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民间的关公崇拜:关羽到底有没有捉放曹?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卢升弟 参加讨论
添加日期:2007-1-9 7:54:00 作者: 新闻来源:点击次数: 0次
    成都昔日有座黄忠祠,供奉着蜀汉老将黄忠;在武侯祠,供奉着关羽;而在永陵,或许,这里是成都离大唐王朝最接近的地方;和陵则带来了一股草原的气息。成都是个不缺乏遗址的城市,史前古蜀人的金沙遗址,三国武侯祠,五代王建的永陵、孟知祥的和陵,走进这些遗址,便如同翻一本书一样,可以嗅到历朝历代的成都气息。
    曹操害怕的大将
    在成都武侯祠刘备殿东西两廊内,排列着蜀汉的二十八位文臣武将的塑像。关羽和张飞的塑像原来也在廊上,由于历史上刘、关、张向来都是被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显示他们之间不同寻常的特殊关系,后人便把关羽和张飞的塑像一同放到殿内,紧随在刘备左右。
    据有关专家考证,关羽出身于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农家。关羽青少年时期在家习文练武兼作农事,成人后娶妻胡氏,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生子关平。大约在他23岁的时候,因打抱不平,杀了当地恶豪而逃离家乡,从此流落在外,四处漂泊。在这期间结识了刘备和张飞,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
    在关羽的戎马生涯中,使他名扬天下的大事主要有两件:一件发生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当时曹操向刘备进攻,刘备败逃到了袁绍那里。关羽镇守的下邳被围,被迫投降曹操。同年四月,袁绍大军围攻白马(今河南省滑县东),曹操以关羽、张辽为先锋前去救援。关羽一马当先,勇不可挡,在干军万马中杀死袁军大将颜良,为解白马之围立下大功,被曹操封为汉寿亭侯。后来,当他得知刘备在袁绍那里,便留下一封书信告辞。曹军将领准备将他追回,却被曹操阻止。关羽后来是如何回到刘备身边的?《三国志》里并无记载。罗贯中后来在《三国演义》中用了二回半的篇目虚构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故事情节,并加以大肆渲染,塑造了一个勇猛无敌、传颂千古的英雄形象。
    另一件则是公元219年,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展开争夺战,双方你来我往,大打出手,后来刘备夺取了汉中,自称汉中王。同年八月,镇守荆州的关羽乘孙权进攻合肥、曹操带兵在关中的有利时机,留下两个部将分别镇守江陵和公安,自己亲自率领大军进攻樊城的曹军。樊城的曹军守将曹仁慌忙向曹操求救。于是曹操派了于禁、庞德两员大将率领七支人马前去增援。援军到达以后,曹仁让他们屯兵在樊城北面平地上,以便和城中互相呼应。正当双方相持不下时,樊城一带下了一场大雨,汉水猛涨。于禁的军营驻扎在平地上,大水从四面八方涌来,把军营全部淹没。关羽的舟兵水军趁势攻击,于禁不得不缴械投降,另一个曹军大将庞德后来也被斩杀。关羽取得了水淹七军的重大胜利,樊城成为了一座孤城。关羽的胜利震动了大江南北,住在许昌的曹操为了避其锋芒,甚至有了迁都的打算。关羽的大名因此而“威震华夏”,他的事业在这段时间达到了顶峰。
    关羽追随刘备南征北战,打了许多胜仗,立下赫赫战功,刘备最终能占据蜀中,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关羽功不可没。刘备后来封他为前将军,为“五虎上将”之首,他是当之无愧的。
    关羽真的放过曹操?
    曹操对关羽的欣赏和器重,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均有描述。
    在曹操那里,关羽受到了特别的礼遇和优待,尤其是在他斩杀颜良,解曹军白马之围以后,曹操为了将关羽收为己用,对他大加犒赏,金钱美女应有尽有,还派关羽的同乡张辽前去劝说。哪知关羽并不领情,他当时这样回复张辽说:“我知道曹公对我很好,但我受刘备厚恩,立誓生死与共,绝不能背叛于他。”当他得知刘备的下落后,便给曹操留下一封告辞书,悄悄溜出曹营,前去寻找刘备。按理说,曹操的势力远比刘备强大,更有发展的空间和机会,留在曹操那里远比在刘备手下前途要广阔得多,更何况曹操如此厚待他,如果是其他人恐怕早就投向曹操怀中了,但关羽一心系在他大哥刘备身上,身在曹营心在汉,表现了对刘备的赤胆忠心。
    曹操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也颇令人费解,当他的手下准备将关羽追回,却被曹操给拦下。他说:“各为其主,不要去追了”。虽然这件事情一方面说明曹操的爱才和对关羽的欣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曹操对待此事过于感情用事,他不是不知道纵虎归山意味着什么,但还是放了关羽一马。他这样做,也许正是敬佩关羽的忠义之心吧?
