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罗伯-格里耶 消息 法国 “新小说”流派领袖阿兰·罗伯-格里耶因为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于2008年2月18日在法国西部诺曼底卡昂大学中心医院去世,享年85岁。 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名阿兰,姓罗伯-格里耶,中国的读者习惯叫他“格里耶”。他1922年8月18日诞生于法国布勒斯特,早年从事农艺水果的研究,后发奋写作,成为著名的新小说派作家。 评价 法国萨科齐总统办公室对罗伯-格里耶的去世表示悼念:“毋庸置疑,法兰西学士院失去了一位最具有反叛色彩的成员,随着罗伯-格里耶的去世,法国的知识分子史和文学史上的一个时代已经结束。”总统办公室在一份官方声明中称赞罗伯-格里耶“在表达私密的幻想和进行流畅冷静的概念分析时同样拿手”。 法国《世界报》评价他是“上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可能也是在法国之外最知名,却最不得法国人喜爱的作家”。 曾于2005年在北京与罗伯-格里耶有过对话的作家余华也表示,“他的去世标志着法国新小说作家的时代悄然结束了”。 新小说理论家和宣传家 法国的“新小说”,作为一种创新的文学实验,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已出现在法国作家娜塔丽·萨罗特的笔下。到了五十年代,它形成为一个颇有名气的文学流派。一般认为,“新小说”派有四大干将:阿兰·罗伯-格里耶、娜塔丽·萨罗特、克洛德·西蒙、米歇尔·布托尔。名气小一些的新小说作家还有罗贝尔·潘热、克洛德·莫里亚克,而名气较大的萨缪尔·贝克特、玛格丽特·杜拉斯则被认为是新小说的外围作家。当时,这些作家分别创作出了一大批与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传统写实小说风格迥异的小说,大都在午夜出版社出版,形成了一种强劲的创作势头,被人们泛称为“新小说”。 新小说的主要作品大都发表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末,它在文坛上掀起的风潮已渐趋平静,作为文学流派也基本走向了消亡。但在1985年,新小说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克洛德·西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从而使它成为法国文学史上的某种经典。 说到新小说的理论,主要集中体现在罗伯-格里耶最重要的文学评论集《为了一种新小说》(1963)中。格里耶运用异类的思维方式,批评了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传统小说创作观念,试图为未来小说的发展指出一条新路。这部评论集后来被誉为法国先锋小说艺术的“圣经”。罗伯-格里耶的理论文章比他的小说要容易理解,在当代文论中,罗伯-格里耶的理论正是因为契合了个人写作经验才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为新小说开拓未来道路的过程中,格里耶是真正的理论奠基者。用罗伯-格里耶的话来说,成为一个“理论家”或“新小说代言人”是迫不得已的。除了写文章,他还在法国、欧洲以及世界各地奔波,作讲座,见译者,上电视,还在包括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大学讲课,为新小说的理论和作品鼓吹和呐喊。这些,我们从他的文集《旅行者》和他夫人的《新娘日记》中就能找到见证[①]。在所有的新小说作家中,恐怕只有他如此地注重做“广告”,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在他的头上戴上了新小说“领袖”、“旗手”、“教皇”等一顶顶桂冠。而暗自苦苦笔耕的西蒙,则什么也不是,除了有一顶在中国人看来更耀眼的诺贝尔奖的“桂冠”。 创作特点 说到阿兰·罗伯-格里耶的创作特点,当然主要指其小说创作,这就有必要提一下他跟新小说其他作家的作品一种比较鲜明的区别。 简单来说,罗伯-格里耶比较强调对物描写的非主观性;萨罗特擅长于人物内心意识的对话;西蒙则以画家般的想象,把画面融入时间的流动中。中国作家刘恪有一个更精妙的比喻:萨罗特是写心的,是用来听的;罗伯-格里耶是写形的,是用来看的;布托尔是写动的,是用来行走的;西蒙是写感觉的,是用来体验的[②]。 当初,对来自各方面针对新小说的非难,罗伯-格里耶曾在《自然本性、人本主义、悲剧》(此文收入《为了一种新小说》)中阐明了他的艺术观点。他首先挑战了“世界,是人”的艺术创作观念,提出了人与物分离的新见解,也就是所谓“物本主义”的独特主张。在他的小说中,以往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中心人物不见了,故事情节降到了极其次要的地位,作品从头至尾都是对景物的冷静、细致、反复以至繁琐的描写。 