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下午五点》 地区:伊朗 导演(兼编剧):莎米拉-马克马尔巴夫 这个导演年仅23岁,女。《下午五点》是她的第三部片子,前两部分别叫《苹果》和《黑板》,拍处女作《苹果》时只有18岁。 伊朗导演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们尊敬和惭愧。他们的创作,似乎并不惧怕所谓禁锢。好东西并不必然产生在“什么话都可以说”的地方。我的意思是,艺术家是没有借口而言的。你没有写出像样的东西,只能是由于懒惰和平庸。 这个23岁的伊朗导演,这次拍的是一部关于阿富汗战争的片子。美国,塔利班,本·拉登,这些元素在片子里都有所体现,但是,它们甚至连噱头都不是。一部诚恳的电影是不需要噱头的。它们的出现只是因为它们是生活的一部分。 当“美国、塔利班、本·拉登”这些东西影响了人们的实际生活,人们的生活形态因此而发生改变,比如,参战的丈夫阵亡;比如,村庄和道路被毁,那么,人群中的大多数,只能无言承受和被动迁徙,人群中的大多数,体现出了本能而自觉的逆来顺受的能力。这种全民的逆来顺受里实在有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但作者并不给这种生活附加任何东西,只是平静地加以描述。同样被平静描述的,是一段爱情。 “下午五点”,就是一首情诗的名字。我记不得任何一句诗了,但忘不掉那个男子的可爱模样。他爱上了一个想当总统的女子。他的知识,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显然比那个女子多得多。但是,他爱上了她,他爱上了她的无知,爱上了她的不着边际。他开始追求她。他教她如何做总统,教她如何在众人面前讲演。尽管他知道,她永远没有当总统的可能。他对她的欣赏里,有一点微微的嘲弄。而她不改其认真,看上去她实在是认真的,实在想当总统,实在想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最后,她能够做的,只是迁徙再迁徙。一路上,马死了,马车用来取暖了。空旷的荒野里,马车燃起来时,我们不禁开始担忧: 还有什么可以取暖? 原载:《文艺报》2010年01月25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