    《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说曹军于赤壁大败后,兵败如山倒,曹操亦如丧家之犬仓皇遁逃。孔明神机妙算,早已料到曹操必走华容道,于是派关羽在路上活捉了曹操,曹操被捉后泪如泉涌、苦苦哀求,关羽于心不忍,终于放过了曹操。其实历史上并无此事,完全是罗贯中的虚构。关羽不仅没有义释曹操的壮举,反而有时刻杀曹之心。在《三国志》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刘备曾与曹操一起打猎。当众人分散开来,各自去搜寻猎物的时候,关羽向刘备提出趁此机会杀掉曹操,因刘备没有答应才作罢。直到建安十三年,刘备、关羽等在曹操追击下逃往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时,关羽还在后悔当初没有杀掉曹操,气恼地说:“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也许,正是因为关羽太忠于刘备,所以时刻有杀曹之心吧。此外,《三国演义》中还有不少关羽的故事和情节是正史没有记载的,如“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盖”、“关公赚城斩车胄”等等,均系小说家罗贯中的妙笔生花之作。
    骄傲自大酿悲剧
    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均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和描写,关羽曾被流矢射中左臂,伤口虽然好了,但每到阴雨天气,还时常疼痛。郎中对他说,这是“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当时,关羽正在请客吃喝,听了郎中的话后,当众就伸出手臂让他刮毒,鲜血顺着手臂流了下来,染红了酒杯盘子,关羽却仍然谈笑自若,喝酒吃肉,连眉头都未皱一下 ,这一方面说明了关羽的刚猛,另一方面也免不了有当众卖弄之嫌。
    刚愎自用、骄傲自大是关羽性格上突出的弱点。《三国志》中说他“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 善待卒伍是好的,而骄於士大夫则说明他的弱点,过于骄傲,“刚而自矜”就很难与同事相处。当他听说马超投诚后,并不为己方增添了一员虎将而高兴,反而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可与谁比。诸葛亮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用意,巧妙回复道:“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诸葛孔明在信中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大大地吹捧关羽的漂亮胡子,并未拿他与马超相比较,关羽却会错了意,看了诸葛亮的回信后,十分高兴,还把这封信拿给客人们看。
    老将黄忠是一个难得的猛将,曾在战场上刀斩曹军大将夏侯渊,为夺取汉中立下了大功,后来刘备任命他为后将军,赐封关内侯。关羽得知此事后,却大发雷霆,号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十分蔑视老将黄忠,足见其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不仅如此,就连称霸一方的孙权也未纳入他的法眼,《三国志》记载,孙权曾为了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不愿意推辞就是了,哪知关羽却当着使者的面大骂:我虎女岂能嫁给他犬子!不要说顾全大局,连起码的礼貌都没有,使得孙权怀恨在心,为蜀吴两家增加了一道裂痕,也是后来孙权出兵袭击他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种刚愎自用、骄傲自大的性格同样表现在对自己的部属上,就是傲慢和骄横,动辄就是治罪和处罚。荆州之失与他的这些性格弱点不无关联,也是导致他最终败走麦城、命丧黄泉的重要原因。
    就在关羽达到事业顶峰的时候,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月,孙权派吕蒙抄其后路,袭击荆州。守卫公安的将军傅士仁、守卫江陵的南郡太守糜芳由于对前线的军用物资供应不力,担心受到关羽的处罚(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俩贪生怕死),加之东吴大军兵临城下,先后投降了吕蒙。这样一来,关羽腹背受敌,处境危急。十一月,他不得不从樊城撤军,意图夺回荆州,不料途中连续遭到吴军截击,部卒死的死,逃的逃,战斗力大减。他见夺回荆州已经无望,只好且战且退,准备逃往四川与刘备会合。十二月,在麦城(今湖北省当阳县)被孙权伏兵所擒,与他的儿子关平同时被吴军所杀,卒年五十九岁。
