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三百万言三十年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伊人 参加讨论
写下这个题目,忽然想起聂绀弩的一句诗:“三十万言三十年”。聂老的这句诗,是指胡风以“三十万言书”换来近三十年的苦难,颇有悲怆的意味。而我这个似有“剥用”之嫌的题目,却是因一套沉甸甸的书“油然而生”,这套书就是《凌志军文集》。文集九卷约三百多万字,叙述的是中国自1978年起始的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三百万言三十年,奋笔慷慨写波澜。”比诸聂老的那句诗,自然是完全不同的意味了。
     凌志军开始做记者,正是在1978年,他的记者生涯,恰好跟改革开放的历程重合在一起。凌君身在主流媒体(先是新华社,后在人民日报社),对自己早有相当的期许,他说:“我对塞满主流报刊上的人云亦云、套话连篇、完全没有独立精神的文章,不能接受,想要另辟新途。”大约在二十年前,他着手写一部关于人民公社在中国兴起和失败的书,前后耗时七年,终于完成了名为《历史不再徘徊》的“处女作”。这部甫出即广受好评的著作,在他的心目中,“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把我引向一片新大陆”。
     登上那片“新大陆”,凌君便一发而不可收,以其笔耕不辍的勤奋,在此后几年里,连续收获硕果——《沉浮》、《交锋》、《呼喊》、《变化》(其中《交锋》和《呼喊》与其同事马立诚合著)。这几部著作更切近时代的脉搏,纵笔书写扣动人心的改革时局,描摹异彩纷呈的众生世象,如作者所说的:“我想告诉读者中国正在发生什么,……我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写下来。”这些书中虽有相当篇幅属于“宏大叙事”,但在叙述中由于多有细节的描绘,便使文章显得鲜活生动而不枯涩沉闷。例如《变化》中写到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投票选举国务院总理,当大会主持者胡锦涛宣布投票结果时,会场上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作者写道:“朱鎔基低着头,面色沉静平和,……就见他站起来,双手合十,微微地躬身前倾,向全场致谢。还好,这人还是一副凡人姿态,没有伟人风范。”一个姿态的白描加上一语点评,有着一种令人品味的深意。作者还用大量笔墨叙述看似无关宏旨的小人物和小事情,从工人下岗再就业到农民进城打工,从教师“下海”办公司到弱女子状告“屈臣氏”以卫护个人权利,从大学生风行校园歌曲到某青年要整容做一个“阿兰·德龙式的下巴”……于纷繁多姿的众生百态之中,观照出改革所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化,其中包括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不要小看了这些变化,它们正是大变革的根之所系,就如作者所说的:有时候轰轰烈烈的事情不一定能够久远,而细枝末节却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在这几本政论风格的纪实著作中,笔者最为激赏的是:作者直面并且直击改革进程中的阴霾和暗流。那些叙述关于坚持还是逆转改革方向的台前幕后激烈交锋的篇章,无疑是动人心魄、引人入胜的“看点”。作者对某些“左派”逆改革而动的种种行状,作“立此存照”的展示和鞭辟入里的解析,笔者当时读之便“心有戚戚焉”。作者的笔锋虽然时显犀利,亦不无讥讽之语,但总的来看是理性的、从容的、有节制的,绝无“愤青”式的情绪偏执,更无“左派”那种气势汹汹的杀伐之声。尽管如此,还是引起作者始料未及的大“动静”,尤其是《交锋》一书,刚面世即起纷纭争议,赞之者誉为“鲜花”,恶之者诋为“毒草”,结果使这本时政型的著作破天荒地成为1998年度“第一畅销书”——正版和盗版加在一起超过二百万册!甚至连年逾八旬的万里当时也对这本书注意起来,他特意把作者请到自己家里,语含鼓励地说:“《交锋》好。我赞成你们的《交锋》。不交锋怎么行?改革哪有不交锋的?改革必然交锋,必须交锋。……”此后不久,台湾出版界名人高希均等人拜访汪道涵,宾主餐叙时,汪道涵兴致勃勃地说:“我要送每位一本书,这是一本目前非常受重视的书,书名是《交锋》,讨论二十年来我们的三次思想大转变,很值得你们带回去看一看。”这两段有意思的“插曲”,后来记录在《变化》一书中。
     在《变化》问世前后,凌君似乎也发生了“变化”——在最近的六七年里,他相继撰写、出版了迥然于前的著作:叙述微软公司里一批中国人的命运的《追随智慧》,描绘“联想”创业、发展之路中披荆斩棘不懈进取的《联想风云》,用一百多个生动故事讲述“微软小子”成功教育的《成长》,全景式展示中关村高科技创业及成长图景的《中国的新革命》。这或许会让人猜疑:凌君是否要避离那易惹纷争的是非之地,因此“转向”了呢?笔者以为,凌君可能是有摆脱“观念”主宰的意愿,但更可能的是,他不想自囿一域,他还有志于开拓新的空间。其实,凌君这些看似前后迥然的书,是有着内在的关联性的,我们毋宁把他的前五种书看作“上篇”,后四种书看作“下篇”——总题目和主旋律是“三十年改革开放”。没有“上篇”呈现的思想解放、冲破改革之路上的种种障碍,便难以有“下篇”所展示的在高科技前沿的追求和崛起,可以说是命运攸关,血肉相连。
     如今,这九本书组合成一套《凌志军文集》,“献给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凌君说:“记者不仅是瞬间的记录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他做到了。
     《凌志军文集》 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09-01-1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