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色·戒》:虚假欲望的生产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邱雅辉 参加讨论

    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李安电影《色·戒》受到了强烈的关注。它受到如潮关注的原因恰恰在于它生产了满足大众需要的虚假欲望。这些虚假欲望是被电影生产出来的,大众在不自觉地被动接受。
    “被看”的美女
    
  王佳芝,一个典型的古典美女,秀气的六角脸,高挑的身材,优雅的举止。她具备了吸引易先生的许多资本,也惹得易太太之流横生嫉妒。李安在影片中将王塑造得如此美丽,恰恰是因为他从男人角度“看”的结果。男性观众会认同于这种视角。在这里,王佳芝成了一个“被看”的对象、一个男人的欲望对象。
    在影片中,李安突破以往所有影片的尺度,大胆展示了王佳芝和易先生的狂暴性爱场面。从《喜宴》、《饮食男女》到《断臂山》再到本片,“性”一直是李安思考的主题之一。在《喜宴》中,在众人疯狂闹婚之时,李安通过一个酒客之口说到:“我以为中国人都是柔顺沉默跟数学天才——你正见识到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李安在片中充分暴露了女性的美丽胴体,将女性的身体美化、客观化。女性身体所构成的奇观影像也就成为一个“性物象”。
    在这里,“看”变成了一次充满性意味的游戏。延续着“看”和“被看”的路子,影片不去提供一种对于男性话语霸权的反思,而是把“看”的方式窥视化,把女人隐私化,同时,也把我们欲望化了。
    在这样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观众正是从王和易二人的狂暴的性爱场面中看到了现实中那孤独寂寞又渴望温暖的自己。生活的碎片感,生命的无意义感压迫着现代人只能去观看那狂暴的性欲场面。但是追求性驱动带来的快感恰恰又证明了现代人精神的贫乏的枯竭。《色·戒》对观众是一种麻醉,使之更加沉醉于自身快感的虚假满足,却未能给出一剂现代人重建信仰及价值的良药。
    怀旧
    
《色·戒》有很浓厚的怀旧感——它迷恋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在电影中力求每个细节的贴近。这种氛围的营造也使观众深深沉迷于其中:平安戏院、上海人特有的腔调和处世方式、甚至上海人的算计等等。
    同时,旧上海植根“海派文化”,也融合了太多的异质因素,因而才会成为移民深层的历史记忆。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的大都市,上海成为西方想象中国的一种方式。在异域的想象中,上海充满着阴谋与爱情的诡秘气氛,那上海滩的混杂与码头里的江湖、大戏院里令人沉迷的艳情电影、大世界泛着琥珀光的款款旗袍……无不把人们带进一个充满现代气息有浓郁浙东方情调的境遇之中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影片里的旧上海又成了西方眼中的“他者”。李安的这部影片也就成为一种对历史的重构。它讲述了一个他眼中的历史。历史不止是重要人物的历史,也是普通民众的历史:三轮车夫优雅地回旋,车头飞翔的美丽风车;封路对于着急的中年妇女只是意味着不能赶回去烧饭了。
    然而,历史永远都不可能还原。李安的怀旧,也就只能是一种想象性的还原,影片也只能满足观众对过去时间的想像性怀念,却让人们忘了真实的历史是永远也回不去了。
    爱的瞬间
    
处在那个命运无常的时代里,对于王佳芝来说是真正的国亡家破。她父亲只带着她弟弟去了伦敦,让她寄居在舅妈家。她只是被命运之流推动着,无意识地前行。在影片中世界是黑暗的,荒芜的:最后在南郊石矿场,李安运用了一个大俯拍镜头展现了青年学生们面对的深渊。只是当王佳芝看到那颗鸽子蛋大小的粉红钻戒时,仿佛只在那一刻,她的生命得到了确证。两个“走吧”也似乎在说明钻戒成了爱情的表达。这其实是李安的诡计,他清楚给电影加入什么调料会更吸引大众,而大众也在廉价地眼泪中,认同了李安的诡计。现代人似乎找不到什么来确证自己的存在感,于是商品成了确证的标准和尺度。这也生产出现代人对于用商品确证价值的虚假欲望。
    显然,李安把一个充满爱的意义的瞬间烙在观众的眼睛里面了。这个瞬间,正是失去了整体化价值的现代人所苦苦追寻的瞬间。
    这仿佛是说,我们无力建构一个完整的人生,但是,我们可以找到一个伟大的瞬间。
    这使我想到了波德莱尔,他把现代性看做是一个即逝的瞬间。很多时候,我们的大众文化没有勇气建立一个永恒的价值召唤的东西,只好致力于这样瞬间的打造了。
    原载:《学术中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