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诗文鉴赏 >

姜白石的《齐天乐》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臧克家 参加讨论

     姜白石的《齐天乐》咏蟋蟀词,赢得历代词人和词论家的好评,有的人甚至把它说成是姜词的压卷之作。它的声价可以与《暗香》、《疏影》、《扬州慢》比高。
     我也是很欣赏《齐天乐》的,不是因为它有名,而是它触动了我。
     人的感情,随着季候的变迁而有所不同,春来多令人感“伤”,秋至则为之兴“悲”。古来无数诗家、词人触景生情,为我们留下了多少瑶章佳句,今日读了,还为之心摇意动,同感共鸣。
     触人情思,动人心怀的物类很多,秋风骤起,天地色变,欧阳子有秋声之赋;北雁南归,游子感怀:“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风吹单影,刚是早秋天。”
     大自然以虫鸣秋,虫声成为最能令人兴悲的天籁,也是最能触发诗家词人灵感的引子。白石的咏蟋蟀,就是秋词如林中的一株嘉木。写蟋蟀,可以有多种写法。《齐天乐》小序里谈到富贵之家“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如果以此为主题,可能写出慷慨以讽的好词来,如同白香山的《十首秦吟》。可是姜白石,他没有这么写,我们也没有理由责备他为什么不这样写。另外,还有一种写法,与他一道“同赋”蟋蟀的张功甫(张镃),就是全凭个人亲身的感受而写下了很有情味的《满庭芳》“咏促织儿”。而白石道人下笔之时,少写个人对蟋蟀的亲切的生活感受,一上来几句带过,然后推己及人,使读者眼界大开,胸怀辽阔,心心相通,情感交流。正像刘勰所说的“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我所以喜欢这首《齐天乐》,原因就在这儿。
     这首词的首句,就为全篇定下了调子。作者“先自吟愁赋”,心中因秋来而兴起了怆凄之感,而蟋蟀的“私语”,不过是撩人悲思的外因而已。因为自己情怀感伤,觉得蟋蟀的鸣声也成为“似诉”的“哀音”。又由此推开了去,一层又一层,一种境界又一种境界,凄凄切切,令读者感同身受,引起强烈共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与砧杵捣衣,欲寄远人,其实是一种意思,作者却分开来写,好似因为虫声哀切,使人无眠,因而夜织;继续虫声,和砧杵之声好似有意和答,况又加上“西窗又吹暗雨”,更加浓了环境的气氛,凄凉的情调。
     我们一面微吟这些动情的词句,自会想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自会体会到:“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元·姚燧《越调凭阑人·寄征衣》)思妇的痛苦情怀。
     接下去,又另辟一个天地。“候馆迎秋,离宫吊月”,虽然寥寥两句,概括地写了两种情景,含蓄深厚,动人遐思,真是“别有伤心无数”。
     我们读到这几个词句的时候,自然想到了唐玄宗的:“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也会想到:李后主作为臣虏之后的哀吟:“晚来天静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
     游子天涯,思亲无绪,秋风乍起,虫声唧唧,当此景,若为情?
     苏东坡的“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的那首《沁园春》词,一上来的那引入旅途愁思的三个句子:“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多么好呵。
     也忘不了少年时代就念熟了的莺莺临别张生时的那亲切关怀、牵肠挂肚的几句嘱咐:
     “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白石作词,好写小序,字句无多,情味隽永,为人所激赏。但有人指出与词句意多重复处。这篇《齐天乐》的小序,不但写出了他创作这首名篇的当时情况,同时也透露出了他所以如此立意遣词的一点消息。他与友人会饮,听到了壁间蟋蟀有声,触动了词客们的兴趣,相约为之赋,功甫先成,写得甚美。白石构思未就,如是,徘徊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
     功甫《满庭芳》——咏促织儿,有的词选上与白石词同在,一定就是为白石称为“甚美”的那一首了。我揣想,白石先拜读了功甫的佳作,自己也不好再重复以个人亲身体会为主调的写法了,所以苦思冥想,追求新意,忽然仰望秋月,幽思大动,灵感袭来,一挥而就。从他的思路上寻绎,听虫声,望秋月,引出了“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于是再串连上“思妇无眠”、“相和砧杵”另外两种景况,成为这首名作的主调,使人动情,引起共鸣。
     当然,作者开头的几句,还是写了亲身的感受,情景颇为动人的。这只是大文章的小破题而已。接近尾声的“《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这三句,读来情调与主调不甚和谐,但按词句的脉络看去,这情景虽不是亲经却是共感,与开头“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遥遥相呼应。而最后两句,与起首第一句,悲凉情调是一致的。
     功甫的《满庭芳》——咏促织儿,写得情真景真,引起读者美好的回忆,动人的幽思。“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描绘入微,动人心弦。我总觉得,白石的《齐天乐》是受到功甫的《满庭芳》的启示的,从某些句子上也可看出一点迹象来。
     两位好友,一同会饮,一同赋词,彼此吟诵,均成名作,这是词坛盛事,也是人间乐事。
     词论家们由于观点不同,各有所爱。强调思想性与现实意义的对姜白石及其流派虽不抹煞,但颇多指责,说他是封建统治阶级官僚的清客,娴于词律,注重艺术,而为时、为事而作的则甚少。另一方面,侧重艺术,讲求形式的论客,对白石则推崇备至。我们觉得,如果把他的作品和苏辛词的内容与风格比较,是不同的;但他的艺术成就,他的广泛影响却是人人承认的,与他同时代的大作家范石湖、杨万里、辛稼轩等对他的作品均甚为激赏,他不但名传后世,而且早已声振当时了。
     白石的词,有的超逸,有的豪爽,在艺术上是独具风格的。有人推他为南宋第一家,虽不允当,但他的作品在词坛上地位很高、影响很大,是不容置疑的。
    附姜白石《齐天乐》:
     丙辰岁,与张功甫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甫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甫先成,辞甚美。予徘徊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
    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庚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原载:《文史知识》1985年第1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