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悄然而至,回首2016年,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在30多期的“教师书房”里上架了百余本适合教师们阅读的好书。它们无疑都饱含着精神的力量——拒绝平庸,记录着一个个优秀灵魂的内在生活;拒绝浅薄,记载着一个个不同的朝圣者,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拒绝浮躁,刻画着一个个教育人,在各自的“农田”中耕耘着教育理想。年初岁首,本版编辑特别梳理了2016年“教师书房”曾经推介过的教师用书,送上我们以为值得一读、值得珍藏的好书。 2017年,“教师书房”将一如既往,继续秉承“教师视角、专业阅读”的宗旨,为教师读者推介更多的好书,让好书照亮生活,让身心保持葱茏。 阅读经典是与高尚的人谈话 阅读经典,几乎是每一位阅读者的不二之选。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用周国平的话说,是它们都经过最公正、最智慧的“时间这位批评家”的洗礼,至今“仍然活着”。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能够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阅读经典,能与大师交流,与崇高对话。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在一般教师的印象中,经典往往与晦涩难懂画上等号,经典书籍的作者也常常被误认为是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者,他们似乎永远高高在上,只能仰望,难以平视。 在《西方教师教育思想》(2016年3月21日10版)一书中,作者谢延龙为大家揭开了经典作家神秘的面纱,将那些“高高在上”的精神大师请下“神坛”。在他的笔下,有衣衫褴褛、执着引导、以无知者身份与学生虚心讨论问题的苏格拉底;有历尽挫折、痛失至亲而不被人理解,依然锐意创新的杜威;有家庭教师出身、以系统的哲学思辨见长而孤独一生的康德;还有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培根,这些伟人曾经有过迷茫,甚至沉沦过,但并不影响他们依然卓越,阅读他们,普通教师少了读专业学术作品的艰涩,多了与卓越同行交流肺腑之言的亲切,也许有人会选择其中某人作为自己的职业榜样,抑或会在阅读其思想与人生的过程中,产生“我也能做这样的教师”的共鸣。 祖孙三代家学传承、父子两代人均为现当代学界巨擘,这在当今中国学界并不多见。汤一介先生的遗著《我们三代人》(2016年6月6日10版)融家族史、学术史以及自传于一身,可谓2016年出版新书中的上乘之作。汤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他概括自己的一生是读书、教书、写书、编书。书中以很大篇幅记叙了父亲汤用彤与胡适、吴宓、熊十力、钱穆、傅斯年等民国大师们的交往故事,读来令人感动。在《过去的课堂》(2016年11月28日10版)中,同样感动我们的是民国大师课堂中那些有温度的教育细节。主编王木春老师历时4年精心选编了几十位民国大师们的大中小学课堂:李叔同的音乐课“温而厉”;胡适的文学课深入浅出、条理明晰,“偶尔穿插一两句恰到好处的俏皮话”;被学生汪曾祺风趣地称作具有“贾宝玉精神”的吴宓……这些大师们的课堂,没有千篇一律、古板的授课方式,而是灵动的、性情的,有生命力的;没有机械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充满自由和包容、个性与才学。 在阅读经典,与古代、近代先贤对话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些当代教育家的作品。在“中国教育学家经典论要丛书”(2016年5月9日10版)中,顾明远、黄济、鲁洁、瞿葆奎、潘懋元5位当代教育家悉数登场,读者仿佛来到一个超级教育学院。5位大师陆续登上讲台,娓娓道来,把自己一生的才学、智慧与经验浓缩成五大核心课程奉献给了读者。 阅读是为了发现更好的自己 阅读可以发现更好的自己。在“读书那些事”《书是一面镜子》(2016年6月6日10版)一文中,冷玉斌形象地把书比作一面镜子,“将世间万物收纳其中,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他认为,书除了照映生活,还可以照映自己。“把书读进去,在书中看到自己,照出自己”。“倘若读来读去,自己的大脑变成了他人思想的跑马场,却生成不了自己的见识,肯定是不行的”。正所谓“读大师的书,走自己的路”。作家止痷先生与读者谈读书时说得极有意思:“‘我’读书就是为了不变成‘我们’”。“自我教育的核心就在于自我认识,成长自我,读书也就是最终让每个人都有‘表情独特的脸庞’。”即成为自己,而不是和他人一样。 李镇西被誉为“中国式的苏霍姆林斯基”,他的教育人生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跳舞。《巨人肩上的舞蹈——李镇西评传》(2016年9月19日10版)记录了他追随苏霍姆林斯基足迹的心路历程和行动实践。李镇西几乎读完了能够找到的所有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还专门去苏霍姆林斯基担任校长的帕夫雷什学校“朝圣”。他不仅追随苏霍姆林斯基,还追随陶行知,在他担任校长的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有一块大理石,上面刻着他的一篇文章,其中谈道:“我特别敬仰的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先生之最大的快乐,就是创造出自己崇拜的学生!’我把这句话作为我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自己崇拜的人,这是我的梦想。”朱永新评价李镇西说:“他是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和校长,他是陶行知‘平民教育’的践行者,但他又不是苏霍姆林斯基,不是陶行知,他是李镇西,一个中国的优秀教师。他的话语体系、行为方式、成长路径,都有自己的特点与风格。” 凌宗伟是位饱读之师,他的阅读视野不仅是杜威、雅斯贝尔斯等教育大师的经典,也有笛卡尔、培根以及康德等大师的哲学论著,他在阅读中达成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认为“学他人也要做自己,讲章法也要天马行空”。常生龙在他的专著《给教师的5把钥匙》(2016年11月7日10版)中认为,阅读和写作是最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学习方式。