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诗文鉴赏 >

抜地倚天 自鸣不平——韩愈《进学解》详解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肖旭 参加讨论

    韩愈的《进学解》是古代散文名篇。这篇文章不论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还是语言文字,读起来难度都比较大,所以:(一)必须了解韩愈的生活经历及写这篇文章的背景;(二)必须深入理解像韩愈这样封建社会中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和他们对当时社会的切身感受;(三)还必须了解这篇文章与两汉辞赋的渊源关系,从而把握它在艺术构思、表现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的新颖独创之处。
    一、韩愈为什么要写《进学解》?
    

    韩愈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后世将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从19岁时开始进京求官,开始他的政治生涯,经4次考试,到25岁才中进士。以后他又参加4次隶部博学鸿辞科的考试,都未中选。韩愈求官心切,三次上书宰相,要求仕进,但都没有回音。他只得怀着不遇时之态,离开了长安。经长期的慕僚生活,到贞元18年(802)德宗李适才被朝廷选为“四门博士”,这年他已35岁,距初中进士已有十年之多。第二年(贞元19年)他刚刚升迁为“监察御史”,因关中大旱他写了一篇《论天旱人饥状》为民请命的文章,得罪了当朝权贵,又立即被贬到阳山(今广东境内)当县令,过上了被贬谪的生活。到元和(宪宗李纯)元年(806)他才重新回到长安,拜“国子博士”。 国子博士是当时高等学府国子监里面的教书先生。地位不高,无实权,属闲职。元和8年(813)韩愈官运好转出任“职方员外郎”,又因妄议朝政的罪名,降职重新回到国子博士任上,那时他已45岁。
    回 顾韩愈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他仕途坎坷,大起大落;而几次起落都是由于参与政治、关心时局,对朝政发表意见而遭打击的。这样的经历使他对读书人的 遭遇,对人才使用问题非常重视。当然他对朝廷所用非人就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因此,他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著名的论点“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他认 为文章著作,往往都是作者自鸣其不幸的产物。《进学解》这篇文章就是自鸣不平的产物。这篇文章就写在元和8年(813),也就是韩愈由“职方员外郎”再度被贬为“国子监博士”的时候。这是他在政治上再次遭到挫折的时期。根据《旧唐书·韩愈传》记载:“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摒除,作《进学解》以自喻。”显然这是韩愈有感于自己的仕途遭遇,而抒发自己遭到贬斥不被重用发牢骚的一篇文章。所谓“自喻”,就是自鸣心计和自我解嘲。
    文章题目为什么叫《进学解》?
    

    为什么话题要从“进学”开始呢?“进学”怎样理解?“进学”,增进学问,为使学业有所进矣!但这里“学”包括两方面意思:它既指一般的学业,也可以指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这就是文中所说的“业”与“行”两个方面。另外,韩愈当时的身份是国子监博士,作为老师对学生进行学业和品德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是堂堂正正的事,既能让学生接受,也能为其他人所理解。那为什么还要发牢骚呢?他是用什么方式来抒发牢骚不平的呢?
    再 看“解”,解释。文章题目叫《进学解》,意思是解释增进学业和品德修养问题的意思。其实“解”也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的名称,它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古代无所 谓论说文,而属于论说文的文体,当时有的称“论”,如柳宗元的《封建论》,欧阳修的《朋党论》;还有的称“说”,如《捕蛇者说》、《马说》;有的称 “议”,如柳宗元的《驳复仇议》;有的称“辩”,如韩愈的《讳辩》;还称作“原”,如韩愈的《原道》、《原毁》等。根据明代徐师曾写的《文体明辨》的解 释,“解”这种文体为“解者,释也。因有人疑而解释之也。杨雄始诈《解嘲》,世遂仿之。其文以辨释疑惑,解剥纷难为之,与论、说、议、辨,亦相通焉。”
    看来“解”这种文体其所以这样命名,基本意思有二:除了有对某个问题的解释、分析这层意思外,还有辨难、解疑的含义。
