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色戒与轻重——读读小说,看看电影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张炼红 参加讨论
李安毕竟是敏锐的,他说看到张爱玲的《色,戒》就觉得恐惧,而且认定她是在写自己。尽管,张爱玲早就澄清,反复澄清,还在书信里说,故事素材来自她的朋友宋淇的讲述,燕京大学的学生刺杀汉奸的事情。无关上海,无关郑苹如,那也就无关她的今生今世……会有人信么?天知道。可在这种澄清里,我看到的是张爱玲的轻重,是她行走在人世的轻重感。这种感觉我在意。
     那天和同伴们聊起色戒,聊到了从小说到电影的几个变化,一个是整体上把环境坐实了,一个是把故事充分展开了、理顺了,还有的说电影表现更多“人性”、更多“暖意”了……那么,李安在这个时代选择拍色戒,为什么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确切地说,李安的电影《色|戒》,为什么要用这种相对平和、温和的方式来处理张爱玲的小说《色,戒》?
     不妨先撇开电影和小说在形式特质上的差别,我只说说印象和感觉,那些个行话儿就留给专家们说去吧。
     在我的阅读印象里,张爱玲冷静而冷漠地看穿一切,看历史看现世,看政治看人性,看芸芸众生的欲望和生计……顺便说一句,这也就是她的作品让我觉得“不亲”的原因之一,太冷眼观世了,冷到不必流一滴眼泪,无论为自己还是为别人。这样的文学我不太喜欢。但有一点感受很特别,那就是在张爱玲那儿,我觉得政治啊历史啊于她有着切肤之痛,所谓春秋风雨早已融入她的身心骨血之中,而她就牢牢站在非常具体而个人的血肉人生这一边,以此抵挡那些具有压力感的政治和历史的大叙事。这种看似回避、实际上又身在其中的方式,对她而言是有充分的历史感与合理性的,她也只能以这样独自低吟的方式面对所有的爱恨硝烟,以无法直面而背转身去的孤冷,决绝,暗示那些暴力性话语的强大存在。这就是她比李安更有力的地方,她还在试图让自己骨血里长出的人物面对那些矛盾内部的残酷对峙,不仅是政治和情爱之间的对峙,也有政治里头、情爱里头的对峙,只不过这些深入骨血的体验都被她笔下阴冷的气氛罩紧了,森严得透不过气来。这种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极度阴冷,可能会妨碍我们真正进入和触摸张爱玲的世界。
     一句话,小说《色,戒》给我感觉真是冷、硬、狠。在张爱玲那儿,“色”与“戒”冷冷对峙而又平分秋色,比如结局时老易的“春色”与“狠劲”集于一身,其中的“戒”无法明说,只能深嵌在故事里面,所以她对此刻划得很谨慎也很紧张。而李安就显得游刃有余得多了,因为他在电影里没有张对“戒”的切肤之痛和肉身承担,更多的则是对“色”的痛感释放和渲染,他不用再操心张在小说里担心自己把握不好的那些矛盾对峙关系,于是就在对于小说的看似非常具体的落实过程中,而事实上又是在对作品原有的内在紧张的刻意融化中,让这个电影更顺利地贴近了观众的当下感受。所以,我想说的是,在张爱玲和李安之间,我觉得前者的才性好象比后者更高,尤其是对人性、对世态的刻骨理解,后者远不可及。
     说李安的低,或者说他在对张解读中的降低和放低,低得恰到好处那也不无价值,但很明显在原有的某种高度上他主动选择了下来,顺势妥协,更贴近了这个时代广大观众的理解力和承受力。作为“国际大导演”,他敏感地洞察到弥漫在时代中人群中普遍的心理倾向和文化趣味,他明白观众更愿意接受的尺度在哪里。所以,电影更柔化了,软化了,用所谓“人性”的高密度,和情色抑或情爱的高热量,悄悄融化了原本无从化解的激烈冲突。在这个意义上,李安的《色|戒》更附属于这个时代,由此就成功逃离了张爱玲笔下那个阴冷而复杂的,被“色戒”死命纠缠着的更为惨烈的世界。
