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当代中国开放宽松的文化语境中,社会大众的审美感觉已被多元化的大众文化叙事产品充分开发。好莱坞进口大片,台港日韩的偶像、言情、武侠、警匪剧,以及同 样丰富繁盛的国产娱乐性影视产品等等,都在开阔大众眼界的同时,育成了当代观众极为复杂的观赏眼光和期待心理。可以肯定地说,今天的影视观众已经深刻不同 于改革开放以前,在一元化的政治文化塑造之下具有单一审美取向的观众了。 正因为如此,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拍摄就成为对于艺术家的严峻考验。它必须在市场时代坚守宏大历史的严肃与庄重,将政治的深度嵌入当下日趋感官化、平面化的消费氛围。当然,还要吸引早已在情感方式和体验方式上与消费逻辑融为一体的当代观众,以真正高尚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 可 能正是由于对完成这一任务的信心不足,所以,我们看到了戏说革命历史、戏说革命人物,试图以媚俗手段获得市场的低劣之作,其结果既亵渎了历史,也亵渎了艺 术。然而,由刘恒编剧、尹力执导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张思德》却以厚重的历史感觉和精美的艺术形式平实自然地张扬了革命理想主义精神,在为一个伟大时代立 碑存照的同时,也为这一题材影片的制作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影 片一开始便以黑白胶片所营造的充溢着怀旧氛围的视像画面将当代观众的心弦温柔地拨动,它召唤了多年来经由革命传统教育而积淀于民族心灵之中对于革命圣地延 安的集体性回忆和想象性乡愁。就在这曼妙如诗的意绪中,主人公张思德狂奔着出场了。的确,狂奔!尽管这一身形与我们(被强制性塑造的)思维习惯中昂首阔步 于金光大道之上的“高大全”们的飒爽英姿相去甚远——岂止甚远,简直让人发笑——他五短身材,双腿迈动如风,逢沟过坎,连滚带爬,最后一头扎入延安边区剧 场。 好 险!直属班的合唱节目即将开始!(原来他跑得这么带劲不是为了送鸡毛信!)张思德从幕布后奋力蹿上舞台,恰恰填补了一直呼唤着他的位置空缺。可是,因为来 不及梳洗打扮,肯定不太适合登台表演。等到观众席中的毛主席势无可免地笑着一问:“那个嘴巴张得最大的是谁呀?”影片这才让我们那位一直疲于奔跑而始终面 目模糊的主人公获得了一个激情洋溢的正面特写式亮相。可是,这个亮相决不类同于郭建光、李玉和、洪常青。你看他!满脸黑泥,嘴巴洞开,歌声早已跑调。正是 在镜头诱发的哄堂大笑中,影片不动声色地策动了观众内心深处静悄悄的“革命”:原来,英雄人物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张 思德这个走过漫漫长征路的老战士真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他没有骄人的业绩和壮丽的言语,却能以最为素朴的思维领悟革命、时代、集体、个人之间最恰 当的关系,“干好工作吃饱饭,就是革命。”他以坚守平凡岗位的信念和姿态将自己的一切纳入民族解放大业的滚滚洪流,至诚至朴,决无半分名利之念。当同乡好 友代鸣不平:“和你一起入伍的老乡,干到团长、旅长都不希罕,可你到今天连班长都不是!”他却真挚憨厚而动情地数起一个个牺牲于艰险征途、枪林弹雨的同 志,泪光闪动,压抑着悲痛的哽咽的声音,营造了银幕内外圣洁的寂静。当同班战士取笑他:“老张啊!还团长呢,是马掌吧!”他却自豪地回答:“马掌就马掌 呗!要不是块好钢,还撑不住那重量呢!”他心中充溢着的普通人的良善意愿和对于他人本能的关怀之情,使得目睹父母被敌人枪杀的烈士遗孤走出了由于恐惧而导 致的自我封闭;使得聋哑年迈的老战士获得了人生之中最为巨大的心理慰籍;使得犯了错误的同志能够挺起腰杆重新做人。就是这位普通人的一言一行,奏响了主旋 律组曲中最为柔美的声部,演绎着令人无限陶醉的人间温情。 可是,醇美的人伦风情怎能始终安处于烽火连天的苦难岁月?前线惨烈的战况最终以令人措不及防的突兀展现了历史最为残酷和血腥的维度。王长岭团长身负重伤被转入后方医院,在神智涣散的弥留之际,艰难地说道:“雨……很大……”特地赶来看望他的毛主席凝重地揣测着英雄的临终之语:“让我们陪着他听听雨吧……他 一直在说雨很大、很大,他好像非常担心雨大会误了他的事!”一灯如豆,王团长的未婚妻无声的哭泣,这是浓黑如墨的雨夜,又一位优秀的中华儿女洒尽英雄血! 在人们悲愤的沉默中,屋外哗哗的雨声格外动人心魄。“你放心!”主席斩钉截铁地抚慰烈士的英灵,“不管雨下的多么大,不管前面有什么困难,都不能阻挡我们 的前进!” 王 团长的牺牲迅捷地改换了画面的意蕴,雄壮而深沉的情绪从这一刻起暗暗滋生。尽管仍然是那位憨厚的张思德,仍然是直属班那几个朝夕相处的好同志,可是,频频 出现于影片前半部分的逗嘴、打趣和富于陕北民俗风味的歇后语已被导演细心的藏匿,正是在痛悼王团长所形成的画面情绪中,影片一步步走向高潮性的悲剧。 终于,那口为大多数中国人所熟知的炭窑不可避免的轰然倒塌,泼天如注的暴雨中传来小白悲怆的呼声:“队长!队长!救人!救人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张思德将小白推离险境,自己却无声无息地倒在平凡的岗位上。 如何充分阐释这一在几代中国人心灵中定格的悲壮事件?如何通过这位小战士的牺牲衔接人们对于作为英雄的张思德的深情回忆?于是,黑白两色的画面骤然恢复色彩,好像遥远的记忆被突如其来的巨大悲怆瞬间激活!与此同时,我们聆听了那早已耳熟能详的领袖话语。 尽 管对于宏大叙事的解构已经成为消费时代最为耀眼的思想主题,尽管对于所谓“话语霸权”的反讽与怀疑在当下往往被认为具有必然的合理意义。可是,无论人们处 于何种时代,缺乏支配性的理论语言如何能够实现社会文化系统的整合与统一?如何建构民族生活共同体最为内在的精神联系?如何奋发图强,在全球竞争中傲然自 立?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久违的声音!并不因为尘封多年而失去它熠熠的光辉!正是张思德鲜活的人生历程支撑了理论话语的建构,同时,也正是恰当的理论概括阐明了张思德平凡一生的伟大意义!通过视像与语言的完美交融,影片奏响了深沉而激越的洪钟大吕! 因为恢复了人的尺度,所以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普通英雄;因为满怀理想主义的激情,所以才能坚守对于革命与历史的尊敬与信任。从柔美到激越,主旋律动人的和声久久回响,以真正美好的艺术阐释了为我们这个时代所急需的价值标准! 作者简介:安徽省委党校科文部副教授、文学博士 原载:《安徽日报》2005年3月4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