    就其《进学解》内容而言,可概括为三层:一先写先生解释进学的问题;二写学生对先生的反驳、责难;三由先生自我解嘲式的回答。就在反复解释、辩驳中间,来表达抒发牢骚不平的思想感情。据此,全文亦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开头……无患有司之不公。”是先生从业务学习、品德修养两方面对“进学”进行解释,阐明进学道理,勉励学生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借以引起下文的议论。
    “国子先 生”,就是国子监的博士先生,这里是韩愈自称,强调自己的老师身份。“太学”,本是汉代学府的最高名称,到唐代已改称“国子监”了。“诸生”,许多学生、 一群学生。“立馆下”,立于馆下。这里省略了介词“于”。“馆”,学馆,即学生念书的地方,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课堂。这句意,国子先 生早晨来到太学,召采集学生站在学馆下面,教导学生说:“诲之曰:”以下就是先生教育学生的内容,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里讲了进学 的内容和途径。注意,“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考”,而是指“独立思考”;“随”与“思”相反,不能解成“随随便便”,可解为“因循敷衍”,即“人云亦 云”。这两句意是,业务学习因为勤奋而得以专、精,因为玩乐而难免荒废;品德修养因为独立思考而得以成功,因为人云亦云而难免失败。先生这一教诲并不是泛 泛而论,而是韩愈积累了几十年修身自学的实践而得来的甘苦之言,经验之谈。“业精、行成”的途径别无选择,偷机取巧,走捷径是不行的。我们从道理上来讲, 这是完全正确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韩愈这几句话仍可作为我们今天的格言、警句。但统观全文,这几句只是作者用来引起下文的话头,其实际意图是为了向学 生分析形势。接着讲“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圣贤”是两个词,“圣”指圣君;“贤”指贤臣。朝廷上有圣君,下有贤臣,所以叫 “相逢”、并存的意思。“治具”,法令。“具”,本义工具、器具。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法令者,自治具。”就是该文的出处。即治理国家的工具。 “毕张”,全都建立。“拔”,拔掉;“去”,作动词用,“摒除”之意。“拔去”是两个同义词。“凶邪”,凶险邪恶的小人。“俊良”,有才有德的贤人。“登 崇”,“登”,动词,解为“提拔”;“崇”形容词,提高。“登崇”,连用,提拔某人,让他登上高位的意思。这几句意是,现在的朝廷,上有圣君,下有贤臣, 各项法令都得以实施,凶恶奸邪小人没有容身之地,才德兼优的贤人,才能够得到提拔重用。“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而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 获选,孰云多而不扬?”“以”因而。“名”动词用法,出名,著称。“一艺”,一经。因古代经典有“六经”的说法,“名一艺”,指精通某一种经书,以一种经 书而著称。“庸”,通假字,这里是“任用”。“爬、罗、剔、抉”四个动词连用,用来形容非常细心地寻找、发现人才,而生怕人才遗漏。“刮垢”,刮除污垢。 “磨光”,磨硒光亮。这四个字用来形容精心的培养、造就人才。“盖有”与“孰云”是两个相同的词。“盖有”两字要连读,指“可能有的某种情况。”“孰 云”,谁说。指不可能有的情况。到底什么样的情况?“多而不扬”,一个人博学多才,但并不能被提拔重用。这几句是,只要具备一点长处的人就都被录用了,只 要精通一种经书的人,就没有被任用。朝廷不仅细心地搜求人才,并且还对求得的人才尽力加以造就,因此只有水平不够而有被意外选中的情况,谁说因为有人博学 多才而反而不被重用提拔的呢!这些话是作者通过对客观形势的解说,从主观努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诲。其结论就是最后两句:“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 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是说,你们这些学生,在业务学习方面只怕不能精通,不怕用人的官吏不明察;在品德修养方面只怕不能成功,不怕用人的官 吏对你们不公平。这段极力颂扬当今圣君贤臣的话,说他们千方百计网罗造就人才有大功大德;说他们又公又明是障眼法,真正用意是方放一个破绽,让学生抓住把 柄,当靶子打。说来是堂堂之古,正正是奇,似乎是一番不容辨驳的完全正确的大道理。
    第二段是学生对先生“进学”教诲的反驳,提出国子监先生是一位业精行成的人。借学生之口,讥讽执政者贤愚不辨,大材小用,抒发作者不被重用反遭贬斥的愤愤不平。这段文字是全文重点之所在。
