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塑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形象——“中国电影如何走向海外?”之一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饶曙光 参加讨论

    1988年2月23日,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在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大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世界级电影节的最高荣誉奖,也是亚洲电影第一次在该电影节荣获大奖。可以说,《红高粱》在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大奖是中国电影在西方世界的“创世纪”。《红高粱》的获奖,加快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历史性进程,中国电影也渐渐走出“自我封闭”而成为了世界电影中的一股洪流。同时,《红高粱》也开启了中国电影“先走海外电影节,再攻国内市场”的先河。
    此后,“第五代”导演们相继推出以“文化反思”为主题的电影,频频在国际电影节获得大奖,迅速提升了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的地位,使得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以后,迅速以崭新的形象开始了走向世界的历史性进程,并为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赢得空前的关注与荣誉。很多外国人认识和关注中国电影,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文化反思”的时代主题相适应,这些电影呈现给世界的是一个“乡土的中国”、“封闭的中国”、“落后的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满足的是一部分西方观众对“东方”的期待和想象。西方观众对中国人、中国文化的感知和认识,很大程度上是由《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所创造的民俗景观建构的。
    李安《卧虎藏龙》在西方世界获得的巨大成功,使大陆电影人看到“古装+武打”或许是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市场尤其是北美市场的捷径和“通行证”。于是,张艺谋再次成为中国电影的“英雄”。他的中国式大片《英雄》不仅一举拿下2.5亿元人民币的国内票房,在美国也创造了5400多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其“后电影市场”的开发涉及DVD、邮票、漫画、音像等,非票房收益也相当可观。美国《华尔街日报》称:《英雄》“真正拉开了中国大片时代的帷幕”。其后,《十面埋伏》、《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等中国式商业大片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中国电影与进口大片的竞争力。中国式大片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升级换代”,除了本土电影市场之外,中国电影的市场空间有了明显的扩展,逐渐形成了本土市场以外的香港、台湾地区市场,韩国、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市场以及欧、美市场,同时也形成了置入和贴片广告、影院、海外版权、音像市场、电视市场以及特许经营的市场链。海外市场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其份额甚至已经超越国内本土票房。中国不仅在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北美市场,而且在北美以外的海外市场都已经跻身于最成功的“外语电影”(非英语电影)之列。美国《外交政策聚焦》2007年2月8日发表题为《功夫片的地缘政治学》的文章认为:“《卧虎藏龙》在国际上的成功,催生了一个正在上升的中国形象,并提高了世人对中国文化的评价。从《卧虎藏龙》到《英雄》再到《功夫》,这些影片在亚洲和西方所取得的商业成功,为中国文化的价值提供了佐证,也更加增进了中国人对其文化价值的自我评价……通过成功输出功夫明星、导演、风格及功夫本身,中国拥有了表达自身价值的平台。与此同时,在这些功夫电影里,西方观众看到了一个更正面、主动的国家形象,而不是形成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中国半殖民地时期的那种偏见……因此,功夫电影为中国和西方观众塑造了功夫和文化实力兼备的中国形象。”约瑟夫·奈认为,通过《英雄》这部影片,中国正在用电影的方式来向世界输出它的软实力,向美国施加它的软实力的影响,因为这个影片的背后有中国的观念、有中国的价值观。
    对于西方学者及其舆论的看法,笔者心存疑虑。不可否认,中国式大片在全世界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武侠文化,同时还打入西方尤其是北美电影市场并获得了庞大的票房收入,有效提升了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但是,由于这些中国式大片对海外市场作了错误的想象,把海外市场的口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一味的“古装+武打”,以至于不少西方人误认为“中国人生活在武侠世界中”。更要命的是,这些中国式大片聚焦于权力、欲望、背叛、命运等负面的主题,让观众看到的不是人间的真、善、美,而是人间的假、恶、丑;不是理想与崇高,而是庸俗与猥琐;不是正义与良知,而是邪恶与反叛。按照约瑟夫·奈的说法,通过《英雄》这部影片,中国正在用电影的方式来向世界输出它的软实力,向美国施加中国的软实力的影响,因为这个影片的背后有中国的观念、中国的价值观。然而,问题在于,《英雄》背后的中国的观念、中国的价值观是扭曲的、变形的。因此,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指出,超级商业大片在有效提升了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同时,也由于价值观的混乱而歪曲了民族历史,扭曲了本土文化的形象。可以说,近年“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向世界展示的多是保守、愚昧、落后的一面,或者是丑恶肮脏的原始情欲、勾心斗角的宫廷斗争、江湖儿女的恩怨情仇,自觉不自觉中向世界展示的是“另类”的中国形象,印证甚至助长了长期以来存在着的西方社会对于中国的偏见。国外电影观众是通过中国电影所提供的“拟态环境”或“象征现实”来认识中国人、中国文化,来建构他们头脑中的中国形象的,这些形象并不能给中国带来良好影响。
    长期以来,“与国际接轨”、“打进好莱坞”一直是中国电影人难以割舍的一个情结。个别推崇西方评价标准的电影创作者,为了在国际上获得承认、赢得奖项,自觉不自觉地揣摩西方电影节及其评委的口味,题材选择上存在着“西方中心”视角而缺乏应有的本土文化立场。现代化的、充满创新精神、具有生机与活力、多姿丰富的当代中国形象在电影中是“缺席”的。而塑造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正是中国电影不可回避的、首要的、长期的文化使命和文化责任,也是中国电影“走出去”必须首先要考虑的。电影传播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具有复杂性、可变化性,因此从文化和心理角度来分析西方受众显得十分必要。中国电影开拓国际市场固然要揣摩和研究西方受众口味,但更应该把主要精力用于表达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观。英国撒切尔夫人曾经说:中国不会成为世界的超级大国。她认为中国即使处在巨大的经济崛起中,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个物质生产大国,在精神文化生产和创新乃至输出上仍然是个无需重视的国家。我们必须打破撒切尔夫人给中国设立的这种“宿命”,成为“在精神文化生产和创新乃至输出上”的强者。
    在推行中国电影“走出去”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电影绝不仅仅是经济,是票房;更重要的,电影还是文化,直接影响和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文化安全。我们应该建立国家长期发展战略,不能仅仅以单纯的、短期的经济指标来衡量,不可陷入纯粹经济和票房的误区。在新世纪的世界舞台和平台上,中国电影应该增强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责任感和文化使命,增强文化建构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抓住时机重塑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形象”,在精神文化生产和创新乃至输出上,发挥其它艺术所不能发挥的“龙头”作用。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文化立场和策略,那就是“中国立场,国际表达”,正如《功夫熊猫》有效地采取了“西方立场,中国表达”一样。没有本土文化立场和文化诉求的电影是没有灵魂的电影;同时,没有“国际表达”的电影是愚蠢的电影,而愚蠢的电影是不会征服西方观众的,也是不可能实现“走出去”的。对于中国电影走出去而言,“本土立场”和“国际表达”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都是不可缺少的。
    (本文作者为中国电影研究中心副主任)
    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4月23日第07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