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世界电影节:“光环下的困境”?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刘柳祺 参加讨论
安妮·海瑟薇主演《蕾切尔的婚礼》,组委会要求海瑟薇必须亲自参加该片宣传。这位因《公主日记》出名的26岁女孩,也是时尚代言的“公主”。
    布拉德·皮特和乔治·克鲁尼共同亮相威尼斯电影节的红地毯。虽然今年威尼斯更喜欢本土电影和日本影片,但是这两张“全球通行”的明星脸,依旧是电影节不可或缺的醒目元素。
     ■文/刘柳祺
    这边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刚刚落幕,那边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又将开幕。世界电影节认证机构“国际制片人协会”,每年要认证50多个新电影节。眼下,号称“面向国际”的电影节就有700个,平均下来每天两个。尽管表面浮华,却也难以掩饰电影依托“娱乐工业”的本质——这宗大买卖并非走秀、评奖、歌舞升平那么简单。
    艺术理想,商业萧条的遮羞布?
    归咎于好莱坞编剧罢工造成“剧本荒”也好,抱怨世界经济走弱影响电影投资也好,或者仅仅批评导演们江郎才尽也行,不管什么原因,总之第65届威尼斯电影节有些让人失望。失望的评论家们甚至为它贴上了“近年来最萧条的电影节之一”的标签:今年在威尼斯,影迷们看不到令他们尖叫的明星,评论家看不到令他们尖叫的表演,更要命的是,老百姓和影评家都觉得大部分参赛片只配得到一片嘘声。
    电影节的开幕是轰动的。好莱坞大明星布拉德·皮特和乔治·克鲁尼携带开幕影片——科恩兄弟的《阅后销毁》破浪而来,但很快就走了;紧接着,奥斯卡影后查理丝·塞隆带着参赛片《燃烧的平原》来了,但也只在红地毯上惊鸿一瞥就消失了。其后漫长的5天里,如饥似渴的影迷们抱怨在威尼斯看不到一个叫得出名字的世界级明星和一部令人兴奋的大师级作品。一些记者责怪是威尼斯“轻视好莱坞”的选片准则造就了今年的萧条局面:世界上但凡缺少明星和大片的电影节总归是冷清的。
    这是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的刻意安排。也许是好莱坞大罢工造成的无奈局面,也许是大罢工终于给了穆勒实现自己艺术理想的机会,他期待多元文化和新锐影人成为本届电影节的主旋律:5部美国电影,4部意大利电影,3部日本电影;2部法国电影,2部中国电影,再加上埃塞俄比亚、伊朗、越南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67部参赛或非参赛片——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电影节。
    多元文化,是标签还是救命稻草?
    然而,备受关注的意大利新锐导演弗森·奥兹派特的犯罪片《完美的一天》在电影院放映到后半程时竟引起观众的嘘声;伊朗裔法国导演巴尔贝·施罗德的有关一个法国犯罪小说家在东京与一名艺妓陷入爱河的故事《阴影中的野兽》被认为是在“蹩脚地模仿希区柯克”;作为2004年以来首次进入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的德国片,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执导的关于三角恋情的影片《耶里肖》被评论家认为“缺乏深度”、“缺乏热情且过于平铺直叙”;中国香港导演余力为的《荡寇》据说在记者会上放映不到一半的时候就引发退场。
    在观赏过水准参差不齐的新锐的或艺术的导演们的作品后,本届电影节的局面与人们心目中理想的电影节产生巨大落差:难道电影节不就是应该让人们能在电影院里观赏到轮番呈献的一流影片,看到红地毯上川流不息的电影明星吗?为什么我们什么都没看到?
    自然有很多批评家认为,把注意力集中在明星身上会让这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失去她的特色和追求。“电影节应该是关于文化多元性和好奇心的,是让人发现新鲜事物和发现新潮流的。认为本届电影节选片有问题的指责是不公平的。”法国电影周刊《全景》的记者曼纽埃拉·格拉西直言不讳。
    但去年大放异彩的威尼斯电影节正是以一套星光璀璨的参赛片全面打败多伦多电影节,几乎还让戛纳电影节黯然失色:这个片目单上包括摇滚巨星鲍勃·迪伦的自传片《我不在那里》和好评如潮的西部片《暗杀神枪手》等一系列好莱坞大片。
    商业成本,戳破电影梦想的利刺?
    无论关于艺术性和观赏性的讨论的最终结果是什么,马克·穆勒的这次实验的直接后果是产生了比多元文化缺失更加紧迫的经济问题:因为缺少引人注目的明星和大片,来报道本届电影节的记者比往年都少;看不见到处尾随明星们的成群的宣传人员;看不见以往电影节经常能看到的在影院门口排起的长队,就连旅馆房间和饭店的座位也容易就能预订。
    这对于被高物价困扰的威尼斯来说是雪上加霜:随着美元的贬值、宣传成本逐年提升等因素,来威尼斯电影节需要付出的金钱一年比一年多,这个问题已经开始困扰各国制片商。各大制片公司开始更倾向于把他们的影片和演员送到晚于威尼斯几天开幕的多伦多电影节,因为多伦多比威尼斯便宜得多。因此,推广影片和获奖成本也比威尼斯小得多。对于任何一家电影公司来说,把演员送到威尼斯来为影片做宣传都是非常昂贵的,据有关商业机构估算,在威尼斯举办一个影片推介会至少需要一百万美元!这样的高消费和性价比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制片商望而却步,并将目光投向其他的电影节。
    黯淡的星光未必是艺术至上的代价,也可能是商业的选择,这是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或许还将是未来几年的威尼斯电影节面临的困境。如果有朝一日,你光临丽都岛古色古香的丽都酒店里,会看到酒店的墙上挂满了威尼斯电影节65年的历史中每一位令人难忘的电影明星的照片:从马斯楚阿尼,索非亚·罗兰,洛罗布里季达……事实上,很难区分他们是明星还是艺术家。毫无疑问,艺术是威尼斯电影节传统孜孜以求的女神,但是同样毋庸置疑的是,只有当“艺术家”和“票房明星”并存的时候,电影节和它背后的世界电影才会闪闪发光。
    原载:《文汇报》2008-09-0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