    “言未既”,先生的话还没说完。“既”,在现代汉语中只有“既然”的意思。文言文中用的是本义,“完了”“终了”。 “列”, 行列,这里指诸生的行列。意思是,有一个学生在行列中发出笑声,并开始对老师进行反驳。这“笑”字是对老师的嘲笑,是对老师教诲的宏论表示不以为然轻蔑的 态度。反驳的第一句话是“先生欺余哉!”先生你是欺骗我们学生啊!这个学生还没开始说理,就对老师的宏论一笔抹倒,彻底否定。“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 矣。”“事”,动词,侍奉。“于兹”,此,这里指到现在。“有年”,不指一年,指多年。看来,这个学生跟着先生学习,至今已有多年了。因此对于先生的立身行事,经历遭遇,了解的非常透彻。所以下面才能对老师说出公正而又全面的评价,而且言之凿凿。学生用什么样的道理来反驳先生呢?很有意思的是,他用先生自己的遭遇来推翻先生教诲学生的道理。先生的结论是“诸生业愚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那先生的“业”是否精,“行”是否成?如果先生的业精、行成,那有司是否明也公呢?韩愈的实际遭遇又如何呢?这里作者用了后抑先扬的手法。所谓“先扬”,是尽力夸张先生的自学、修身非凡造诣。从“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到“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是第一层。所谓“后抑”,即极力突出韩愈一家的悲惨遭遇,即从“然而公不见信于人”到“反教人为!”这是学生反驳先生话的第二层。我们先看学生对先生褒扬,分四小层:
    

    第一小层,学业勤奋。(1)态 度认真。“六艺之文”,六经的文章。“百家之编”,诸子百家的著作。我国古代将文章分成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其中“经、子”就是指先秦的儒家经典 和诸子之书。这是封建社会一般知识分子的必读书籍。古有“读书明经”“学而优则仕”的说法。“口不绝吟”,先生嘴里不停地吟诵。“手不停披”,手里不停地 翻阅。这两句意是,先生学习态度非常认真。(2)方 法得当。“记事者”,记事一类的著作。“要”名词,纲要。“篡言者”,记言一类的著作。先秦散文一般分为两类:一是以记事为主的,如《春秋》《左传》;一 类是以记言为主的,如《论语》《孟子》。我们现在把前者叫“历史散文”,把后者称“诸子散文”。看来这里的“记事者”“篡言者”和上面的“六艺之文”“百 家之编”,在概念上是有交叉的,但提出角度不同。这两句意是,先生对记历史事件的著作,读起来善于提纲挈领;对记言、说理的论著深入钻研。这说明先生的学习方法非常得当。(3)广收博储。“贪多”,形容先生广泛阅读,不是贬词。“务得”,务必有所获。“细大”,大小,指读的书不管重要不重要,先生都是广收博采,不是抛弃。这说明先生读书的范围很广。(4)刻 苦攻读。“焚膏油以继晷”,类似“夜以继日”。“恒”,常常。“穷年”,终年,一年到头。这两句意是,点起蜡烛,夜以继日,常年累月,孜孜不倦地刻苦学 习。这是说先生的学习精神非常可佳。“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老师在学业方面可以说很勤奋了。显然是对上面的小结。因上面所说的都是有关业务学习的方面。 要注意,这小节表扬的话,都是针对第一段里对学生的教诲而发的。先生不是教育学生要“业精于勤荒于嬉”吗?那么先生如此对于学习,可谓勤奋了。
    第二小层,理论造诣。继 续表扬老师。“觝”,与“抵”相通,排斥意。“攘”,排斥。“觝排”与“攘斥”是一对同义词,都可解为“排斥”。“异端”,指佛老,即佛家、道家。意为, 抵制排斥佛家、道家。“苴”,本义是添在鞋里的草,这里与补连用,组成一个动词“填补”的意思。“罅”,本义是丝头,剥茧抽丝,一定要先找到丝头,从而引 申为“开头”、起源。又可引申为世代相传的事业。“张皇”,阐发。“幽眇”,奥妙。这句意,填补缺漏,阐发奥妙。“坠绪”,已失传的事业。“茫茫”,用来 形容坠绪的。意思是这个事业遗落很久了,茫然难寻了。这“寻坠绪之茫茫”一句,是以韩愈决心恢复儒家正统来自命。他在《原道》里说,我所说的道,不是大家 所说的老佛之道也。我说的道,是指上古尧传舜,舜传禹,禹传给汤,汤传给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文武周公又传给孔子,孔子传给孟子,孟子死后,就没有传人 了。显然这个“道”就是指与佛老对立的儒家之道。“障百川而东之”,“之”,用作动词,解为“往、去”。意为,挡住满地横流的百川,让它们都向东流去。这 是比喻句,说韩愈要使备种各样的思想都归于儒家正统。“回狂澜于既倒”,把已经倾泻出去的污水再收拢回来。比喻韩愈决心挽回儒家失传的是难以收拾的局面。 这个小结是从先生的理论造诣方面 来对老师夸奖的,是赞扬先生能坚持儒家的立场。对于佛老这样的异端,采取坚决排斥的态度。努力补充,积极阐发儒家思想,继承已经衰微的儒家传统,多方面搜 求、引证,就像中流砥柱一样,力挽狂澜,使各家学说都归于儒家一统。“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先生对于儒家的学说,可以称得上是功劳卓著了。
