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言之,“红色经典”即解放前后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的一系列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名著。红色经典因其产生的特殊历史语境和独特话语功能而著称于世,是一种集历史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于一体的特殊文化现象。在审美风格上是将刚刚发生的革命历史进行崇高化、壮美化、史诗化的艺术呈现;在话语形式上是主流话语与精英话语和谐共振、完美共谋的结晶体;在社会价值上是证明权力机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物化符号;在艺术价值上是主体独特生命体验与特定社会生态相生相发的产物,且教育价值、社会价值远在艺术价值之上。 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来倾听“红色经典”重拍这一热潮背后的杂音,其中的问题与误区令人担忧,因为“红色经典”重拍在社会中之所以能够掀起轩然大波,真正的原因并不在重拍的巨大成功所带来的兴奋和喜悦,而恰恰是“变形走样”和“不着边际”的重拍所引发的社会争议与舆论焦点。因此,给“红色经典”重拍“嘉奖”不和时宜,代其“反省”正当其时。 重拍不等于简单的重现,而是在时代演进中的复杂再生。忠实原作的人物、结构、体例等文本存在只是表层的“愚忠”,而创作主体(包括他的个性、风格、眼光、才识等)对原作的当代性阐释,对原作的独特理解才是深层的“精忠”,成功的重拍是制作者的才识与原作者的智慧旗鼓相当的结果,是现作的精神内涵与原作的精神实质交相辉映的结果。要做到这一步必须具有历史意识、当代意识和审美意识。原作的灵魂与精髓绝不能走样,因为经典的东西往往是人们骨子里面最习惯的,而不是最新奇炫目的。大量的实践告诉我们,当代性的丰富和发展正是成功重拍“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终南捷径。任何忽视当代人审美诉求、审美理想、生命体验与生存困境的重拍恐怕是缘木求鱼的徒劳之举。 重拍不等于单纯的迎合,而是在迎合中的荡涤和超拔。艺术的通俗性不是庸俗性,更不是低俗性。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绝不能代替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与精神价值。无深度、无意义、无价值(即改写了原作中意识形态微言大义的询唤功能)的解构潮流是对当下的虚假迎合,不是对时代负责任的真实反映。肆意在故事中编织杂乱的情感纠葛,随便给人物增加荒唐的浪漫情调等做法实质上是消费主义和资本逻辑在作祟。结果适得其反,使作品与原作的核心精神和思想内涵相距甚远。艺术既应该体现和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要与情感需求,更应该具有审美超越性,这样才能让受众不在现实中沉沦,而是坚定地从现实中超拔出来,获得人格和心灵的荡涤与净化,从而展现一种催人醒悟和预示未来的力量。 重拍不等于弱化主流文化,而是对主流文化的强化与坚守。强烈的政治色彩、浓重的当代意识和鲜明的时代主潮是主流文化的核心元素。主流文化的主要功能是价值引导作用、思想教育作用以及行为规范作用,主流文化的适度调控,对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的建设,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对日常生活的规范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红色经典中的英雄形象是主流话语的能指。重拍中去英雄、反英雄的实质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双重鄙夷和亵渎,是对主流文化地位的一种质疑与蔑视,是对熔铸着革命理想、革命传统和革命情操的精神偶像的无情颠覆。弱化英雄、矮化英雄、丑化英雄的重拍作品其价值深度、精神浓度、审美高度都值得我们再审视和再咀嚼。 原载:《文汇报》2007/12/0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