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毕淑敏同名小说改编的26集电视剧《女工》,以朴实无华的艺术形式、从容舒缓的戏剧节奏、亲切平和的叙事语调,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从上世纪70年代那个特殊的历史岁月到改革开放的今天30多年的人生故事。电视剧从女主人公浦小提的日常生活,从她的情感世界和车间劳作的细节,真实而细腻地描写了她的人生遭遇,她的艰辛和悲苦。这部电视剧甚至连通常的戏剧高潮也没有设置,情节似乎也很平淡,没有大的跌宕起伏,就像生活和岁月本身一样,自然地流动着。也许就因为它和真实的生活这么贴近,看不到半点雕琢的痕迹,使这部电视剧有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价值。 电视剧编导也许只是意图表现一个极为平凡的女工浦小提的人生经历,但这个形象所蕴涵着的,和它所展现出的历史内容,成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女工的历史命运的写照。 浦小提从失去“自我”到回归“自我”,这是一代人的精神发展史,也是中国社会深刻变革最具历史意义的成果。《女工》这部电视剧用朴素的艺术形式表现了这个主题,它的时代意义是鲜明的。 《女工》的不足,恰恰也在于它过于注重日常生活的描写,而忽视了电视剧所必须有的情节的吸引力,和所表现时代生活所必须有的开阔的视野。特别在戏的后半部,过多地表现白金的转变和白二宝的家庭溃败,情节显得拖沓,如果更集中地描写在时代进步的浪潮中浦小提的精神成长和她创业的艰辛和成就,使全剧时代气息更浓郁,戏剧冲突更紧张,社会矛盾被揭露得更深刻,我想,《女工》的思想内涵将更丰富,它对观众情感的冲击力也会更强烈的。 仲呈祥:筑共和国精神长城 我特别欣赏导演张辉力概括出来的要共筑共和国精神长城的创作理念。该剧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把握住了中华民族精神建构里,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发扬的永恒性的东西。一个是体现在浦小提看似柔弱女子身上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是什么,不是为一己,而是为他人,进而为社会,这说来是一个老话题,所以说这部剧有历史的批判性,它批判了当前的一种功利色彩,一切为钱,一切为了名利地位,而没有把人生价值定在一个中华民族传统价值体系里面最崇高的目标上。第二以浦小提、甄志成为代表的人物身上贯穿了中华民族传统至今仍有生命力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更深层的东西。他们想事想自己的未来,想自己的现实图景,他们在处理应对同他人的关系、同社会的关系、同父母妻子儿女的关系,浸透着一种民族不能改变的优秀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呈现出来的道德伦理观念是最值得我们肯定的,也是最打动我们人心的东西。那么归结到一点就是传统价值体系里的一些东西在这些人物身上形象地昭示出来了。比如朋友之情是什么样的,两性感情是什么样的,对母亲是什么样的,对父亲是什么样的,你看看浦小提是怎么处理的就清楚了。 这部剧本身对道德底线、价值底线进行了一次严厉的审判,虽然这里面好像没有哪一个受到什么审判,但它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把握事件,引领每一个鉴赏者进入到具体的情节去对道德是非、伦理是非进行裁决,使这种裁决转化为民族最宝贵的一种精神。和他们年龄相当的人都经历过这段生活,都可以在这里面照见自己的影子,都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然后获得一种精神资源。导演所概括的共筑民族精神长城这个主题非常重要。这个剧比较好地实现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八次文代会上讲的话,一个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都应当是既反映人民的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的精神世界,第一要真实,在这个基础上有正确的引领。 各种作品,各居其位,才能使百花园中春色满园,而我坚信一点,在中国当代文化这个宝塔里面,塔尖必须是像这种反映着民族精神的优秀文艺。 原载:《文艺报》2009-04-2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