    第三小层,著述渊源。追述历代典籍文章对先生的影响,说明先生的文章著述是有渊源的。“沉浸䙶郁,含英咀华”,这是比喻句,“䙶郁”,浓厚的香味。“英华”,指美丽花朵。这都是用来比喻对醇厚的古代典籍精心钻研,反复体会着其中的精华。由于老师学有渊源,所以“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书”,指先生的文章,汇编成的书。“满家”,满屋、满室。这句意,老师的文章著作满屋都是。这是夸张说法,就好像说某某老师著作丰富“著作等身”。从“上规姚姒……下逮《庄》《骚》。”是历述先 生所学习推崇的古代典籍。“上”,追溯。追溯到最古老的典籍。“规”学习、模仿。“姚姒”,本是古代两位圣贤,是舜、禹的姓。这里是一种代称,代替《尚 书》里的《虞书》和《夏书》两部分。这句意为,往上取法内容深广的《虞书》《夏书》。“周诰殷盘”,“诰”古代官方的文告。“周诰”,指《周书》。 “殷”,殷商。殷王盘庚迁都有一篇文诰发表。收在《尚书》中,叫《盘庚篇》。所以“殷盘”指《尚书》中的《商书》。其实这里作者都是分而言之的,他只是为 了行文上的变化。“姚姒”“周诰殷盘”都是指《尚书》。我们知道《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典籍。韩愈作为一个志在复古的古文家,他是极力推崇这本书的, 所以他形容这本书是“浑浑无涯”,意思是博大精深,无边无际。“浑浑无涯”语出杨雄:“禹夏之书,浑浑耳。”“佶屈聱牙”,佶屈形容文字难认、难懂。聱牙 形容语句拗口,难读。这意为,文字艰涩的《大诰》《盘庚》。“《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春秋》这本书是记事的著作,它叙述历史事件非常简单。古文认为 一字中,寓有褒贬,称它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即谨严之意。左氏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称《左传》,是对记事简括的《春秋》加以补充、发挥的一部 著作。文学性比较强,有虚构的成分,所以称它为“浮夸”,这里是褒词。说《春秋》褒贬谨严,《左传》文字铺张。“《易》奇而法,《诗》正而葩。”《易》, 《周易》。里边有所谓八卦,八卦变化可成八八六十四卦。这是上古遗留下来用于占ト的一部书,它用卦词、爻词来推演、推测天道人事的变化。“奇”,变化莫 测。《周易》的涵义就是“变易”,变化的意思。这本书虽变化莫测,但仍有章可循,又有一定的法则,故说“奇而法”。对于《诗经》古人用“雅正”来评价,所 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无邪”就是“正”。“葩”,本义为花,用来形容《诗经》的文彩很美。所以后人又称 《诗经》为《葩诗》。这句意为,《周易》变化而有法则,《诗经》雅正而华美。以上学生列举了《尚书》、《春秋》、《左传》、《周易》、《诗经》等,这些都 是先秦时代的重要典籍,所以才成圴韩愈写作古文、诗歌的楷模。“下逮”,往下到。往下继续列举先秦以后的各种著作。《骚》,不仅指屈原的《离骚》,而代指 包括《离骚》在内的所有楚辞作品。“太史所录”,指司马迁的《史记》。“子云”,杨雄的别字,汉赋四大家之一。“相如”,司马相如。这是汉代两大辞赋家, 他俩写的辞赋各有千秋,异曲同工。古人这样评论说,杨雄的辞赋长于说理,但语言文字方面不大讲究。这就是“异曲同工”的含义。这句说,往下直到《庄子》 《楚辞》,以及司马迁的《史记》,杨雄和司马相如的辞赋,虽说作法不同,却是一样的工巧。以上是说,先秦、两汉的诗文赋,都被先生所取法、作模仿,因此学生就从先生的文章方面来加以小结。“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于外矣”。这句涉及到先生文章的两个方面:从内容上说,是非常博大(闳其中),从形式上来说,是十分奔放(肆于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句意为,老师在作文方面,可以说内容博大而文辞奔放了。
    第四小层,为人修养。学 生继续夸奖说:“少始知学……可谓成矣。”“少”与第三句的“长”相对。意为,先生在年轻时就开始懂得作学问之道,并且敢作敢为,不因循守旧。等到年长以 后,更加精通事理,各方面都能处理的恰如其分。这一层就是从为人修养方面来评价老师。所以小结一句是“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先生在做人方面,修养得 很完备、很成熟了。
    以 上是学生从学业、理论、文章、为人等四个方面来褒扬、评价老师的。这四小节层次分明,铺陈全面,读来文气壮盛。这就是前面所说的作者是有意用了“扬”的笔 法。其作用何在?其实这段“扬”,正是为了下面的“抑”,“褒”正是为了“贬”。这样“先扬后抑”,先褒后贬,在古文章法中有个形象化说法:“蓄势”。写 文章犹如有意将水位提得高高的,而一旦将闸门打开,水势由高而下,造成很大冲击力。
    第二段是“后抑”,极力突出韩愈一家的悲惨遭遇。作者用“然而”二字一转,文章意思急转直下,简直一落千丈。
