返时间的怀抱那样重返我们的叙事伦理?即便这样的重返有着太多的变数,但至少是一种具有宝贵价值的省察。
    文学之事恒永,文学之事常新,新旧之辨,是每一个有抱负的写作者需要终生面对的问题。在这样的辩难之中,我们写下的每一笔,都隐含着对于传统的忠诚,同时,亦暗藏着对于创新的盼望。新与旧,置于时间的长河之中,就此缠绕,乃至寸进尺退,在文学的现场,也许并非断然是一个负面的趋向,也许,反而昭示着寸退尺进的前景。于今,优秀的汉语写作者在民族底色中重新寻找方案,这一点,我从小说家格非新近的创作中得到了不少有益的启迪。
    在我心目中,格非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令人信服的文学实践,其新作《望春风》便可被视为一个佐证。这部新作,“平铺直叙”,有些段落甚至像一个“基层写作者”写就的,它少了一种“腔调”和显而易见的“姿态”,不再像一个曼妙的舞者,而是有如笨拙的路人。但是,我却被它裹挟而去。就像行在路上,一个风尘仆仆的路人与我擦肩而过,我却身不由己地跟随着他走向了远方。他几乎没有强烈地诱导我什么,但仅仅以“风尘仆仆”的行走便召唤了我,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从一个对于“跳舞人”的迷恋者,变成了老实巴交的赶路人。我很难在当代中国作家中找到一位像格非一般如此服从在“时间”铁律之中的作家,他的写作因循生命本身的愿力,几无“抵抗”的妄念,又断非“随波逐流”式的任其涣散,以一种“自觉”的服从,因势利导着自己的境界,并且有勇气告别曾经的“美”,在更为阔大的天地间“我瞻四方”,于“蹙蹙靡所骋”的局促中神奇地获得力量。我是被“时间感”笼罩着去读这部长篇的,并且被这时间之感所笼罩着的,还有我对于格非本人的想象,对于我自己的想象,对于国族的想象,对于世界的想象。亦有对于我们今天文学局面的想象。
    如今的格非,在小说中既看到时间的覆水难收,又看到时间的周而复始。整部小说他都是以一种简朴的、“基层作者”般的笔调写出来的,那是他如今的小说理想,是他对古典叙事的致敬,他让叙述者基本保持了一种不甚“雅致”的语言,还不时扮演起说书人的角色,但是行至结尾,如同水落石出,小说家最终又焕然回到了那个我们熟悉的“格非式的腔调”里。这是一个轮回,是时间的秘密,是旧处的翻新与绝处的逢生,它让我看到,望着春风的小说家,重返时间的怀抱,已经岿然站立在了浩浩汤汤的时间的河流里。
    格非是既有理论自信又有实践能力的小说家。近年来,他对古典叙事的精髓多有阐释,这一次,终于开始将其兑现在具体的写作中了。我没有统计《望春风》里究竟写了多少有名有姓的人物,但是它的确有着古典小说那种“纷繁”的面目,人群熙攘,琐事此起彼伏。一切似乎都是未经剪裁的,那些人和事就像庄稼一般生长在纸面上。这部小说你是可以随时进入的,尽管它的人物关系颇为复杂,个个沾亲带故,但进入它,却像进入一个村庄,所有的人其实并不需要你格外熟稔,他们就在那里,你来或者不来,他们都在生息,都在顾自热闹而又安静地活着。如同一堆古典小说中画在纸片上的绣像。不错,就是绣像。尽管面目各异,却依旧有着“平面”的雷同。将一众人物写得平面而又雷同,这岂不是小说家的失败?——这样的认识,依然基于我们那种对于现代小说的迷信。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回味,是不是又会发现,这种对于众生“抹平”一般的一视同仁,恰恰正是古典小说带给我们的某种阅读感受。当然,林黛玉与王熙凤是何等的迥异,但当你合起《红楼梦》,她们又是何等的一致?这种一致,是一种生而为人的内在的一致,是红尘之中芥子一般的一致,读这样的书,正是要让你忘却分别之心,在更为浩大的时空里去俯瞰生命。《金瓶梅》中的那些人物,怎么会有一个能令你犹如记得安娜·卡列尼娜一般的记得?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审美路径,背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世界观,孰高孰低,也许本身就不能构成恰当的比较。
    格非如今峰回路转,他在拓宽我们的小说观,如此践行,也许是又一次充当了我们的“先锋”。而且,这一次领跑,格非提供给我们的经验,相对于小说技术,也许某种小说的“伦理”更加值得我们重视。在《望春风》行将结束时,格非娴熟地套进了自己“现代”的小说技术——他让主人公完全站出来和自己的妻子讨论起小说的走向。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格非在这“现代性”的段落里,写下极具意味的一笔——当叙述者的妻子反对丈夫将笔下的熟人写得那么真实、龌龊时,说道:
    “讲真实,更要讲良心!”
    这句话,不啻一个遥远而古老的提醒,在我们的“时间”深处像钟鸣一般回响着。它试图唤醒的,正是一种我们早已弃之如敝屣、一度视为糟粕的伦常。妻子拿来管制叙述者的这个“良心”,就是那个曾经安顿我们一切的、敦厚的中国精神。当我们已经习惯不假思索、条件反射一般地在小说中以“不惮”与“恶意”来残酷解剖人性的时候,当我们力求“真实”而罔顾“良心”的时候,格非开始重申某种亘古的叙述原则。也许是时候了,新文学运动以降,一百多年以来,我们在文学实践中快意地屠戮着笔下的众生,如今,是否该像重返时间的怀抱那样重返我们的叙事伦理?即便这样的重返有着太多的变数,但至少是一种具有宝贵价值的省察。
    而毋庸说明的则是,周而复始之间,衰败与复苏才能够互为轮替。这,也许正是时间与写作双重的奥义,是流水不腐、文学常新的神秘源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