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也谈林志宏的清遗民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饶佳荣 参加讨论
众声·回音
    9月13日《上海书评》刊出杨照和沈洁关于林志宏与周明之清遗民研究著作的评介。统观这两篇书评,给人印象似乎是林著的问题很严重,周著存在一些可议之处。然而,我读过两书后的感觉却是,林著堪称清遗民研究的奠基之作,周著虽可圈可点,但总体上难望林著之项背。这里只就杨先生的书评发表几点不同看法,顺带说一说林著的优缺点,请读者指教。
    在我看来,杨文最大的弊端在于他对林著的误读和误解。杨先生认为,林著“全书基本的叙述轴心”是遗民如何一步步失去“光环”。这个“叙述轴心”基本上是杨先生的想象,并不符合作者的原意。我们先看林著的目的:全面检讨清遗民的思想和态度。再看林著的架构安排:遗民的活动范围及仪式认同,遗民的政治和文化认同,遗民的社会形象及其变化,遗民的民族情感和理想追求。可见,林志宏的抱负与杨先生的想象凿枘难通,格格不入。
    这个“叙述轴心”与林著最显著的偏离是,杨先生凭借的是全息历史的“后见之明”:“1912年,是他们受到最大打击的低点,也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危机点。”试问,如果不以后来者的眼光看历史,杨先生何以知道1912年是清遗民生命中的“低点”、“最大的危机点”?又如:“他们是一群已经在前一个战场上溃败的战士,……1912年当上遗民那一天起……”杨先生似乎认为,辛亥革命一声炮响,大清臣民摇身一变,化为亡清遗民。可是,林著告诉我们,遗民“决定成为遗民”的时机,并非一致。有的遗民要到某些政治事件的发生(如张勋复辟、溥仪被逐出紫禁城等),才影响其政治态度(第29-30页)。这正是回到历史现场观察所得,而不是爽快的“一刀切”。据此我们看出,林著遵循的是“历史发展的逻辑”,其最大特色(也是其最大优点)就在于它根据遗民“内在的数据”来描绘遗民的生活、理解遗民的思想——可是在杨先生眼里,这却造成了林著“最严重的误会”。恐怕这才是“最严重的误会”——先杜撰一个“叙述轴心”,然后指出这个“轴心”与自己的构思相乖离,以此显示该书如何如何。
    其实,杨先生根据自己的思想逻辑批评林著的得失,也未尝不是书评的一种方式。但杨先生太固执己见,有时不免无视作者的苦心。例如,杨文认为林著第五章没有讨论“遗老”一词的歧视意涵,没有揭示遗老的真面目,没有考察遗民“会做什么不做什么”。这个指责是无的放矢,至少就最后一点来说,林著第二章就讨论过遗民一系列“不”选择,也就是他们“不做什么”(“做什么”自然蕴含在其中了),杨先生却熟视无睹,“殊为可惜”。
    另外,杨先生认为,(一)明遗民现象轰轰烈烈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朝是“外来政权”,种族和文化的差异使得汉人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二)解决晚明士人“遗民”心态的方法主要靠康熙皇帝的努力;(三)清遗民在进入民国后能集结兴事,最关键的理由是民国政体的不安与不稳。这些看法的最大特点是,杨先生强调政权或政治人物的力量,忽视遗民的主动性。对于(一),我想举个反例:明初有很多士人怀念故元,元朝也是异族统治,为什么会有人愿做元遗民呢?对于(二),王汎森先生《清初士人的悔罪心态与消极行为——不入城、不赴讲会、不结社》指出明代文化的衰落及旧文化精英自我边缘化的后果,主要考察的是遗民的思想和选择,正可弥补杨先生的偏颇。对于(三),同样是在民国的天空下,为什么其他人不兴事,不搞复辟,单单这些人要反其道而行之呢?在这里,恰恰凸显出遗民自身的重要性。一句话,对遗民的不重视,导致杨先生难以领会林著的佳胜,反把佳胜当作弊病,这种批评与原著的旨趣不南辕北辙才怪!
    最后,杨先生总结全文指出,林著把遗民现象孤立起来,缺少新旧派之间的互动,只进行细腻详尽的“内部分析”,不是最合理、最有效的做法。对于这个责难,首先我要说,“孤立”论实难成立。杨文以孔教为例阐述遗民与民国的“互动”,可是林著“孔教国教化”一节(第203-208页)不但讨论了焦点人物康有为的意图,还涉及遗民内部不同的声音(如劳乃宣),也没有放过章太炎、蓝公武、陈独秀的反对意见。林著虽未提及吴虞的“打倒孔家店”,但要说它缺少互动,明显不公平。问题的关键或许是如何界定“互动”,可惜杨文语焉不详,笔者就不妄加揣测了。
    依我之见,“内部分析”正是林著最大的贡献。在此书问世之前,学界还没有一部著作像林著这样以同情之理解的立场细腻详尽地叙述遗民的生活和思想。与杨照先生相反,我认为林著的软肋在于,它没有全面贯彻“内部分析”的精神。这就像下围棋一样,林志宏有一两处该发力的地方下了软招,这就便宜了对手。
    最明显的一处是第六章对王国维之死的处理。要想在这个耳熟能详的话题上说出新意,唯有另辟蹊径。林著从公共舆论入手,探察作为遗民的王国维的形象变迁。这个写法虽然讨巧,但若以更高的标准来衡量,仍属外在的视角(看遗民),而不是“内部分析”(遗民看)。如果林著从遗民的角度考察“生死抉择”——以王国维之死为引子,把梁济之死等“殉清”之举及其他遗民的相关议论作一番梳理和剖析(何冠彪的《生与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择》就是一例)——那么本章将更具分量。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构思,恐怕也有点苛求了。姑且写出来,供作者参考。
    诚如林志宏所说,“清遗民的史料异常丰富,想要讨论的议题必难掌握周全,忽略之处定然不少;但若能因此引起读者兴趣,继而发掘相关问题,或许将是本书最大的贡献所在。”这不完全是作者的自谦,而是洞悉学术研究趋势的肺腑之言。 
    原载:《东方早报》2009-9-2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