    (1)写韩愈自己前半生的遭遇。“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两个“见”字,都放在动词前,在文言文中表被动,解为“被”。“公”,指朝廷之上;“私”,指朋友之间。这句意为,然而,老师在朝廷上,不被当权者所信任;在私人关系上又得不到朋友的帮助。“跋前踬后”,用了《诗经.豳风.狼跋》 “前进踩颔下悬肉,后退踩自己尾巴。”的典故,用一头老狼行动不便、进退两难来形容先生艰难的处境。“动辄得咎”,“咎”,灾祸、罪过。指韩愈前半生的坎坷遭遇。这句意为,像老狼一样,进退两难,动不动就招来灾祸。下面具体说老师的经历:“暂为御史……取败几时。”“暂”,短暂。“窜”,放逐。“见”,表现的“现”。大家知道,韩愈在贞元19年(803)升迁为监察御史,由于他为民请命,就在当年冬天,被贬到广东阳山当县令。从元和六年6月他作国子监先生到元和四年6月,升为职方员外郎,正好三年。因国子博士是无实权的闲职,古代称“荣官”。这几句意为,刚刚担任监察御史,马上就被贬到南方。当了三年国子博 士,官居闲散又难显治国的才能和政绩。“命与仇谋”,命运老是和我的仇敌相和。或说,命运老是和我做对。“取败”,遭到挫折。“几时”,注意不是疑问语 气,而是“不时”“多次”的意思。这里指韩愈多次触犯朝廷,而被贬官的事实。这句意为,命运老是和自己作对,所以接二连三地招致失败。
    (2)家境悲惨。韩 愈本人既然遭到如此不幸,那他的家境悲惨当然也就可想而知了。“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这两句是互文见义,对举成文。上句虽写儿,下句虽写妻,但 解释时要上下贯穿起来。这句意为,无论冬暖还是年丰,他的儿女、妻子都免不了喊冷、唤饿。这“冬暖”“年丰”两词更加强了表达作用。既使在暖和的冬天,他 们这家人还喊冷,即使在丰收年景,他们这家人还唤饥饿。这可以看出韩愈家的衣食困窘。如此贫困的家境,使人磨难也摧人衰老。虽然韩愈写这文章时只到中年(45岁),但他的形象已是“头童齿豁”,毛发稀少,齿牙动摇了。这对早衰的韩愈是非常伤感的,他36岁 时就掉了牙,他还写了一首《齿落》的诗,记载这件事。“竟死”,至到死为止。“何裨”怎样也无法补救、改变这样一种困窘的状况。这段对老师的遭遇、全家的 境况的描写,作者用了近于漫画式的、夸张的笔法,虽然写时只是寥寥数笔,略加勾勒,但写的却非常生动、传神。真是悲惨、可怜至极。这样就使上面学生对老师 无以附加的颂扬和这层学生对老师的穷形尽相的贬意,形成鲜明对照,从而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先生你不想想自己的处境,反而教导 我们也向你学习,重蹈你的复辙,这不是太荒谬了吗?这里作者用的是含蓄的反问句,好像是对老师的无情的嘲讽,但聪明的读者一看就知道,学生嘲讽的真正对象 并不是老师。
    我们回顾一下,第一段老师曾这样教导学生分析形势,“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抜去凶邪,登崇俊良……孰云多而不扬?”似乎朝廷已经做到了唯才是举,无疑问了。那老 师既然学业又精,品行又成,为什么还会落到如此悲惨命运呢?前后一比较,先生第一段关于“进学”的大道理,就不攻自破了。原来大好形势只是水中之月,镜中 之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景。先生在第一段教导学生所得出的结论,“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公。”和这里的结尾是针锋相对的。那第二段中学生对老 师的反驳的言外之意,正好和这结论相反。套用第一段话来说,即“诸生业不患不能精,而患有司之明;行不患不能成,而患有司之不公。”嘲讽、控诉当权者用人 的不明不公,这是第二段所要表达的本义之所在。这段借学生之口来自鸣其不平的写作意图,到此可以说达到了,但妙就妙在老师还要针对学生的反驳,再次进行辨 解,从而使文章主题再次得到升华。这就是文章的
    第三段.老 师针对学生的反驳,自我责备,自我解嘲,剖析事理,申张泄愤,进一步申述自己的主张和胸中的愤慨。“先生曰:吁,子来前!”唉,你到前边来!要对敢于反驳 的那个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夫大木之杗……匠氏之工也。”这段是比喻,意思为,木材无论大小、粗细,都各有用处。大的可以做栋梁(杗),小的可以做椽子(桷),有的木料可以做斗拱(欂栌),有的木料可以做短柱(侏儒),有的木料只是些零块碎料,但也有它的用处,可以做门上的门臼(椳)、门柱(闑) 、门栓(店)、门框(楔),大小粗细长短不一的,各种各样的木料,各自用在适宜的地方。“施以成室”,把它们组合起来,造成一栋房子。“匠氏之工也。”工巧能干。这就是木匠的能干之处哇!“玉札丹砂……医师之良也。”这段也是比喻。“玉札”(地榆)、“丹砂”(朱砂)、“赤箭”(天麻)、“青芝”,都是名贵药材,反之“牛溲”(车前草)、“马勃”、“败鼓之皮”,都是低劣的药材。这些药材无论是贵的还是贱的,但它们也都各有各的用处,医生可以对症而下药。所以无论贵贱,都是“俱收并蓄,得用无遗者”,备用而不加以丢弃,这就是医生的高明之处哇!
