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电影走向海外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国电影如何走向海外?”之二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赵葆华 参加讨论

     全球面临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却惊艳世界,依然保持上升势头。这不但是中国经济的幸事,也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幸事。中国电影就面临大规模输出、抢占海外电影市场的绝佳机遇。
    中国电影大规模输出海外,让世界充分认识中国电影和中国形象,这是中国电影人的梦想。然而长期以来,特别是在中国电影实施产业化之前,我们在一个层面,往往误读误解我们电影的宗旨和方向,而使中国电影输出不能蔚然成阵。
    那些年,我们以为我们的电影业其方向和宗旨,既然是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主义,电影走向海外、输出海外,就不在服务宗旨之列。于是,重内需轻输出,重国内轻海外,是顺理成章的文化行为。以往,我们也有电影输出,但常常是单兵突进、单打独斗,非规模化非产业化。我们重个体艺术家的个体作品在国外电影节亮相,我们也曾有艺术家在重大电影节上斩获重要奖项,比如张艺谋、陈凯歌、谢飞、王家卫和张元、贾樟柯、王全安、王小帅等人的作品,次第获得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大奖,屡屡给中国电影带来殊荣,让世界认识和喜爱中国电影。但,这仅仅停留于海外电影节上的惊鸿一闪,中国电影还未能以产业化的姿态规模化地挺进海外市场。其实,中国电影走向海外输出海外,既宣传了国家形象和民族文化,也拉动整个中国电影产业链,推进中国文化产业,强势文化产业,这是从更广义方面为国家服务,为民族服务。在中国电影走向海外问题上,画地为牢、选择放弃,不但不可取,也不符合国家发展战略。
    中国电影不以产业化姿态走向海外,外国电影却以产业化姿态走进中国。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外国影片尤其是好莱坞电影挟资本和制作的强势同国产电影一起角逐中国市场。好莱坞电影每年从中国电影市场掠走全国电影票房的40%左右。不仅是电影票房的流失,更为严峻的是,美国大片在席卷中国电影市场的时候,也在中国银幕上强势复印美国形象,向中国观众推介美国精神。这是不容商量的“世贸规则”。面对好莱坞电影的强势文化进入,世界不少国家都充分警醒地树起保卫民族文化安全的大旗,在本土电影市场与好莱坞电影展开绝地反击,实施文化竞争与文化保护。保卫文化安全的根本办法,不是实施文化上的闭关锁国,而是参与竞争,让民族文化在与外来文化对话中形成强势。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已经把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已经推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方针,这是国家战略。现在不是中国电影要不要走向海外的问题,而是中国电影必须要走向海外、怎样走向海外的问题。中国电影既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与互动、对话与共荣已是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就国际电影产业圈流通与竞争而言,不参与就出局,强势登场弱势遭逐!中国电影未能规模化输出海外、占领海外市场,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中还未形成强势,在产业状态上还难以在海外与“他者”对抗和竞争。中国刚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中国电影年产量在80部左右徘徊,年票房收入不到10亿元人民币,中国电影还没有国产大片可以横扫市场。中国电影实施产业化六七年的时间,今日的中国电影已非昔比。单就刚刚过去的2008年而言,年产故事影片406部,全国电影票房(不含农村市场)达到43.41亿元,同比增幅达30.48%;电影综合收入84.3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国产影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过总票房的60%,连续6年超过进口影片。这一年,我们的主流大片《赤壁》、《非诚勿扰》、《梅兰芳》、《画皮》、《长江7号》、《功夫之王》、《大灌篮》、《投名状》等均票房过亿。至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电影已呈可持续发展态势,中国主流大片也已成年。自《英雄》问世,中国大片已搅热国内市场,让观众重回影院渐成文化节日般的仪式景观。中国观众喜爱与期许中国大片,而中国大片也拉动中国电影产业前行。中国电影以民族文化之风貌、产业文化之助力,可以同好莱坞电影进行文化对话,可以行走世界电影市场打拼中国电影天地。而且,我们还有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后盾。
    中国电影走向海外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不仅因为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产业已经在大发展,而且因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这个充满危机的经济时代,需要文化来温暖人心、振奋人心,也需要健康的文化产业来注入活力。1997年亚洲卷起金融风暴之时,多数亚洲国家市场萧然、经济萎顿,而日本和韩国当此之时打造本国的文化产业。于是,日本的动漫产业惊艳天下,称雄国际;而韩国的影视剧也趁势崛起,风靡亚洲、涌向世界。韩国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世界上的第五大文化产业强国。韩、日的文化产业皆在此时由内向型转向内外兼顾型,成为本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中国电影的输出方略,既要凭中国主流大片去打开海外市场,也要凭中国特色的、具有人文温情、人类精神的艺术精品去征服人心,让海外市场的不同受众领略、喜爱类型丰富内容丰盈的中国电影。内需与外销是有区别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充满着美好人性的诚意之作、精品之作。在这一点上,电影的人文主题、真善美的人性主题,是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必须以产业姿态,遵循产业规律强势出场,规模化推进,小打小闹必被市场浪潮淹没。所谓强势出场,既推出具有文化强势、艺术强势、制作强势的作品,推出本身也要形成强势,联篇推出,多方位推出,集团化推出。应有科学的营销策略,有清醒而准确的走向海外战略,有后劲有可持续性,关键是有联翩而出的好作品。概言之:渠道为王——建立海外市场渠道是硬道理;而得终端(市场)者得天下。所谓终端,即是海内外观众满意的好作品。
    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4月27日第07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