相较而言,只是“读”还不会有更好的效果,“写”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写作是再一次的思考和梳理过程,写作强调的是理论联系实际,让作品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有感而发。身为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他在忙绿的工作中挤时间阅读和写作,十年来,坚持每周读一本书并写一篇读书笔记。 阅读是名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在2016年“教师书房”推出的好书中,不乏中小学名师们的精品之作。他们不仅以教书、读书为乐,而且将自己的读书体会以及阅读带给自己教育行为的改变等汇集成书,分享给读者,为那些迷茫中的教育者通过阅读打开教育之门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式。 大凡名师,一般都有个共同的爱好——读书。长期养成的阅读习惯使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很容易想到书籍,并很快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寻到自己的“精神导师”,并在他们的循循善诱和引领下,走出困境,走向幸福。 李镇西在初为人师时,有着所有老师的梦想与追求,也有着所有教师的痛苦与彷徨、迷茫与挣扎。他也曾经“收拾”过自己的学生,甚至亲手打过学生、罚站过学生。正是这个时候,他“遇上”了苏霍姆林斯基,一本《要相信孩子》打开了他通向苏霍姆林斯基的大门。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育人三部曲》《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等苏霍姆林斯基的一部部著作成为他的案头常备书。 2015年度“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冷玉斌老师在刚刚走上讲台时,也遭遇过同样的尴尬。“那时真的不会上课,怎么去读一篇课文,怎么带着孩子学习语文,怎样在课堂上提问,与孩子们展开对话。对于这些不过是常识的事情,当时真是‘难倒’我了,幸亏那时候,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来到我手边,在反复读,仔细揣摩他的思路、他的智慧之后,我似乎看到了教学实践中光亮所在,就朝着它一招一式学,一字一句练。”正是这本《教海漫记》把冷玉斌扶上了“战马”,让他看见了光亮,并朝着课堂快乐出发。 教师阅读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用这句话形容当今教师阅读的现状十分贴切。这是一个阅读的好时代,因为从国家到学校自上而下都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书香社会”“书香校园”,但国人真正阅读的并不多,尤其是青少年有两样东西正在阻碍着他们阅读习惯的养成,一个是应试教育,一个是网络,他们的全部时间基本上被这两样东西所占据。更为可怕的是,教师作为最应该阅读的群体,许多人也放弃了阅读,不少教师只读两本书“教材”和“教参”。教师不读书,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温儒敏在他的《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2016年6月13日10版)中疾呼:“语文的本质就是‘多读书’,现在语文教学的很多问题还是‘读书太少’”,“是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了,比如,在教学评价方面有所体现。”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人们完善自我、提升个人能力的重要途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阅读习惯的人,在离开校园后如何自我教育,持续学习。许多教师从踏入教育之门开始,就越来越不喜欢阅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自身在长期的求学过程中丧失了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结果。教师自己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自然不会想到书籍,许多教师往往求助于网络或者教学参考书,结果可想而知,仿佛无源之水,很快便会枯竭,最后造成精神的荒芜,导致教育的贫瘠。 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教师就真正丧失了阅读能力,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有许多因素恶化了教师的阅读状况。比如教师缺乏闲暇。阅读首先需要的是闲暇,需要从容的心态。众所周知,教师除了周末,尚有寒暑假可以进行休整。但现实中补课不但侵占了周末,也大量占用了教师的寒暑假时间,一旦自然休息的节律被打破,教师便会陷入身心疲劳的双重境地。也许教师有了闲暇,也未必读书。闲暇只是读书的先决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那些真正热爱阅读的教师总能挤出时间用来读书,他们化零为整,同样可以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收到好的效果。而更多的教师是把闲暇时间用来玩手机、玩游戏、打麻将或者进行生活交际等。 新课程的实施无疑给老师们带来了压力,许多教师意识到,不阅读无法应对教学,不学习将会面临淘汰,生存危机逼迫老师们开始阅读。但如何将外部压力转化成内部学习的动力,恐怕还要靠老师自身产生阅读的愿望,这就需要以解决问题为阅读导向。如果带着问题去阅读,让阅读真正指导教育实践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便会产生阅读的动力。此外,如同学生阅读需要循序渐进一样,教师的专业阅读也需要阶梯,有些经典教育书籍未必适合所有教师阅读,比如在中小学教师的起步阶段,一本于永正的《教海漫记》就可以为冷玉斌们指点迷津,走上正途。(本报记者 梁杰) 《中国教育报》2017年01月09日第10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