    以 上两个比喻,重点在木材的不同规格,药材的不同等级,说明大有大的用处,小有小的用处,贵有贵的用处,贱有贱的用处。下面从两个比喻引出作者的正面议论: “登明选公……宰相之方也。”“登明选公”是个难句。从语法上分析,“登”,动词,提拔,省略宾语,即“登人明”。“选”,选拔,省略宾语,即“选人 公”。“明”,明察。“公”,公平。即上文的“有司之不公,有司之不明”中的“公、明”。公、明充当“选、登”的补语,因此这里的“登明选公”,是两个动 补结构的词组。意思是,提拔人才十分明察,选择人才十分公平。“巧拙”,优劣、贤愚。意为,不管人才有优劣、高低、贤愚之分,都一律加以推荐、选拔。“纡 余”,形容人的性格委曲内向。“卓荦”,超绝内向。“妍、杰”,义相近,优秀、杰出。这两句意为,不管性格是刚还是柔,是内向还是外露,都是朝廷有用的人 才。“校短量长”,“校”,分析、比较。“量”,衡量。“短、长”,即上文的“贤愚、优劣、刚柔”。人才都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短处。古人云:“尺有所 短,寸有所长。”“惟器是适”,属特殊句式,词序颠倒,还原为“惟是适器”。“适”,适当安置。“器”,才气、才能。“是”,复指前置。意为,不论怎样才 气的人都能够加以适当的安置,充分发挥他的作用。这句为强调语气,把宾语“器”提到动词(适)的 前面,用“是”表宾语前置标志。这种句式在现代汉语里还有:“唯利是图”、“唯图利”、“唯你是问”、“唯问你”、“唯命是从”、“唯才是举”等,作者是 说能够对不同的人才加以适当的安置、任用。这就是“宰相之方也。”宰相是掌握用人大权的人。“方”,方术、办法。用人之道。
    以上“匠氏之工”、“医师之良”、“宰相之方”是三个并列语句,前两层是比喻义,后层是正面义。这就构成了先生为自己解嘲的一个前提,因他的言外之意,自己的才能很有限,不值得被宰相放到重要位置上。
    下 面又引古文的事为证,作为对自己遭遇解嘲的陪衬。“昔者孟轲好辩……卒志于行。”这说的是孟子的事。意为,过去孟子善于辩论,孔子的学说到了他的手里因此 而得到了透彻阐明。他对儒家的功绩可以说很大。但他的一生,车辆的轮子轨迹遍布于天下,辛辛苦苦到处游说,最终在周游列国的路上越来越衰老,终于一事无 成。“荀卿守正……废死兰陵。”这说的是荀子的事。“大论是宏”,“大论”属前置宾语。“弘”,动词,即“弘大论”,意为,荀子坚持正道儒家的大道理在他 的手里得以发扬光大。他的儒家功绩也可以说很大了。但最终为逃避谗言来到楚国,被废为平民,最后死于兰陵。下面作者加一个收束,“是土儒者”,这两位大 儒。“吐辞”,指两大儒的言论。“举足”,指两大儒的行动。“类、伦”,指同辈人。“绝、离”,超越意。这几句意为,孟子和荀子这两个大儒,他们的一言一 行,都可以成为后人的经典、楷模,远远超过了同辈人的水平,高超地进入圣人的境界(优入圣域), 但他们在世上的遭遇,又是怎么样呢?这个反问的答案是很清楚的。“他们两人成就卓著,遭遇却不幸”。作者以古论今,为的是陪衬自我解嘲。“今先生学虽勤不 繇其统”四句,针对第二段里夸奖老师的四个方面来有意自我贬抑。“繇”,通假“由”,按照的意思。“要”,动词,求得、合乎。“众”,名词,要领、要害。 意为,现在我的学业虽然很勤奋,却没有按照一定的系统来进行,我的言论虽然很丰富,却没有真正得到要领,我的文章虽然写的很奇特,却不能够有利于实用,我 的品德虽然修善完备,却并没有在众人面前得以显露。“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廩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兹非其幸欤!”这层又是针对第二段里,学生对老师遭 遇的嘲讽,有意来自我安慰、自我宽解。“犹且”,尚且、还。古代官吏的收入统称为俸禄,“禄”,用米的形式来支付;“俸”,用钱的形式来支付。所以这里说 “俸钱”“廪粟”。 “乘马从徒”,“从”,跟随。使动用法,“使……跟 从”。“从徒”,让仆人跟随自己。“圣主”,皇帝。“宰臣”,丞相。皇帝和宰相都是掌握用人大权的人。“不加诛”,不把惩罚加到我身上。“不见斥”,不责 备我。“见”,这里不表被动。行为“斥”的主语是“宰臣”,而被动者是概念上的宾语“我”,因而作这样的理解“不责备我”。这种用法现代汉语里还有“请勿 见笑”(请不要笑我)、“有何见教”(对我有什么教导), 这都是动作反加到自己身上的意思。“兹非其幸欤!”“兹”,此,文这个。总括上述情况。“其”,指先生自己。这几句意为,我还能每年每月得到固定的收入, 我的孩子不必下地去耕种,我的老婆不必上机器去织布,我外出可以骑马,后面还有仆人跟随,只要辛辛苦苦地随着世俗常规做事,从古籍旧书里搜集一些前人的言 论,不需要改革也不需要创新,而朝廷并不处罚我、责备我,这不是我的幸运吗!