    关羽死后,孙权将他的首级放入一只木匣内送给曹操。曹操敬重他的忠义,命人设牺礼祭祀,并按王侯的待遇厚葬。因此关羽死后身首异处,其头颅葬在河南洛阳,身子却葬在湖北当阳,两地各有一处关陵,即人们所谓的“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在山西”说法的由来。
    民间的关公崇拜
    虽然关羽是一员勇猛的战将,但在三国时期像他那样的大将并非只有几个,在他阵亡后也并不是特别受人重视。奇特的是,在他死了近千年后,他被宋徽宗看中,加封为“忠惠公”,再封“崇宁真君”,又封“昭烈武安王”和“义勇武安王”。此后,元代文宗、明代神宗对关羽均有加封,并在清代达到极盛。光绪皇帝对关羽的封号竟然长达26个字:“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超过了前代任何一个王朝。
    统治阶层欣赏他,民间也十分景仰他的忠义。特别是《三国演义》的问世,使关羽成为妇孺皆知的集忠孝、诚信、仁义、勇敢于一身的英雄人物。此时的关羽,已不再是那个历史上真实的关羽,而是人们按照自己的理想所共同塑造的关公、关帝了。
    于是,人们为关羽兴庙造像,关帝庙迅速遍及全国。随着华人移民海外,国外的许多地方也都出现了关帝庙。人们对他顶礼膜拜,供奉若神。这可是作古千年的蜀汉名将关羽,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历史名人与成都遗址(二)
    如果把三国时代的人物按照他们当时的地位和作用作一个大致排列,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人无疑应该是第一个序列的,而关羽、张飞、吕布等人当是处在次一级的位置。令人奇怪的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后,关羽的影响不仅逐渐与曹操、诸葛亮并驾齐驱,在某些方面甚至大大超越了他们。遍布华人世界的关帝庙的存在,就是深植于民俗中的关羽崇拜心理的普遍反应。
    三国文化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成都是一个“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城市,这绝非自夸和虚言,而与成都的魅力有关。那么,成都的魅力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当然,一个城市的魅力肯定是多方面的,从山水园林到衣食住行,从形式到内涵都要有其丰富的特色才行。除了繁华和悠闲,成都真正的魅力还在于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成都作为久享盛名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除了考古发现的宝墩古城与金沙遗址,就是三国文化最为有名了。在成都历史上,自秦汉之后建立过不少割据政权,如两汉之际公孙述据蜀、西晋末賨人的大成国,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前后蜀政权等,但真正产生深远影响的则是三国蜀汉政权。这不仅因为三国蜀汉政权中的许多人物故事千百年来使人津津乐道,更重要的是有着惠陵和武侯祠这样的名胜古迹作为载体,使三国文化融入了成都的日常生活,成为成都城市魅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名胜古迹的作用是决不能轻视的,如果说苏州没有江南园林、杭州没有苏堤白堤,那就很难想象苏杭会给人以什么印象。同样,成都正因为有了保存完好的武侯祠,所以才有了杜甫诗句中描述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意境,才使古往今来人们对成都的记忆多了一份绚丽而不再苍白。
    三国文化对于成都来说,展示的并不仅仅是历史的久远与厚重,更多的还是一份多彩和亲切。譬如我们游览武侯祠,徜徉在绿意盎然古色古香的园林建筑之中,便会油然而生与历史和自然的亲近之感。当和外地来的朋友一起品尝张飞灯影牛肉,或在成都的一些餐馆去吃以三国故事命名的菜肴时,常会浮起会心的微笑。还有成都的一些老地名,也会使人油然联想到三国中的人物和故事。此外还有川戏中的脸谱,三国中的人物也占了很大的比例。还有成都古玩市场,有人专门收藏三国故事连环画,也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
    成都有着浓郁而独具特色的三国文化,无疑是成都的自豪和骄傲。生活在成都的人们,能和三国文化朝夕相处,那是悠闲和舒适之外的又一份快乐。外地和海外来的游客,到了成都能够充分领略三国文化的魅力,体会三国文化给人的亲切之感,那也肯定是一份很有趣的回忆。
    作者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原载:成都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