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中北欧文学 >

德国文学视野中的“诺奖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百年沧桑,弹指一瞬。在20世纪的世界文学历程中,诺贝尔文学奖必然扮演一个不可忽略的角色。但诺奖并非全知全能,它忽略的重要人物很多,卡夫卡、穆齐尔、里尔克等皆在遗漏之列,直到21世纪早期一份“迟到的礼物”送给了耶利内克,但仍难免有“明珠暗投”之讥。尽管如此,仍不妨借其“点将录”来重思20世纪的文学历程,此处以德国文学史为例,略做盘点。百年诺奖,德国人仅占十一,尽管如此,其意义仍值得细加点评。
    早期的诺奖,常为非专业人士摄入囊中,蒙森(Mommsen Theodor,1817-1903)、倭铿(EuckenRudolf,1846-1926)都属其例。前者是史学家(1902年获奖),以其《罗马史》而震动士林;后者是哲学家(1908年获奖),以其《人类意识及行为中精神生活的统一》(1888年)而折桂诺奖。
    从1910年开始,文学家们开始涉足诺奖。先是海泽(1910年获奖),紧接着就是豪普特曼(1912年获奖),最后一位是施皮特勒(1919年获奖,瑞士人)。说前期的德国诺奖有些“泛滥”当不为过,三份奖中真正具有大师水平的只能算是豪普特曼。但1920年之后的获奖者,比例骤减,却充分显示出了德国文学的整体实绩。20年代的惟一获奖者是托马斯·曼(1929年获奖),40年代获奖的是黑塞(1946年获奖),60年代获奖的是位女士,萨克斯(SachsNelly,1891- 1970,瑞典籍,1966年与以色列的阿格农分享),70年代是伯尔(1972年获奖),80年代是卡内蒂(CanettiElias,1905-1994),20世纪即将终结之际,终于未将格拉斯遗漏(1999年获奖)。其中的多数人,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可见其获奖为“众望所归”。
    20世纪德国文学史,不妨看作一段覆盖众多层面的社会史,作为时代画卷的文学实在是重新审视20世纪的必由之路。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诺奖意义”又表现在大师们是如何引领潮流的。豪普特曼、托马斯·曼、黑塞、伯尔、格拉斯,德国文学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远不是这个名单可以概括的,格奥尔格、布莱希特,都是不容忽略的大师。但从德国文学史的总体来看,以上五人基本可以勾勒出20世纪德国文学的主线。
    文学史叙述一般将豪普特曼作为“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但在我看来,豪普特曼归复传统的德国戏剧主线,在歌德、席勒之后,将德国戏剧又推升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开启20世纪后期德国戏剧的继续发展之路。豪氏的意义,在承上启下,其剧作《日出之前》、《织工》、《獭皮》、《沉钟》均出版于1890年代。在创作上,豪氏早期以自然主义为基调,后转入象征风格,到晚期能兼采德国古典主义的优点,颇具神秘主义色彩,显得气象不凡。
    托马斯·曼(MannThomas,1875-1955)在1901年时,以其《布登勃洛克一家》闪亮登场,既获得了其个人声誉,亦同时为20世纪德国文学的开端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丰硕的创作实绩奠定了不朽的文学地位。同期的重要作家当然不能忽略了其兄亨利希·曼(MannHeinrich,1871-1950)、德布林(Doblin Alfred,1878-1957)等。
    黑塞(HesseHermann,1877-1962)虽移民瑞士,但其文学创作仍应属于德国作家。如果说曼氏兄弟以如椽巨笔记录下历史进程的波澜壮阔,那么黑塞则巧妙地汲取了德国哲学的精华,创造了一个诗性省思的世界。《在轮下》、《彼得·卡门青特》、《纳尔齐斯与歌特蒙德》、《荒原狼》、《玻璃球游戏》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德语的界限,具有更大的“世界文学”意味。
    20世纪下半期,文坛旗帜基本过渡到下一代手中。作为二战的亲历者,伯尔(Boll Heinrich,1917-1985)虽然曾为纳粹充当过“炮灰”,但他对法西斯根源的清理与战后西德的批评反思,其实是非常犀利的。如果说早期的《列车正点到达》、《亚当,你曾在何处?》还脱不去战争影响的痕迹的话,那么从1950到1980年代的《一声不吭》、《无主之家》、《小丑之见》、《女士及众生相》、《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保护网下》、《莱茵女流录》等则构建了西德40年完整的历史社会图景。
    格拉斯以《我的世纪》与20世纪作别,作为过渡到21世纪的大师,他的意义与豪普特曼相仿,不过对他来说,虽然颇显“宝刀未老”的豪气,新作《蟹行》的问世自是最好标准,但“交棒”仍是历史必然的宿命。伯尔的缺憾,在某种程度上也被格拉斯进行了弥补。虽然有艰深晦涩之嫌,可《但泽三部曲》毕竟是战后德国最具分量和冲击力的“史诗之作”。
    21世纪德国文学如何发展,仍是值得追问的,或展望,或评点,其实最好的方法不妨“检视传统”。在我,重读德国诺奖得主的作品,其实还是为了更好地清理20世纪文学的历史线索,但我不会仅以“诺奖”的得失而来臧否作家。文学史是一门无奈的艺术,它只能“消解进程,凸显大家”,那些在撰述中被忽略的或大或小的作家,其实只是一种选择的艺术而已。
    作者:叶隽
    稿件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