从他的作品来看,最早出版的《橡皮》以一种反“推理小说”的面貌出现,回避传统的人物塑造和心理分析手法,却对物有着精确的摹写。书中细碎的事物描写、变幻不停的人物视角、飘忽不定的动作和断断续续的情节进展,令读者一直如在迷宫之中。 《窥视者》的故事背景是一个充满悬念的案件:一桩少女奸杀案。但其书名却昭示着先锋的创作理念:只听命于视觉和直觉,利用同时性的技巧,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现实、梦境、回忆、幻觉和潜意识交杂在一起,任意跳跃。据罗伯-格里耶自己说,这部小说写作开始时题为《视野》(Vision),后改为《旅行者》(voyageur)。最后才定为《窥视者》(voyeur)。在法语中,“窥视者”(voyeur)是“旅行者”(voyageur)的缺损,缺少的“-ag-”又有种种的解释可能。 《嫉妒》把视觉的出发点(镜头、视角)玩得炉火纯青,女主人公和另几个人物的对话和行动,始终处在一道看不见的目光的注视之下,每一次似乎都有不同的视角,但每一个视角都是那么确切和隐蔽。“嫉妒”(jalousie)一词在法语中还有“百叶窗”的意思:通过百叶窗投出的目光充满了嫉妒。这一书名的文字意味很好地体现了小说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完美统一。不少批评家对《嫉妒》的评论采用了多种理论方法,结果发现了不同的主题:它被人们分析成了殖民神话的文本、心理分析的文本、性心理的话语系统…… 罗伯-格里耶的“三部曲”《重现的镜子》、《昂热丽克或迷醉》、《格兰特的最后日子》的体裁被人评价为“假自传”、“自我虚构”(或叫“自撰”),他本人则把这种半虚构半真实的作品称为“幻想式自传”,最后正式命名为“传奇故事”(romanesque)。在这三部作品中,他在“我”的回忆之外,引入了一个“我自己从未见过的”叫“格兰特”的虚构人物的叙述,虚虚实实,令读者真假难辨。而作品中的种种场景,则再现了他自己真实生活中、虚构作品中、顽固想象中一再显现的众多“罗伯-格里耶”的形象。 罗伯-格里耶晚年的小说《反复》,则不仅是对自己作品的反复,还是对自身文化背景的反复。他在小说中显而易见地反复了他以前作品(包括小说和电影)中的因素,侦探套路、同名人物、同样的场景,几乎可以说,他的全部作品都浓缩在了这一部小说中。另外,《反复》复写了克尔凯郭尔的同名小说:克尔凯郭尔与未婚妻蕾吉娜·奥尔森订婚期的故事,分手后痛苦而又怀旧的心情…… 罗伯-格里耶的电影作品也充分体现了他的先锋的文字探索姿态。他所谓的“电影小说”,就是“针对读者”的电影写作,“作用于读者的智力”。从《去年在马里安巴》起,他一直在追求写作艺术。尤其在《伊甸园及此后》,作者对电影中出现的各个不同主题系列和相关的图像镜头组进行了综合考虑,并在剧本中列出了它们可能的组合形式。其复杂性体现出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在中国 罗伯-格里耶曾经三次访问中国,分别在1984、1998和2005年。旅游、讲座、宣传、做广告。他早期的作品如《橡皮》、《窥视者》、《嫉妒》等也很早就被翻译成了汉语。 我国翻译罗伯-格里耶作品,有三位学者走在了最前列,他们是:郑永慧,林青(林秀清)和柳鸣九。郑永慧翻译的《窥视》最早在1979年出版,为内部发行。《橡皮》是林青翻译的,引起读者比较大的兴趣。而柳鸣九主编了《新小说派研究》。后来,罗伯-格里耶的重要作品几乎都翻译成了汉语,而且有些还有多个版本。他自己1984在北京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做讲座时也曾半真半假地(我当然更觉得他的口气有些戏谑)说,他在中国翻译界和出版界所受到的待遇,几乎只有巴尔扎克才能相比了。其后,出版人陈侗在出版罗伯-格里耶的作品方面,做了大量的组织、联系、校改工作。笔者本人也曾翻译了他的五部半作品,分别是《快照集》、《为了一种新小说》、《格兰特的最后日子》、《反复》、《粉红与黑色剧本》和《旅行者》(合译)[③]。 至于罗伯-格里耶对中国文学界的影响,一开始更多地来自他独特的文学结构、形式、样式,尤其是作品中视觉化的东西,这给中国的写作者带来很大的新奇,但后来也体现在其思想深度上。不仅是对写作者,对读者的影响恐怕更是潜在的、深远的,他的读者在中国并不是很多,也没有什么文学权力,但他们就是喜欢。 目前,我国已经有不少研究罗伯-格里耶的学位论文的,而且还出版了研究专著[④]。 对他的电影,中国学者崔卫平这样评价道:“给我印象很深,镜头很独特,很有尊严,尽管可能很多人都看得睡着了。”“我可能不能说他是电影大师,但他的电影无疑显示了极高的文化高度。”[⑤] 说到他那些还没有翻译成汉语的作品,我认为值得翻译出版的是《旅行者》、《粉红与黑色剧本》和《一部伤感小说》,其余就没有太大的必要。 最后作品 2007年,84岁的罗伯-格里耶出版了《一部伤感小说》,大量描写了性虐待、性幻想、乱伦和虐童癖的内容,不仅出版时有封塑包装,而且书页需读者在阅读时自行裁开。甚至,出版者在封底写上了如下广告词:“这部成人童话是一个幻想小说,可能会刺激某些敏感的神经。”