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省长和他的女儿们》是一部艺术内容丰富、人物个性鲜明、情节生动、主题深刻的电视剧。它所反映的广阔社会生活和每一个人物在波涛汹涌的社会角逐中的际遇,它所触及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它所揭露的隐蔽的社会黑暗,它所昂扬的社会正气和不屈的奋斗精神,以及它深蓄着的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对乡土故人的亲情,都使该剧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思想分量和艺术感染力。 乔良是一个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上世纪70年代,他大学毕业后在一个煤矿做技术员。在那样一个物质匮乏、设备落后的年代,他和矿工们在艰辛的劳动中结成了血肉亲情。在一次矿难中,一位老班长为了救他而死去。这刻骨铭心的恩情铸成乔良一生对矿工的感激和对矿工生命的尊敬,并使他立志要造福于这些在底层默默劳作的矿工们和更广大的劳苦民众。这个朴素的志向化成了他的人格和一个共产党人的良心。他养育了恩人的遗孤,取名乔蓉,于是他有了四个女儿。 乔良夫妇带着四个女儿跨过了一个历史时代。乔良提升到了市委书记的领导岗位上,四个女儿也长大成人,都有着独特的性格和人生追求。但在乔良人格的光照中维系着的家庭,却在每个女儿的心灵里留下了抹不去的深刻影响。 官场出现了腐败,市委书记的女儿们首当其冲地成为那些怀有政治图谋的人们追逐的对象。于是就有了在官场中见风使舵的汤中仁这样的人物走进了乔家的生活,也有了一心向往借助权力从下层爬向上层的于向东这样的年轻人向乔蓉的进攻。 同时,企业的改制也出现了隐蔽得很深的权钱交易。一个市委书记也阻挡不住一个国有煤矿被大有来头的谭久年、王金花所霸占。而在乔良的支持下全身心为矿工的安全和利益忘我奋争的年轻矿长周欣,却为阻挡超重的运煤车驶过年久失修摇摇欲塌的大桥而身受重伤,反而遭受诬告而入狱,乔良挺身承担责任,辞去市委书记的职务。 社会的转型,使每一个人都在经受意志和道德的考验。乔良是清醒而坚定的。他始终不渝地关注矿工的人身安全和物质利益。他曾热诚地接待了爱国华侨欧阳皇和申晴,和他们建立了友谊,力图用他们的投资来重建矿区大桥和振兴煤矿企业,但他失败了。黑恶势力自有它的保护伞。违法的小煤矿公然就在这位市委书记的面前大肆开采,而他却无力抵挡。 这就是人们面对的现实,它是严峻的。 乔良在市委书记位置上时,组织部曾送来一份提拔正科级干部的名单,上面有他的大女儿乔媛的名字。他把这个名字划掉了。这不是他的“作秀”,而是对自己的严格。这时组织部的干部汤中仁正在拉拢乔焰向媛媛热烈求婚。媛媛和焰焰这些跟着父母在矿区那样单纯的环境里长大、又受着父母传统教育的孩子,虽然都很自强自尊,但毕竟少不经事,不知欢乐的笑声中还潜伏着险恶。汤中仁的人生箴言是:“生命在于运动,前程在于运作”,所以“嗅觉要灵敏”,当他一但掌握了流氓曾志民偷拍的乔焰和华侨欧阳皇拥抱的照片后,立即开始暗中“运作”,直到上调省监察厅任职副厅长。而下台书记单纯善良的女儿乔媛等到的却是一张解除婚约的通知。母亲为此晕到了。 这是一个除夕夜。乔良和他的女儿们静坐在医院里,陪伴即将离世的母亲。这是乔家一个悲惨的夜晚。女儿们心疼父亲,她们望着父亲说:他站着是一座山,倒下是一道梁,她们崇仰他的人格。乔良的内心是坚毅的。当他到监狱去接蒙冤的周欣时,难过地看着周欣被打伤的腿,忍着眼泪对他说:“骨气比拐棍更重要!” 乔良的小女儿乔莉的个性和三个姐姐都不同,她更表现出这个时代被称作“新人类”的年轻人奔放而自由的特点。她是财经学院毕业生,因为父亲不愿利用自己的职权安排女儿的工作,她就顺着性子干起来,冲出了家庭,闯自己的路。但她不懂得社会有多复杂,她被黑恶势力当作人质控制起来,用来威胁乔良放弃对非法小煤窑的禁采。她的遭遇是一幕惊心动魄的戏剧,反映了转型期的社会阴暗面。 乔媛和乔焰则不同。这两姐妹在遭遇不同的坎坷后,以不同的方式奋起。父亲辞去市委书记后,乔媛立即被调离组织部,派她到一个行将倒闭的建筑公司当副经理。这对她是一个打击。但她有一个坚韧不拔的父亲。父爱不仅是慈祥的,更是一种无比的力量。乔媛在周欣的合作下,不仅查出了暗里贪污建筑公司资金的副市长,更把握时机,带领一大批失业工人到新开发的海滨城市去建筑楼房,就这样,凭着时代精神的鼓舞,一个被贪官们糟蹋得不成样子的烂摊子,不仅被救活了,而且得到了大发展,成为最有经济实力的大公司,而乔媛本人也在时代风浪中经受锻炼,早已不再是过去那个温顺柔弱的女子了。 乔焰的经历则反映了改革开放年代的另一个生活领域里的奋斗。乔焰是一个性格最鲜明、敢想敢做、又最自负的女孩子。她心中爱父亲最深,但她又最无情地叛离父亲。她大胆地追求爱情,但她经受了情感的痛苦。她在爱国华侨的帮助下,开闯实业,终于获得成功,但她自己却身患绝症。她最后的愿望竟是出资重建故乡的那座曾给父亲和矿工们带来无穷灾难的矿区大桥,她隐姓埋名,只希望在大桥落成的那一天,和亲爱的父亲重又见面。但她没有等到那个时刻的到来。乔良最理解自己女儿的性格,他早已在心里猜测这位神秘而慷慨的“出资者”,不是别人,只能是他“失踪”的女儿!这是一个使观众深受感动的戏剧场面,当副省长乔良奔跑在新建的大桥上,代表政府去迎接和感谢那位造福人民的建桥人时,他看到的竟是女儿的一张遗像。这一个情节给改革开放的时代业绩增添了一笔浓厚的感情色彩,它不止是父女之情,还有更深的乡土之情和更广的故人之情。 乔蓉是一个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的姑娘,她在银行工作时,曾勇斗持枪抢劫的歹徒,保卫了国家财产。她是一个勇士。但她挡不住丈夫于向东的怂恿,鼓起勇气向乔良提出了调到省城工作的要求。在丈夫面前,她又变成了一个弱者。乔良心疼老班长托付给他的这个小女儿,竟破例地给省城的一个老部下打了一个电话。就是这一个电话,后来成了省监察厅副厅长汤中仁手中的把柄,使乔良在省人大通过副省长的投票时落选。 乔良和他的女儿们的故事曲曲折折,有泪有笑,有恨有爱,深刻地反映着时代的变革,但更有力地反映了在莫测风云中信念的坚守。该剧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描述着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而观众则从这个家庭的故事中认识了一个大时代。 原载:《文艺报》2009-01-1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