    这 段话说的委婉曲折,含而不露,实际含有两方面内容:对于作者自己来说,表明了随寓而安,甘居下位这样一种处世态度,自满自足;而对朝廷当权者而言,却是冷 嘲热讽。因为“踵常途之役役,窥阵编以盗窃。”这样因循守旧,墨守陈规,随俗而行的人,正是当权者所提倡、所欢迎的。而像韩愈那样喜欢议论朝政,关心国家 大事,却是当权者所讨厌的。作者用一种似褒似贬的手法,在貌似自满自足、自宽自解的中间,却表露了对当权者用人不明,选人不公的强烈不满,对自己的处境表 示了强烈的怨愤和不平。“动而得谤……欲进其豨苓也。”“动而得谤”,略有对现状不安的举动就会招来诽谤。“名”,罪名,坏名声。“名亦随之”受诽谤后坏 名声也就随之而来了。“投闲置散”,把我安置在闲散的职位上面,就是理所应当的。“若夫”,假如说。作者从反面来假设以下的情况。假如怎么样呢?“商财贿 之有亡”假如我盘算俸禄的多少。“计班资之崇庳”,计较职位的高低。“忘己量之所称”,忘记自己才能只和某个职位相称。如第二段学生讽刺老师那样。“指前 人之瑕疵”, 责备当权者不公不明。“是所谓”,这就等于。后面仍就用两 个比喻,呼应第三段开头的“匠士之工”、“医师之良”两个比喻,意为,这就等于责备木匠为什么不用小的木柱来充当大屋梁,也等于责骂医生为什么要用昌阳这 种好药来使人延年益寿,而要求去给病人服用豨苓利尿的药。这就是以小来充大,以贱来充贵。
    这段是正话反说,其间正面褒扬之语,皆应作反面理解。这是借自我能解嘲的谦逊口气,来揭露当权者用人的不公不明。另外,这样的结尾显得幽默、冷俏、闪烁其辞,实在有无限的感慨包蕴其中,令人深思。
    通过以上串讲,我们可以看到这篇文章思想价值之所在:
    首先,这篇文章所议论的内容,涉及到发现、培养、选拔人才的标准、方法问题。他 主张用贤去愚,“拔去凶邪,登崇俊良”;还主张唯才是举,“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登明选公,杂进巧拙”。并认为不仅要仔细搜罗人才,还要 精心选就人才,“爬罗剔扶,刮垢磨光”,这些都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政治观。同时也涉及到潮廷在用人方面的弊端和当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这些作者也进行了揭 露、斥责,“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之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动而得谤,名亦随之”。这种委婉的批评、讽刺,也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牢骚不 平,这点在当时是有积极进步意义的。
    其次,文章也谈到了学习态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法问题。“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必得,细大不捐”。学习内容方面,则要求知古博今,广收博采,存继承的基础上求创新。这些都是韩愈的经验之谈、甘苦之言。就今天而言对我们学习仍有启发意义。
    《进学解》在艺术构思、表现方法、语言形式等方面的特点。
    

    一、艺术构思新颖奇特,不落俗套。
    韩愈的散文在当时就有人评价“尚奇”,“奇”可指立意之奇,也可指语言新奇。而这篇文章“奇”在构思上。如多读几篇韩㥐的 抒情散文,会发现体会到:抒发不平的可谓尽情渲泄的,如《送孟东野序》;嬉笑怒骂的,如《送李愿归盘谷序》;也有言在此,意在彼的,如《马说》。而《进学 解》抒发牢骚不平,则采取了这样一种构思,《古文观止》编者评说:“以怨对无卿之词托之人,自咎自责托之己”,即采用了正话反说的构思方法。本文共三大 段:第一段解释进学的道理,指陈形势,帝得出“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乏不公”的正面道理,只是“障眼法”。从文章结构来说, 是为下文树立了一个反面的靶子,而下文则从反面说起。第二段学生进行辩解,尽量推翻“进学”的正面道理。这是作者借学生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把自命不凡, 怨恨牢骚的意思,借学生之口尽情倾吐,实际得出了有司既“不明”,又“不公”的结论。第三段,先生在自我解嘲,实际上是借题发挥,以谦逊的自慰口气,更深 一层的含而不露的发泄牢骚不平。文中正面褒扬之语,皆可从反面思而得之。
    对 于艺术构思,林纾《韩文研究法》有过这样一段评价,大意是,这篇文章不外乎以自己的才能,借人家之口为之发泄,为之不平。借口责骂,然后自己再自作答词、 引用圣贤的遭遇为自己宽解,说到极谦逊的地方憋加显得世道之怪,人情之妄,只有安天乐命而已。他愤怒时像狂风暴雨;他平静时像怀抱水平沙。说:“文章不过 是一问一答,而啼笑横生,庄谐间作。文新之狡狯,叹为观止。”意思是作者用非常巧妙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种构思追根溯源,它和汉代辞赋有直接关联。
