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私人信件中的“保尔”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鲁静 参加讨论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连环画中的保尔·柯察金和冬妮娅
    
    说起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就不能不提到他撰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作为一部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红色经典,这一名著曾一度风靡全中国,在某种意义上成为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圣经”,它的读者数以千万,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无数人尤其是年轻人心目中的英雄,他少年时代的女友冬妮娅更成为众多青年朋友的“梦中情人”。据统计,到1936年作者逝世时,该书已再版62次,印数达200万册;在前苏联时期,总印数超过2000万册;至今,以73种文字行销47国,总印数超过4000万册;各种中译本种类颇多,印数超过300万册。时至今日,这些数字既非凝固,更非终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仍然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地吸引并打动着一代代年轻读者。上网搜索读者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评论,发现并非像预想的那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书会淡出人们的视野,众多读者依然关注着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命运,近年来针对他个人的一些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可见,英雄还是英雄,这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俄罗斯文学宝库,而且还将继续感染和影响成千上万的人。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钢铁意志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已成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民的共同的宝贵财富。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相信:保尔·柯察金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本人!书中所描写的一切是完全真实的。事实与人们的想象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尽管在书中,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影子无处不在,但它并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一部成功地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篇小说。为了消除当时报刊界对“《钢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自传和生活史”的误解,作者特意在《我的创作经过》一文中强调声明:“这是小说,不是传记,这不是共青团员奥斯特洛夫斯基传”,“我的小说,首先便是艺术作品,其中我运用了想象的权利,在小说的基础上放了不少实际材料”。很多读者对于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本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背后,作者的传奇人生中还有着怎样的跌宕与辉煌?
    东方出版社近日出版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信集》将其人生经历对广大读者作了全景式的展示。
    这部《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信集》译自20世纪30年代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出版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信集》第一至三卷,共收入他亲笔撰写的书信636封,时间跨度从1915至1936年,达二十余年。这些书信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谈到个人爱好、交往、友谊、爱情、经济状况、思想矛盾、情绪变化,还有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人民生活等。所有书信均为作者随性而写,奥斯特洛夫斯基用手中的笔揭开了自己的神秘面纱,拨除了一直以来笼罩在保尔·柯察金头上的光环。此时字里行间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神话,他走下神坛,形象显得愈加丰满。他在信中向组织、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诉说着自己的苦恼、困难、担忧,倾吐着种种的思念、惦记,和他们分享着荣誉、快乐,也偶尔发发牢骚,吐露些许对现实的不满。譬如,他可以一边与友人严肃地探讨革命路线问题,一边又像个孩子似地抱怨友人长时间不回复他的信件;由于房子、疗养等待遇问题迟迟得不到兑现,他在信中肆无忌惮地对亲友发泄着对上级部门工作效率低下的不满;更难以置信的是,在那个特定的革命年代,他这样一个英雄人物、一个已婚男性却满含深情地倾诉着对年轻女性的爱慕之情……书信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从另外一个角度,呈现出一个特定时代下的人物场景、生活画面、人情风貌和思想波澜,展示给广大中国读者一个生活中的、真实完整、有血有肉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品读书信集,最大的意义在于为我们平淡无奇的人生旅程带来的点点惊奇,而这也正是生活存在的感念。这些书信,对于探讨奥氏不同阶段的人生历程和创作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说,每一封书信不仅透露了他在写信那个特定时刻的真实思想,而且也代表了他在当时那个特定阶段的思想状况。甚至可以说,从他的书信中能够粗略地窥视到奥氏一生中几个重要人生阶段思想发展的踪迹。活跃在书信中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那样热爱生活,关心亲友,珍惜生命。我们看到的是作者的情感完全已经超越了他所叙述的故事本身,故事只是个载体,而真正表达出来的是作者的文化认同,他象征一种意志的宝贵,象征一种生命的坚强。
    首次翻译的这些书信,详细而具体地记载了奥氏几个人生阶段的足迹。它既是当时奥氏生活和工作情况的真实记录,也是反映他的思想活动和创作经过的第一手材料,对于探索奥氏的思想发展脉络、创作道路是十分难得的史料。同时,也是研究苏联历史的宝贵参考资料。书信集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一幅当时社会历史的画卷。前苏联已成为一段无法抹去的历史,这二十多年的书信绝不简单是一本流水账式的记录,从某种意义上它是一面历史的镜子,其中也有相当部分包含着作者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与理解。作者通过一封封书信,展现的是世俗人生的种种生活样态,在简短的篇章中却蕴含着相当的社会人生。而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眼中的前苏联更是别具特色,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他的所见所闻更具有特殊的历史认识作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译者王志冲,他是中国翻译家协会会员、作协会员,这也是一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作家。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他1936年出生,初中三年级时患怪病致重残,膝盖畸形,髋关节强直,腰背不能弯曲,连脖子也转动不灵,这种情形已持续了近六十年。作为一名重度残疾人,他卧床近60年,每天只能坐半个小时。他凭借顽强的毅力,长期躺着从事文学翻译和写作,至今出书60余种,600余万字。1998年曾译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有数种版本,至今印数已逾20万册;还著有《还你一个真实的保尔——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评传》已于200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翻译这部书信集耗费了他数年的精力,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来自生活、身体等各方面的困难,凭借着顽强的信念坚持完成。如果奥斯特洛夫斯基九泉下有知,自己的作品能拥有这样一位特殊的译者,想必应该倍感欣慰。与其他文学译著相比,这部书信集的分量无疑更重了,也因此而具有了非比寻常的含义。
    书信集的问世,恰似一部异乎寻常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自传。正如“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捧读这部书信集就是和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心灵在晤谈。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信集》
    [苏]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著
    王志冲译
    东方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原载:《光明日报》(2011年01月02日04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