此书甫一出版,就受到一些文学评论家的激烈批评,这颇有些加剧作家和文学批评界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罗伯-格里耶作品中的色情成分。从他的第一部小说《橡皮》起,他的任何一部作品,无论是小说和电影,都伴随有相当数量的色情描写。笔者认为最典型的是电影《欲念》、小说《反复》和《一部伤感小说》。至于具体的色情内容,则主要有性虐待场面、女性性器官的描写、女童裸体描写等。至于他的性癖“顽念”为何如此执拗,为何始终不断地体现在各类作品中,我们从他夫人的《新娘日记》中可以看出些许端倪,至于更深层的原因,就大可不必探究了。 如今,斯人已逝,带着他小说和电影改革家的声望,带着他理论家的固执和坚决,带着批评界对他的褒贬,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自己的作品(当然也包括老夫人的《新娘日记》)已经给我们留下了一座几乎永远开掘不竭的宝藏。 作者:中国社科院外文所余中先 责任编辑:苏玲 本文原载自《外国文学动态》2008年第1期 链接: 阿兰·罗伯-格里耶作品一览表 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小说,即我们严格意义上的新小说,二是电影小说,即为拍摄电影而写的剧本读本,三是传奇故事,即半真半假的自我虚构的自传。具体目录如下(其中带*的作品目前还没有中译本出版): 《橡皮》(小说,1953) 《窥视者》(小说,1955) 《嫉妒》(小说,1957) 《在迷宫中》(小说,1959) 《去年在马里安巴》(电影剧本,1961) 《快照集》(短篇集,1962,包含六篇小说:《三个反射视象》、《归途》、《舞台》、《海滩》、《在地铁的走廊中》、《密室》) 《为了一种新小说》(理论文集,1963,包括八篇文章:《理论有什么用》、《未来小说的一条道路》、《关于某些过时的定义》、《自然本性、人本主义、悲剧》、《一部现代文选的因素》、《新小说,新人》、《今日叙事中的时间与描述》、《从现实主义到现实》) 《不朽的女人》(电影小说,1963) 《幽会的房子》(小说,1965) 《纽约革命的计划》(小说,1970) 《快感的逐渐滑动》(电影小说,1974) 《一个幽灵城市的拓扑学》(小说,1976) 《弑君者》(小说,1978,写于1949年) 《金三角的回忆》(小说,1978) 《吉娜》(小说,1981) 《重现的镜子》(传奇故事,1985) 《昂热丽克或迷醉》(传奇故事,1988) 《格兰特的最后日子》(传奇故事,1994) 《反复》(小说,2001) *《格拉迪瓦在叫你》(电影小说,2002)(以上在午夜出版社出版) *《我为什么喜欢巴特》(非商业版,1977,2002重版) *《旅行者》(文章,讨论,谈话[1947-2001],2001,2003出版袖珍版)(以上在克里斯蒂安-布库瓦出版社出版) *《年轻姑娘的梦》(配David Hamilton的照片,1971) *《哈米尔顿的小姐们》(配David Hamilton的照片,1972)(以上在罗贝尔-拉封出版社出版) *《为女神瓦那代建造一座废墟庙宇》(配Paul Delvaux的绘画,1975,限量发行)(以上由巴托-拉伏瓦出版社出版) *《漂亮的女俘》(配René Magritte的画,1976,限量发行)(以上由艺术图书馆出版) *《镜子庙宇》(配Irina Ionesco的照片,1977)(以上由塞盖斯出版社出版) *《表面的可以痕迹》(配Robert Rauschenberg的画,艺术版,限量发行,1978)(以上由ULAE出版社出版) *《一种作家生活的序言》(含一份CD-MP3,与法兰西文化电台联合出版,2005)(以上由瑟伊出版社出版) *《粉红与黑色剧本(1966-1983)》(电影剧本,2005,包括《欧洲特快列车》、《撒谎的男人》、《伊甸园及此后》、《N.抓住了骰子》、《玩火游戏》、《美丽的女俘》等作品的提纲、剧本、文字说明等) *《一部伤感小说》(小说,2007)(以上由法亚尔出版社出版) [①] 卡特琳娜·罗伯-格里耶的《新娘日记》中译本已于2008年1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余中先、赵丹霞、孙圣英译。 [②] 见刘恪:《耳镜》,第302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 其中,他的电影集《粉红与黑色剧本》我已全部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有望出版。《旅行者》也已经交稿。 [④] 如佛山大学张唯嘉教授撰写的《罗伯-格里耶新小说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版。 [⑤] 引自新浪网文章《法国最反叛的头脑终于休息了——先锋文学旗手罗伯-格里耶逝世》,作者金煜、曹雪萍,原载《新京报》2008年2月21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