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一部藏学丰碑性著作 ——《梵天佛地》评述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吴长青 参加讨论
 朱赛佩·图齐(Giuseppe Tucci)(1894-1984)是享誉国际的意大利东方学、藏学学者,其最重要的藏学著作《梵天佛地》(原书名Indo-tibetica,即中国学术界所熟知的“印度-西藏”),在历经十一年的翻译、编辑后,终于在2009年12月面世。该书中文版由意大利猞猁学院授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意大利籍教授魏正中(VignatoGiuseppe)和北大外国语学院的萨尔吉博士主编。
    该书内容浩博,资料珍贵。原意大利本四卷七册,早在1932-1941年由意大利皇家学院出版,中译本增《索引及译名对照表》,改为四卷八册。是书将佛学、文献学、考古学、建筑学和艺术史等众多主题融会贯通,旁征博引了大量的梵藏文献写本和刻本,以及实地考察所发现的藏文题记;还附录了千余幅古迹、壁画、文物、建筑的珍贵图版。
    图齐先生才华横溢,博学多识,精通中文、梵文、藏文,一生著作数以百计,所涉及的主题从古代中国哲学史到印度哲学史,从佛教再到藏地宗教,范围甚广。早期西方旧式大学的浮躁风气和学术研究的乏味以及思想的禁锢,刺激图齐渴望挑战重大的科学问题,并向往自由的精神。正是科学的刺激和逃离的愿望,以及坚信真正严肃的研究应该是田野调查和案头工作并驾齐驱的学术理念,让图齐从围墙中的学院走向自然界的旷野,足迹从印度孟买,到中国西藏,再到尼泊尔、巴基斯坦。《梵天佛地》正是图齐于1928-1939年七次西藏探险考察的最重要成果。
    第一卷《西北印度和西藏西部的塔和擦擦》是图齐有关西藏艺术史的最初研究成果,作者先从西藏西部最常见的、在藏民族的宗教和艺术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佛塔入手,指明佛塔除了为安放高僧大德身骨或为供养迎请印度舍利而建外,更经常是作为纪念性建筑,即或为还愿、或因某一特殊因缘而建。
    第二卷《仁钦桑波及公元1000年左右藏传佛教的复兴》是图齐对于藏传佛教后弘期(十至十一世纪)所展露的兴趣的表达。仁钦桑波是藏传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不仅是浩繁的梵文经论的“新译派”的创始人,将来自印度古鲁的佛法移植入藏地的弘传者,还是遍布西藏西部各个角落的印藏塔寺的建造者。另外,他还从印度、克什米尔等地迎请上师到藏地弘法,而随这些上师而来的工匠和艺术家进一步繁荣了藏族艺术。这些都为佛法处于极度衰微的藏地注入了新生命,也对朗达玛灭佛后藏地佛教的复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比定历史上与仁钦桑波有联系的、一度出现过如此大量的智识、宗教和艺术生活的每个地点,意义显得格外突出。带着这样的目的,图齐开始其在西藏西部的新探险。第三卷《西藏西部的寺院及其艺术特征》一、二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就的。图齐特别关注最重要、保存最好以及存有珍贵造型艺术和图像资料的佛寺,不仅分析佛寺中的建筑、壁画、浮雕等艺术品的特点,更通过这些佛教艺术的基本主题、内在涵义,以及潜藏于色彩、线条、形象之下的种种体验,来达成对大乘信仰的理解。
    藏族艺术发展史上不能释然的种种疑团,使得图齐把眼光从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转向西藏中部的江孜地区。由此,有了内容更为丰富的第四卷《江孜及其寺院》(共三册)的浩繁研究。
    《梵天佛地》对于藏传佛教、印藏文献、藏地考古、藏族历史和艺术等领域的研究意义毋庸赘述。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千余幅图版资料记录了二十世纪前半叶藏地部分佛寺塔廊古迹的状况,这些古迹在后来的岁月里或因自然或因人力的因素,遭致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甚至损毁殆尽,《梵天佛地》一书中的部分图版就是它们所留下的唯一图像资料,而本次出版依照原始底版制作的图片,其资料价值弥足珍贵。
    必须强调的是,这部影响深远的著作,涉及梵文、藏文、意大利文、英文等多种语言文字,富含大量专业术语词汇,至今在藏学研究领域内无出其右,其翻译难度可想而知。魏正中教授和萨尔吉博士知难而上,与各相关领域的学者通力合作,历时十一年方成。就完整、准确保存资料和传达图齐的研究成果来说,中文译本将是超越英文本乃至意大利文原本的最佳版本。 
    原载:上海古籍出版社网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