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诗文鉴赏 >

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赏析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徐培均 参加讨论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赏析
     朱庆余: 名可久,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全唐诗》存其诗二卷。张水部:即张籍,长庆二年(822),张籍由国子博士迁水部员外郎。
     此诗一题《近试上张水部》,说明是在应试不久前献给张籍的。张籍怜才惜士,喜奖掖后进。据《全唐诗话》说:“庆余遇水部郎中张籍,知音。(籍)索庆余新旧篇二十六章,置之怀袖而推赞之。时人以籍重名,皆缮录讽咏。庆余作《闺意》一篇以献,籍酬之云云。由是朱之名流于海内矣。”一首小诗,竟使一个举子声名大振,确是诗史上一段佳话。
     在封建科举时代,应试是决定举子一生命运的关键。因此在临沂应的时刻,举子们总是急于探询自己未来的命运。朱庆余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明问,于是就产生了《闺意》这首诗。
     这首小诗之所以起到这样大的作用,是同它的艺术感染力量分不开的。诗中托言闺意,只是剪取了新嫁娘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侧面,加以细致勾勒,深入开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起首二句,渲染特定情境:洞房交代了诗中人物所处的地点。就时间而言,有“昨夜”、“待晓”四字,表明了由晚至晓整整一个通宵。“昨夜停红烛”,是说红烛从昨夜开始烧起。停点燃,带有安置意,系唐人口语。拜舅姑,是说拜见公婆。从“洞房昨夜停红烛”,到“待晓堂前拜舅姑”,表现了时间的转换和地点的推移,也展示了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与之相应的语言,也显得和美流转,自然贴切。
     新婚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题材。但诗人摈弃一般诗词中习见的内容,紧紧扣住主题,抓住“拜舅姑”这一贯串动作,进行描写。然而又不直接写她去拜见,而是写拜见之前的环境和心理活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待”字。它不仅具有“将要”的意思,而且侧重于等待和期待。俗语说:“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其实新媳妇初次拜见公婆,心中总是不免忐忑。在拜见公婆之前,内心里必将充满期待而又不安,兴奋而又担心的复杂感情。这里着一“待”字,便将这种复杂的感情概括出来了。
     “妆罢’二字,从上句“待”字生出。隐隐点出她已梳妆了好长时间,无疑这些都是在“待”的过程中进行的。容貌打扮得如何?公婆是否满意?自己没有把握,得先问问新郎。于是低声问道:“画眉深浅入时无?”这“低声”二字用得极其准确。因为是新嫁娘,新来乍到,对夫家的环境还不熟悉;又因为旧时女子,幼承闺训,举止不得轻浮,所以她才压低了嗓子,表现出这种拘谨、娇羞的神态。结尾“画眉”一句,是全篇命意所在,前面的环境铺叙也好,心理刻画也好,都是为了归结到这一句。这一问,增加了无穷的诗意。古典诗歌的结句有多种形式,或以景语,或以情语,或以问句。此诗以问句作结,不让夫婿作答,而让读者去想象。因此颇饶言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余味。
     前人对此诗评价极高,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说:“朱庆余《闺意》‘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宫词》‘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真妙手比拟。”“妙手比拟”是此诗的主要特点。如诗中将自己比作新嫁娘,将许为知音的张籍比作夫婿,将知贡举的官员比作舅姑,又将自己的文章比作所画之眉。所咏在此,寄意在彼,旨在言外,确很巧妙,很能引人玩味。
     由于此诗的艺术性很高,因此打动了张籍。张籍曾酬答一诗云:“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掏菱歌敌万金。”朱庆余以比拟作试探,张水部也用比拟作暗示。囡为朱是越州人,所以把他比作“越女”。越地向以产美女著称,西施就出在若耶溪畔,唐人还有“越女天下白”的诗句。以越女称誉越地出生的才子,取喻恰当。不仅如此,以“明艳”对“画眉”,以“沉吟”对“低声”,一问一答,也是备极工巧。“自知”以下三句是对朱庆余的正面回答:你的容颜已十分明艳,何必还娇羞无那?你的文章宛如镜湖女郎所唱的菱歌,价值万金,即使拿珍贵的齐纨,也不能酬谢于万一。这个评价是够高的了,怪不得一下子使朱庆余的“诗名流于海内”。朱张酬唱,真可称得上珠联璧合,妙趣天成。
    原载:吴庚舜陆永品等主编《唐诗名篇赏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