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看《闯关东》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韩浩月 参加讨论
作为央视开年大戏,《闯关东》自播出后收视率节节攀升。“山东人闯关东”的历史持续了300多年,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了悲壮一页,按道理说,以此为背景该能拍出大量好戏和具有史诗气质的作品,但一直以来,文学和影视却对这一时期关注度不高。这次山东人和东北人联手打造了这部电视连续剧,往大里说,他们完成了一项历史赋予的使命,往小里说,他们给观众——尤其是华北、华东和东北地区观众,奉献了一部可供茶余饭后感怀唏嘘的电视剧,也为回想那段往事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随着电视剧结尾的临近,围绕该剧的相关话题也不断衍生出来。其中,两地后裔最为关心的话题,应该也是多少年来有无数人问过的一个问题:山东人为什么要闯关东?“讨口饭吃”、“寻个活路”可能是这个问题最普遍的答案。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对于连年身处兵荒马乱、天灾人祸之中的山东人而言,地域辽阔、土地肥沃的东北,生存的希望和发展的空间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这才有无数山东人,像剧中的朱开山一家那样,走上了艰难困苦的迁徙之路,自古民以食为天,对乱世中的百姓而言,有食物的地方就是故乡。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朱开山一家,浓缩了当年闯关东人群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很是具有代表性。为了拍摄好这部戏,编剧做了大量深入生活的采访,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电视剧的真实性。比如编剧讲述到这样一个小事例:一个名叫老隋头的人,幼时随父母闯关东,父亲途中去世,母子风餐露宿走了两年,春节到了,母亲对孩子说,“过年了,你去河里打桶水,咱娘儿俩把脸洗干净,喝口水就算过年吧……”这些来源于生活的小细节,贯穿于《闯关东》始终,它在现代人看来,匪夷所思,而在整个闯关东的辛酸史中,却充斥了这些听了让人头皮发麻的小细节。
    电视剧《闯关东》的拍摄,最大的意义还不在于为荧屏增加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而是对那段重要历史的抢救。受迁徙本身的颠沛流离所限,关于当年山东人闯关东的文献资料并不多见,即使可以搜寻得到,也多是粗枝大叶的简单记录。这场浩大的移民运动,更多地以口头的方式流传于民间。随着时代的更迭,那些颇有传奇色彩、能体现民族精神的事迹,已经逐渐被淹没在历史的河流之中。今天的山东和东北,在文化上已呈现出迥异的迹象,《闯关东》的拍摄,迎合了两地人民寻亲、寻根意识的苏醒,观看《闯关东》,等于踏上了一条便利的文化寻根之旅。而重温当年的苦难和悲伤、英勇和豪迈,对于振奋两地子孙的精神,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闯关东》再次验证了由小人物看大历史是获得观众青睐的不二法宝,这是选题和立意的成功。在演员上,李幼斌、小宋佳和牛莉等人的表演获得了观众的交口称赞。但《闯关东》和一批诸如《大宅门》这样的宅门戏一样,为了获取更多的戏剧冲突,在情节编排上偶尔生硬的痕迹,颇有天下的巧事碰到了一起的意思,在对人物英雄一面的塑造上,也有夸大的嫌疑,但这对该剧的真诚构不成威胁,或者说,正是有了这些或许可以称之为缺憾的地方,才使得《闯关东》具备了一股令人感动的泥土味。
    原载:《文汇报》2008-03-1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