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文化的生生不息,则离不开继承与创新。文化创新,是时代赋予艺术家的神圣使命,同时也是艺术家个人的深刻自醒。这一“自醒”,其内涵不仅包括自省、自觉,更重要的是一种个人对时代现实与自我责任的清醒思考。 陆天明:要对时代的发展变化保持高度的敏感 创新是时代对于文化工作者的要求。特别是作家,他们更应该对时代的发展变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准确把握时代的步伐,努力做到既不重复他人也不重复自己,因为他们肩负着反映时代、引领文化的重任。 陆天明表示,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有一个新的精神支柱,于是,以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成为文化工作者面临的课程。我们文化工作者要时刻牢记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和费孝通的“文化自觉”,为祖国文化事业的创新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陆天明认为,真正的文化创新要在对社会、对人生、对人类生存现状的表达上进行新的开掘。创新的作品是塑造时代新人物的具有震撼力的作品,这是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捕获思考得出的。单纯的形式创新是一个误区,虽说形式创新也是创新,但创新不是单纯孤立的形式创新,而一定要伴随着思想、内容、意绪的创新。要创新但不能放弃传统,要思考今天人民的生活向什么样的明天走去。在关注今天现实的前提下才能出现新的文化。作家的使命是关注老百姓的生活与今天的历史壮举,离此就无从谈及作品的创新内涵与生命力,离开民众就根本谈不上文化的影响。 塑造新的人物典型,给人以生活的新发现以及心灵的撞击是作品生命所在。陆天明编剧的《苍天在上》播出时,取得了39%的高收视率,当时就有人想让他写续集,但是他不愿意重复自己,而是选择在五年的沉默中对生命进行寻访思考对照,写出了具有新特征新变化的作品《大雪无痕》,再一次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柳建伟:有珠峰才能形成群峰并立的局面 目前,我国的改编剧热度不减,对此现象,有的人说这是原创力匮乏的表现。而柳建伟认为,如今我们的文化多元发展,正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有珠峰才能形成群峰并立的局面。红色经典改编长盛不衰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我们处在一个向上的时代,一个太平盛世的开端,群众希望在影视剧中得到相应的印证,但是目前的影视剧对现实反映得不够真实丰富,于是红色经典因其底色清楚、光亮,态度鲜明,其精气神与当今时代暗合深受大众欢迎,由此长出了第二个生命。之所以反映现实的原创作品质量不高数量较少,一是因为作家在写现实时会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二是现实变化太快,作家摄取生活不够,感到无从下手;虽说我们现在的原创剧匮乏,但并不能因此说我们的原创力匮乏,只能说是原创力用力分散,突破的方向不对,力没用在恰当的点上。虽然红色经典文学总体成就不如近20年的小说成就,但是它们都被改编完了,而近20年来的长篇小说改编成影视剧,这正是相关工作者可以突围的地方。总结出近20年来长篇小说的主要精神品格,还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作家要创新,就要保持对时代新变的敏感,当新的艺术门类成熟时,作家要与时俱进,及时吸收发展。柳建伟认为影视作为新兴门类,其传播效果高于纸面传媒,如果作家固守小说将会错过这一大好机缘。1995年,他开始研究电视编剧。之后写出了第一部电视剧《突出重围》。1997年,他开始研究电影编剧,之后写出了他的第一部电影剧本《惊涛骇浪》,两者都取得了成功。他总结说:“我的每一个‘第一个’的成功都得益于创新。”他还说,创新的基础是继承,其根本点在内容,这练的是作家的“内功”;创新也要有限度,要找到其“黄金分割点”;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研究中国的现实。 冉平:对创新应持宽容态度 冉平强调,对创新应持宽容态度。他说,任何新事物一开始出现的时候要让人们接受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在市场化的今天,我们要做好文化生产单位的分类,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文化公益事业。因为一般来说,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相对于追逐大众口味的产业单位来说,能够给文化创新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比较适合文化创新的产生。 冉平说,文化创新需要艺术工作者切实深入地思考个人与当下现实的关系。作家要保持原创性就要甘于寂寞。当人类面对世界的宏大、宽广与急速多变时,需要有一种信仰的力量来支撑。创新是对现实的思考、阅读与感悟,这与技术创新是根本不同的。有独立人格、自觉意识的艺术家之创新可能一开始与大众的通俗文化无法契合,但是,这样的艺术家是社会的良心,他们是不会随波逐流的。艺术家要保持个人的清醒,就必须与大众保持距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的作品与主流大众相抵触,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奈。通过独立清醒的思考以后,艺术家会得到一种形式上的创新。这种形式上的创新其实质是艺术家对内容深入独立思考后得出的结果,这与一些单纯追求形式上“炫”的作品是完全不同的。单纯形式上的“炫”,只会显示内容的平庸与空洞。然而,对形式的思考也是对内容思考的一种方式,因为形式就是内容的表达方式。我们传统的说法是,要给内容寻找一个合适的形式。但是,换个思考角度来说,内容是形式逼出来的。好的永远是少的。文化的原创性需要时间来让其与大众、与主流相融洽。 原载:《文艺报》2008-11-0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