     我说到李安“重色轻戒”,同伴就追问了一句,那你说色和戒到底指什么?本能和戒律?这么一问,回头想了想。我想以张爱玲对人世的通透和洞悉,大概不会认为“色”就是本能所需,“戒”就是外加律令,也不大会把色欲啊情爱啊人性啊统统归于“色”,而把戒律啊理智啊政治啊等等放在“戒”那边。我的理解,“色戒”共同指向一种伴随着情感欲念和理智界限的紧张交织而来的危险关系,因身心缠绕而生死攸关,又因生死攸关而如履薄冰,可越是共同触摸禁忌,就越能彼此激发起内心深藏的欲念,正如人性与政治,情爱与革命,恰恰互为色和戒,就是对禁忌和界限的不断突破与节节防备,无论这个禁忌和界限是在政治、在情爱、还是在生死命限中……总之,与其定义“色”和“戒”分别是什么,不如说“色戒”就是人性极度体验中的某种关系、某种结构,又对峙又纠缠又隔绝,并且在持续紧张中彼此生发、助长而又制约。非要说“色”和“戒”是什么,那也只能相对而言,如果说“色”是放任、纠缠、共同挣扎和陷落,是在彼此交织交融中永无止境的欲望展开,那么“戒”就是理智、隔绝、各自保全,是在冷冷的静观和防范中警醒到各种界限的存在。
     这种关系与结构之所以会如何强烈,我想也跟张爱玲的身世历炼有关。显然,张爱玲是把自己也交织在小说里面的,所以不敢大意,稍一动弹就会左右受制。那种噤若寒蝉的阴冷感中,就有她面对种种“戒”的存在,也就是说,政治以其不在场而给人以更强烈的在场感。而这里说的色戒体验,那些令人感觉身心战栗而无法直面、无法相安的东西,就在小说的阴冷节制中得以适度呈现和保全。
     时过境迁,张爱玲曾经默默扛起的重压,李安现在当然不会去扛的,他知道观众也同样如此,避之唯恐不及,无论这种关乎戒的压力来自历史还是现实。而电影情节和场景的看似具体落实,和处理问题的虚化,使它看起来更温和了。于是,任凭电影再怎么淋漓尽致地还原“上海”,找回“历史”,甚至街上走着那么多人,到处满满腾腾的,唯恐留出空隙来让人说不真……而在我看来,都已经无法掩饰他对那种内在高度和张力感的退让了。说白了,就象尘埃落地,好歹是下来了,想要沉到底,到底了却还浮游着,在影像和意象的浮游中姑且沉迷。
     说电影比小说“温和”,令人“沉迷”,男女主人公在情感交流方面的戏分加重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最显眼的就是“天涯歌女”。这场戏的功能好象还挺多。首先当然是加强情感交流。仅仅情欲,情色和爱欲,再强烈可能都不够的,好象还需要更为细腻而贴心的交流,比如,这回是老易先在那儿等,还说让我也尝尝等人的滋味吧,这就可以想见彼此内心的触动和感通。再有就是渲染亡命天涯的末路感。战败之际,普遍的穷途末路,上海的日本酒馆里的委靡,颓废,烂醉如泥,苍老的艺伎,都是与人物内心的末路感一致的,彼此情绪中的仓皇和恐惧也就在这个场景中铺开了,落实了。还有,《天涯歌女》这首歌本身指向的情境,其实是非常传统的,本土的,在地的,中国人听来真是贴心贴肺,就在刹那间,身世家事国势,家国系于一身,那真会让人产生无限的沧桑感!这还不仅仅是指向个人命运的,而且诉诸无边的感慨和感伤,就象是从上天的眼中看到的人在现世的艰辛和沦落。这么一来,感觉这个故事所处的特定历史时空就在整体上一放开,一扩展,一拉长,背景显然大了远了,那么易和王相遇相搏的惨烈程度也就相应缓解了许多。从爱恨交困的敌人/情人,到情深意长的“患难之交”,恍惚中一声长叹,四两就已拨了千斤。于是,当老易说我比他们还会做娼妓时,观众也就更容易懂得了,甚至还有点同情,悲悯,同在末世感伤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真是要可怜李安让她唱这歌的苦心!能理解,能体会,可电影看到这里还是觉得别扭,王佳芝哪里会是爱唱这种歌的人呢?
     那么,她又是什么样的人?我想找她一个最不别扭的样子,抢先闪到眼前的,却是最后的那些场景。出事了,她坐在黄包车上,看见车夫回过头来笑,左手车把上还有一个彩色的纸风车在那儿转啊转……这就是从她眼睛里看到的,最后的人间烟火,那么平常,自然,可又恍惚得象是梦境。就在最后的生的片刻,她又回到了自己该回的地方。说是回来,其实也是出局,破局而出。
     一朝风月,万古长空。历史和现实,不过是填充了银幕两头的大空洞。这个重色轻戒的李安,拈轻怕重的李安,到底还是奉献给了眼前这个没轻重的世道,利无反顾,而且,正中下怀。
    原载:《河北作家》2008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