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来自天堂的心灵安慰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周大新 参加讨论


    

    这几年,随着年龄不断增大,我一直在想人的心灵安慰问题。人在现实世界的生活终有一天是要结束的,什么时候结束,以怎样的方式结束,结束以后的诸事安排,一般年龄过了五十岁的人,都或多或少地会去想这方面的问题。而在想这些问题的时候,人总是免不了会产生心理焦虑,心灵陷入一种不安定的状况之中。因为这个原因,我开始读这方面的书,思考如何使处于人生后期的人获得心灵安慰的问题。牛津大学历史神学教授阿利斯特·麦格拉斯所著的《天堂简史——天堂概念与西方文化之探究》(北大出版社2006年版),就是我近期所读的这批书中的一本。
    麦格拉斯在书中,对“天堂”这个概念是如何来的,怎样变化的,以及如何塑造西方文化的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梳理。他带领我们将西方文化、文学史游历了一遍,向我们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天堂概念的不同诠释和表达方式。他告诉我们,人类具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就是想像,“天堂”这一概念就是来自于人类的想像。同时,天堂也是人类对历史发端的一种迷蒙的记忆,是对遥远盼望的一个许诺,它满足了人类想超越今生的渴望。他告诉我们,“想像中的天堂”不是指天堂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是不顾现实世界的残酷而故意虚构的,而是运用上帝所赐予人类的特定能力对神圣的现实进行塑造,并且是以人类的心灵图景来进行表述的,人类在想像天堂的过程中,有三个形象是至关重要的,即王国、圣城和乐园。天堂是天上之城,是一个没有边境的王国,是一个最令人开心的花园,里面满是令人愉悦和欢欣的东西——树木、苹果、花、流动的水,以及各种鸟的鸣叫声……他告诉我们,天堂并不是随便就可以进入的,“升华的爱”是最终通往天堂的请柬。他还告诉我们,人类想像出来的天堂可以激发人的兴趣,抚慰那些在忧愁和痛苦重压下的心灵,天堂就是我们的故里,天堂里众多亲人都在翘首期盼着我们的到来……
    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开始明白人类其实很早就开始关注心灵抚慰这个问题了。天堂这个概念的创造,西方的文学家、神学家、艺术家都有参与,它被创造的目的,就是安慰和抚慰人的心灵。“天堂”这个概念,和中国人所说的“西天极乐世界”这个概念,有相同的地方,我们只要理解“西天极乐世界”这个概念,就差不多了解了“天堂”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人是自然界最精妙的造物,是肉体和心灵共存的统一体。人们对肉体必将消失所引发的心灵上的焦虑和恐惧,是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精神问题。西方人对天堂的想像,东方人对西天极乐世界的想像,都是想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对人的终极关怀。我们应该感谢前人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有了这些想像,我们大多数人面对肉体消失可以做到平静对之。今天,不管我们个人离人生终点还有多远,只要一想到有天堂和极乐世界在等着我们,一想到天堂和极乐世界里有衣有食,有花有鸟,有山有水,有田有园,一想到天堂和极乐世界里充满了安宁和稳妥,不再有疾病和债务,不再有不公和欺侮,一想到在天堂和极乐世界里我们和自己所爱的人永远同在而不必分离,我们就会感到极大的安慰,就不会惊慌恐惧,就会在衰老和病重之后,从容和现实世界告别,就会使自己的心灵永远处在安宁平静之中。
    今天,对于天堂和极乐世界的想像其实并没有终结,我们依然可以充分张扬自己的想像力,去想像那里的美好和欢乐,给那里增添更多赏心悦目的东西,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心理满足。
    (本报记者陈菁霞采访整理)
    原载:《中华读书报》(2010年12月01日10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