    1、文中让先 生和学生相互驳难,这种形式就来自辞赋中常见的主客问答的形式。西汉时辞赋家都有这样的作品,如东方朔的《答客难》,假设某个客,为自己提出驳难,而自己 用地位的卑下进行自我安慰。杨雄的《解嘲》也是一篇有感而发,自我解脱的妙文。韩愈继承了汉赋的形式而加以创造,他把“客难己”和“自我解嘲”合二而一。 这样,文章内容就连着有两个转折,在师生之间一来一往的相互驳难中,把文意层层引向深入,很园满地表达了文章主题。
    2、有意识的吸收了辞赋中常见的形式、技巧,即铺叙、排偶、词藻和文节方面的技巧。使这篇文章形成了与韩愈其它散文同中有异的语言风格。韩愈的说理散文,往往层层解剥,细致流畅,文笔纵横,文字挺拔简练,句式参差长短,常常有意追求文句的变化错落之美。
    二、表现手法——“反话正说”。
    

    文 章开头称赞“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实际是指责当时社会黑暗腐朽。“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实际是奸邪当道,好 人受气。饱学之士、怀抱利器,而无从施展才华。说自己无德无才,安作而食,“圣主不加诛,宰臣不加斥”是幸运,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是,自己才华很高,却屡次 被贬,穷困潦倒。课文中又说:“投闲置散,乃分之宜”,实际上说统治者不公不明。这里没有什么公开的愤怒呐喊,也没悲哀的倾诉,有的只是自满自足,安分守 己的语气,但这正是貌似满足的论述之中,却表达出了作者强烈的不平和愤慨。为什么要反话正说?在表达上显得委婉、曲折、含蓄,使文章平添了辛辣砌讽刺意 味,韵味深长。同时又回避了直接指责朝廷和自负自傲、自我夸耀的嫌疑。所以人们认为这种构思和表现手法十分得体。
    三、语言形式之美。
    

    《进学解》保留了说理散文这些基本特色,但本文又非常重视整齐之美。他把整齐美寓于参差之中,使二者很好的谐调起来。可从四方面分析:
    1、文中采用铺叙手法。如第二段弟子颂扬老师的四个方面,尽量铺张、敷陈,这是辞赋的基本形式特点,而在《进学解》中运用的比较恰如其分,比较好的概括了先生多方面的成就,而没有那种过于堆砌、冗肿的弊病。这种铺叙很接近于魏晋时期的抒情小赋。
    2、大量运用排偶句。句式两两相对,整齐和谐。但在这样句中又注意穿插一些摇曳荡漾变化多端的散句。如第二段夸耀老 师的四个小节,全都是对偶句,而每小节的收尾,如“先生之业,可谓勤矣”;“先生之儒,可谓劳矣”;“先生之议,可谓闳其中而肆于外矣”;“先生之为人, 可谓成矣。”这都是散文句式。又如写先生悲惨遭遇一段,也都用了整齐的对偶句,结尾一句,“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又有意识的运用了散文句式。再如第三 段,基本用的是对偶句,而结尾一句用了又长又曲折的句子,“是所谓洁匠氏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有时作者明明可以写成两句非常工整的对偶句,却有意加以变化,使得它不对偶,如“沉浸䙶郁,含英咀华”,本可以写成完整的对偶句,即“沉浸䙶郁,含咀英华”,“沉浸”对“含咀”,“䙶郁”对“英华”,这杆才土整。现在这样成了奇偶相间,骈散兼行,协调统一,使文章非常富有表现力。所以读起来既保留了散文浑厚流转,自然通畅,又没有赋体那种板滞、呆痴。林纾说:“浓淡疏密相间,错而成文,骨力仍是散文。”《进学解》可称谓辞赋式的一篇散文。
    3、语言注意锤炼。正如韩愈自己所言:“务去陈言”,力求创新,创造了不少概括性很强,形象性也很强的词语。如“爬罗剔扶,刮垢磨光,贪多务得,必钩其玄,细大不捐,补苴罅漏,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而既倒,沉浸䙶郁,含英咀华,同工异曲,佶屈聱牙,动辙得咎,头童齿豁,优入圣域,投闲置散”等等。其中多数已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成语,至今还活在人民的口头。这些词句不是辞赋里那些夸耀才学,堆砌词藻所能比拟的。
    4、 从音节方面来看,很讲究音律的谐调,通篇押韵,但又灵活多变。如第一段中“张”“良”“光”“扬”押韵,接下来变“精”“明”“成”“公”押韵。第二段中 “编”“玄”“捐”“年”押韵。下面又变“老”“眇”“绍”“倒”押韵,再下又转“华”“家”“涯”“夸”“葩”押韵。“录、曲”押韵,“友、咎”押韵, “表”“治”“时”“饥”“裨” 押韵。第三段中除一般押韵外,还有韵中套韵的现象,如兩个比喻和一个正面意思连在一起表达时,每小句子“匠氏之工”“医师之良”“宰相之方”,这“工”古音读gang故“工、良、方”也押韵。因全文多次转韵,音节显得回环铿锵,有利于把文章中磊落不平的感情表现得更加回肠荡气,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我 们知道,韩愈是一位散文大家,他是极力反对骈俪文的形式主义倾向的,他主张“文以明道”。但他对骈文、包括辞赋的某些技巧也注意吸收,为我所用,在继承中 有创造。韩愈的学生孙樵对他的《进学解》做了很高的评价:“拔地倚天,句句欲活”,说这篇文章写的雄健挺拔,灵活多变。这种语言风格的形成,恐怕在很大程 度上得力于作者对辞赋形式的吸收、改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