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周恩来在重庆》给我们的启示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郑伯农 参加讨论
(一)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说,中国革命有三大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就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创作来说,表现武装斗争的作品数量最多,收获最丰富。这和中国革命的特点是分不开的。相比起来,表现统战工作的作品数量少一些,分量也比不上前者。《周恩来在重庆》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它是表现革命历史的新突破,也是塑造革命领袖形象的新突破。
    周恩来是党的武装力量的创建者之一,也是全党统战工作的卓越指挥员之一。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受党的委派,周恩来到重庆组建南方局,负责与执政的国民党当局周旋。天真烂漫的人会以为,统战是一项充满甜蜜与和谐的工作。其实,周恩来等同志在重庆,是生活在龙潭虎穴之中,每天都在特务的监视下开展活动,随时都有惨遭毒手的危险,其斗争的复杂性和艰苦性一点也不亚于扛枪上战场。电视剧用生动的艺术形象展示出,当时的国民党并不是铁板一块。以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等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坚持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但他们在党内居于受排斥,受打击的地位。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不同于以汪精卫为代表的投降派。他们深知,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如果不举起抗日的旗帜,就会丧失民心。但他们一天也没有忘记过消灭共产党。武汉失守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对蒋介石政府从武装进攻重点转向政治诱降。蒋介石召开国民党五中全会,进行反共部署,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上世纪40年代初,以皖南事变为标志,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1943年,借着共产国际宣布解散之机,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电视剧细致描写了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周恩来和南方局的同志同蒋介石集团进行了针锋相对、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挫败了他们的反共阴谋,团结了国内外广大抗击法西斯的力量,使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周恩来在重庆工作量之大、工作面之广,是后人难以想像的。他要同国民党中各种代表人物打交道,要同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还要同英美苏各国驻华使节以及新闻记者打交道。他要领导红岩村的工作,还要关照隐蔽战线的工作,同阎宝航、王昆仑、熊向晖等地下工作者紧密联系。电视剧通过对重庆这一段历史的描绘,充分展示了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他的坚定立场,广阔胸襟,高度智慧,惊人应变力,他对工作的认真细致,对人民的忠诚关爱,在电视剧中都得到了淋离酣畅的表现。
    不可忽略的是,电视剧用浓重的笔墨塑造了张澜、沈钧儒、黄炎培、马寅初等一批进步人士形象,描绘了中国民主同盟从酝酿到成立的过程,展示了他们在国统区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斗争,写出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如何同他们肝胆相照,生死与共。中国民主革命的成功,和大批民主人士的鼎力襄助是分不开的。不应该忘记他们,不应该在历史剧中冷落他们。与上面一点紧密相联系,电视剧同样用浓墨重彩描绘了当年在重庆的一批进步文化人,如郭沫若、阳翰笙、田汉、夏衍、老舍、洪深、贺绿汀……电视剧真实地再现了周恩来一直重视文化工作,一直亲自抓文化工作,一直热忱地与文化艺术界人士交朋友。从为被敌机轰炸的难民演出,到公演《黄河大合唱》,推出话剧《屈原》,到为郭沫若五十寿辰开庆祝会……这一系列重要文化活动都是在周恩来亲自指挥下进行的。重要的不仅在于这些戏很感人,看起来十分亲切,还在于它对今天党如何领导文艺也有十分有力的启示意义。周恩来熟悉文艺这一行,年轻时演过戏、写过诗,但他从不以行家自居,从来不居高临下。他善于把文艺工作和党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善于把文艺工作者引向民族解放、民族振兴的康庄大道。他对文艺工作者总是循循善诱,关怀备至。可以说,他是党领导文艺的一个典范。
    (二)
    人们常说,写历史剧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这当然是正确的。同样是“大事不虚”,却有多种不同的写法。浪漫主义强调主观精神,在“大事不虚”的同时必然要溶入大量主观想像和感情宣泄。现实主义作家也要有丰富的想像力和澎湃的创作激情,但他们更强调历史的真实性,尽可能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再现历史、塑造人物。
