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有感于为《沂蒙》开五次研讨会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晓立 参加讨论

    算上5月11日由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和中国视协联合为电视剧《沂蒙》举行的研讨会,该剧自去年底在央视首播以来,已先后开过五次研讨会,创下了为同一部电视剧举行研讨会次数最多的纪录。之所以为同一部电视剧先后召开五次研讨会,除了该剧在多家卫视重播后取得的收视佳绩,更重要的是该剧在思想性、艺术性上的新追求所取得的良好收视效果。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有一个观点——“收视率不等于收视效果”,这句话很有力量,直指当下某些电视台只认收视率而缺少文化担当的现象。
    其中的一次研讨会是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的,是《沂蒙》主创与大学生的对话,媒体对这场对话的感受是——主创们都很有想法。这样一句听上去不太具体的评价,现在却已很少能听到了。文艺作品是由人来完成的,主创的思想和艺术追求直接决定着作品的思想和艺术追求。遗憾的是,现在的一些编剧、导演往往被出品方“绑架”,任其摆布,放弃自己的追求。《沂蒙》主创的“想法”实际上就是他们对艺术的坚守。编剧赵冬苓曾经为《文艺报》撰文谈到她的创作灵感就来自她脚下的土地,只有不断地亲吻这片土地才会让自己的创作不枯竭。赵冬苓始终接着地气,才使电视剧《沂蒙》的根深深扎在了历史的土壤里。导演管虎坚持秉承“忠于自己内心”的原则,延续了他一直关注小人物生存的创作之路,这次以朴素的情怀书写了小人物的大情怀。管虎说,“我们太多研究忽视了战争中普通的人,站在战争边缘的人,太多忽视了地域给一方水土养育的基本性格……我们相信,这是一群确实在历史上生活过的人——所以我们要尽量让他们复活!”
    由此,从《沂蒙》的故事到人物再到影像语言,从叙事风格到审美发现,都传达出了主创者的追求,最可贵的是如专家所言:这部抗战题材把镜头对准了最普通的老百姓,在主题开掘上,以普通民众的视角,表现了全民抗战的伟大民族精神,揭示了人民选择共产党的历史必然。
    《沂蒙》的播出,其价值还在于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引发了许多思考。比如中国电视剧现实主义道路的问题;中国电视剧纪实美学的问题;中国电视剧张扬真善美的问题;中国电视剧文化价值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正是当下中国电视剧从多走向精、从电视剧大国走向强国需要正视的问题。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26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