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化蛹为蝶”的《潜伏》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范咏戈 参加讨论
2009年开年长剧《潜伏》称得上一部谍战剧中脱颖而出的力作。它高出许多同类题材电视剧之处,对谍战剧的许多传统元素都作了新的挖掘和整合,使之“化蛹为蝶”。
    谍战剧作为类型剧中之一种,其传统元素之一是险象环生。《潜伏》的故事也确实处在这样一个大的规定情景中。余则成作为一名地下工作者,隐蔽在军统天津站,时时被怀疑,随时有可能露出破绽,他初为“峨眉峰”,暴露后又成了“深海”,在敌人的心脏中不能有丝毫疏忽。而他不可能不做事,而且单枪匹马地暗杀了李海丰,张冠李戴地翦除了眼中钉马奎;又在绣春楼上杀了袁佩林,陆、李二人鹬蚌相争,他能够收渔翁之利,把马奎杀掉取得了吴站长的信任,当上了副站长。当军统潜伏在延安的特务“佛龛”和我党被俘人员交换,后恰恰又来军统天津站工作,他又认识余则成的女朋友八路军干部左蓝,余则成在多种险情中不断山穷水尽,又不断柳暗花明,环环相扣,险象环生,看点很多。比如忠于党国的站长吴敬中以及马奎和李涯怀疑余则成的理由非常多,余则成的疑点也非常多,几次都是在即将暴露之时运用智谋化险为夷。所以,每一集都让观众悬着心,捏着一把汗,每一集结束以后总是感到没看够,也没想透,有欲罢不能的感慨和令人焦虑的期待。尽管整部剧细推敲也有不少破绽,情节上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但是总体上对这部剧好看不能形成大的障碍。
    传统元素之二是设置美人计、烘托爱情线也是一点,《潜伏》也安排了左蓝、晚秋和翠平三个女人在余则成身边,并注入了很多情感因素。如左蓝影响发展了余则成,让他第一次认识了共产党,晚秋以富家女的单纯和小资吸引了余则成,而翠平则是组织派来的假妻子,三个女人都是传统谍战剧的元素。余则成和翠平是格格不入,却是新的挖掘并形成了看点。他们开始配合很不默契,不仅性格截然相反,而且翠平处处给余则成造成被动,或因“土”让余则成哭笑不得,多情反被无情恼。剧情的线索更加扣人心弦。翠平惹下的祸让余则成不得不补救,不仅没有形成合力,还帮了不少倒忙。这种处理在以往谍战剧中是很少有的,构成剧里最好看的“点”,并一直贯穿到剧的结尾。经过长时间的了解,当最后他们到了一起,却因翠平暴露身份又不得不分开时,观众已把他们视为患难夫妻了。这种“反写”的办法在剧情上增加了很大的张力,这也是对传统谍战剧元素的一个创造性运用、补充和覆盖。
    《潜伏》在传统谍战剧元素中情感因素的注入尤其成功。余则成的信仰不是一般说教,他加入军统也是出于爱国热情,后来亲眼看到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差别而加入共产党也符合他一贯的信仰追求。剧中让他读左蓝牺牲后留下的《为人民服务》,和翠平两个人的入党宣誓,特别是最后本可安全撤离,但他又自觉担负获取更多情报的任务而不撤离,最后造成和所爱的人分离。作为一个信仰主义者,余则成这个人物表现得非常突出,剧作在弘扬真善美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敢为人先,特别善于在主题抵达的公共盲区中挖掘最能触动观众软肋的东西,特别善于在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寻找传统影视剧鞭长莫及的意识形态的某些禁区,特别善于在人情、爱情、师情、友情上做足了文章,让观众看到隐蔽战线人员比公开的武装斗争更需要信仰的坚定。这部剧把“情”字演绎得淋漓尽致,但是又没有走在动作和感官上的刺激的固有套路,紧紧抓住细腻的情感纠葛、浓郁的爱情色彩、深沉的心灵交流、震荡的人生感悟展示人物的内心,引导观众和凄美的情节一起大喜、大悲、大叹、大悟,这是对传统元素的重大突破。对剧的结尾处理,有观众表示不能理解甚至认为共产党太无情,怎么能让翠平抱着和余则成生的孩子守寡,而让余则成在香港和他原来并不情愿的晚秋又成婚呢?我倒认为这种对观众感性的折磨,是为了写余则成还在成长,让他继续为地下工作付出感情,让他忍痛见不到妻子女儿,这种内心的寂寞正是谍报人员毕生的付出。
    原载:《文艺报》2009-04-0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