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儒家思想文化如血脉般流淌在每一个华人的身上,并已成为一种遗传基因密码而延续不断。作为儒家思想创始人的孔子,在华人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影响;同时,孔子也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和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符号,一个标志。如何通过艺术手段真实地展现孔子的生平及其思想,表现其生活风貌和精神世界,是对文艺创作的挑战。由胡玫导演的影片《孔子》,不啻为对这一挑战的回应,其勇气可嘉,其精神可赞。然而,看过影片却有一种如鲠在喉之感,影片与自己的心理期待有着很大的距离,诸多刻意编造的情节使孔子的形象和整部影片都呈现出单薄之态,而缺乏厚重之感。 传记影片的关键在于通过真实可信的故事情节,塑造出有血有肉、性格鲜明丰满的艺术形象。由于传记人物相对确定的生活经历,致使艺术创作受到很大的限制,虚构太多则流于“戏说”,完全照搬则显“平淡”,这颇似“戴着镣铐跳舞”,关键是对度的把握。通过影片可以看出,《孔子》的主创人员创作态度应该是认真的,正是由于这份认真,使得《孔子》没有滑入“戏说”的泥沼。然而,或许是觉得孔子的人生传奇色彩不够强烈吧,为了使影片“好看”,编导们刻意添加了诸多的情节,如影片开始子路救下漆思弓,引发孔子在朝廷之上为其请命,并提出废除殉葬,由此得罪季孙斯;为500乘战车而与季孙斯打赌比试射箭;弟子公伯缭为一己之私而出卖孔子;夹谷会盟时使用疑兵之计;激战武子台;颜回坠入冰河,为保护竹简(书籍)溺水而亡等等,影片似乎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情节的设置,丰富孔子的形象,凸显孔子的性格。但一方面由于缺乏史实的支撑,另一方面有悖千百年来人们心目中孔子的形象特征,这些虚构的情节非但没能突出孔子的形象,丰富孔子的性格,反而削弱了孔子的形象,进而削弱了影片整体的思想文化内涵。纵观全片,我们看不清孔子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摸不清孔子具备怎样的性格特点。影片表现出的孔子是分离的,前半部是一个时而聪明时而愚笨的政客形象;后半部是一个颠沛流离四处流浪甚而穷途末路的悲惨老人形象。而就其性格特征来讲,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具有典型性的、为观众认可的展现。人物性格塑造的缺陷、人物形象表现的羸弱,必然导致孔子形象的单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思想文化巨人的孔子,恰恰是最具厚重感的人物。 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世人对孔子身份的普遍认定。作为传记影片,应该通过故事情节、生活细节,真实、准确地将孔子的思想家、教育家的身份特征突出表现出来。遗憾的是,从影片中我们没有发现思想家应有的思想睿智,虽然不时从周润发的嘴里说出一些《论语》中的句子,但那与一个思想者的形象相去甚远;从影片中我们也没有看到一位教育家所具有的风貌,虽然在周润发的周围总有一群弟子环绕,但却看不到教育。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政治人物的孔子(还是失败的政治人物),是一位具有军事指挥才能的孔子。虽然孔子曾经渴望从政、渴望通过政治推行自己的理想,但在政治上由于种种原因却鲜有作为,而且真正从政时间也短,并以失败告终。对于曾拍过《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的胡玫来讲,对政治斗争的展现可谓驾轻就熟,而政治题材、军事题材也是观众喜爱的类型,是票房的重要保证之一。基于此,也就不难理解影片对孔子形象的塑造了。的确,相对于抽象的、不易外化的、深邃的思想和平淡的、没有跌宕起伏的教育而言,政治角力和军事斗争无疑更具戏剧性、更具观赏性,也更容易得到观众的青睐。然而,丧失了思想家和教育家身份的孔子还是孔子吗? 孔子的思想延续数千年,波及全世界,影响数十亿人。其伟大之处何在?其精神实质何在?其魅力精髓何在?在影片中我都没有看到。我想起同样以人物为中心的三部奥斯卡获奖传记影片:《巴顿将军》《甘地传》和《莫扎特》,三位传主就其思想、影响等多方面与孔子相比均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就电影创作而言,无论是思想开掘的深度和广度,还是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塑造的丰满、充实与厚度,《孔子》与这三部影片的距离却是显而易见的。《孔子》的投资不可谓不巨大,主创人员不可谓不尽心尽力,演员阵容不可谓不强大,音响特技效果不可谓不先进。然而,影片终究还是不够厚重,远离经典,这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应该引起每一位关心中国电影的人进行认真思考。 原载:《文艺报》2010年01月27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