    作为撰写革命历史剧的作家,王朝柱更趋同于现实主义。他在掌握与使用史料上的刻苦与严谨,是备受同行称赞的。不论写《长征》《延安颂》《八路军》还是《周恩来在重庆》,他都以“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精神,找遍了能找到的公开出版物,翻遍了现存的档案资料,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开始自己的艺术加工。全剧170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除了罗莹、张文等个别人物是虚构的,绝大多数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不但剧中的历史事件都是真的,就是“小事”,有许多也是有史为据的。譬如叶挺要出狱,周恩来带小扬眉到重庆接爸爸,飞机遇险情逐步下坠,旅客们纷纷系上降落伞,小扬眉没有降落伞,周恩来就把自己的伞系在小扬眉身上。这个情节虽不算“大事”,却也是根据真实的回忆录写出来的。所以王朝柱的历史剧不但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也可以当作革命历史教材来观看。
    应当说,周恩来在重庆是比较难处理的题材:人物繁多,事件繁多,没有贯穿始终的故事,没有明显的高潮,很难提炼成一气呵成的影视剧。作者没有为了戏剧而牺牲历史。他以人物为经,以历史事件为纬,采取散文式的结构,几乎没有遗漏地再现了周恩来当年所经历和处理的重大历史事件。作者重视细节描写,通过生动而艺术化的细节,把头绪繁多的生活场景描绘得有声有色。作为现实主义作品,不但要真实地再现历史,还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剧中的核心人物周恩来是光采照人、感人至深的。其他重要人物,像邓颖超、董必武、叶挺、蒋介石、宋美龄,也都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怎样塑造历史上的大人物——那些在特殊岗位上驾驭历史风云的人物?有人强调要写得人性化一些,这个意见有一定的道理。过去曾经把革命英雄人物无限拔高,甚至加以神化;把反面人物无限贬低,甚至加以鬼化。这是简单幼稚。所谓“人性化”,就是要写出不平凡人物的平凡一面。他们也是人,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不过,这是写人物的起码要求而不是成功诀窍。塑造历史人物形象,关键还在于把握个性,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独特性格。如果是写政治风云人物,那么不但要真实地写出他的所作所为,还要写出言行背后的内心隐秘,写出形成思想和决断的历史动因。《周恩来在重庆》对人物的开掘是比较深的。譬如日机轰炸重庆的时候,宋美龄冒着硝烟在播音室里作英语讲演,向全世界揭露日寇罪行,蒋对此大加赞赏。蒋经国因生母被炸死,到蒋介石面前泣诉,要求上前线为母亲和国人报仇。蒋怒斥儿子只有匹夫之勇,不准他上前线。两个行为都是义举,为什么蒋氏褒此斥彼?蒋对日寇暴行是有义愤的,对同胞遭难也不乏悲悯之心。然而作为国民党党魁,他不能不比普通人有更多的谋虑。武汉失守后,日军封锁了我国从南到北的海岸线,一切国际援助都无法从海上进来。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后,断绝了从西南向中国运送军事物资,甚至英国也一度停止军援。宋美龄向全世界演说,有助于争取美英苏的援助。从大局考虑,蒋当然要大力赞扬。蒋虽想在抗战上做出成绩,但并不愿意家人为国牺牲,所以向蒋经国大发雷霆。后来蒋安排宋美龄到香港,联系日蒋汪三方会谈之事,周恩来一眼就看穿了蒋玩的把戏。蒋固然想通过会谈给自己留一条退路,但他并没有下定投日的决心。这个行动也是做给英美苏等国看的。你们看:我这里快顶不住了,再不拉兄弟一把,兄弟将对不起你们了!这些描写,都是入木三分的。
    (三)
    自从《周恩来在上海》问世以来,王朝柱一直夜以继日地在革命历史剧这块园地上耕耘着。特别是推出《开国领袖毛泽东》之后,继之而出的《长征》《延安颂》《八路军》《周恩来在重庆》……每一部都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可以说,王朝柱的革命历史剧已经成为世纪之交中国文坛的一道亮丽景观。取得成功是不容易的,取得再次成功是更不容易的,取得连续成功则是很罕见的。那么,成功的原因何在?
    电视剧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剧本是一剧之本,没有好剧本当然一切成功都谈不上,但光有剧作家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王朝柱革命历史剧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创作集体,实现了艺术生产的“强强联合”。这里,有王朝柱这样实力强大的剧作家,有逄先知、龚书铎、金冲及、何静修这样的党史、现代史专家参与指导,有李准、仲呈祥、李硕儒这样的文艺评论家参与策划,有董亚春、刘劲、唐国强、马晓伟、王伍福这样的导演、演员长期合作。特别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作为意识形态和艺术生产的重要部门,一直强有力地支持这些艺术家的创造。“强强联合”的基础不是某种经济利益。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相近的艺术追求使各方面的专家走到一起来了。这个创作集体的气氛是严肃而温馨的。大家写革命老前辈,演革命老前辈,学革命老前辈。大家都能积极地建言献策,又都能和谐地互相配合、互相关照。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优点在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周恩来在重庆》等一批电视剧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原载:《文艺报》2008-3-1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