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从客家山歌看客家妇女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李黛岚 参加讨论

    客家妇女作为客家民系的一个重要群体,其在传统文化中所占的地位,一直是很受关注的问题。罗伯特·史密斯在《中国的客家》一书中说:“客家民族是牛乳上的乳酪,这光辉至少有百分之七十应该归功于客家妇女。”厦门大学郑朝宗教授在《汀州杂忆》一文中说:“此地的妇女确实是勤劳的,肩挑背负,起早迟眠,包揽家务事。这种妇女真可谓算得中华民族的脊梁。”从这些盛誉及客观现实中,不难看出:客家妇女为家庭和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整个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对较高的地位。
    一、客家妇女是家庭生活和经济的重心
    (一)客家妇女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同于传统中国“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客家妇女除了在繁衍生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外,还是家庭中的重要劳动力。在客家的生活环境和客家男子轻视务农、崇尚读书和出外谋生等思想的影响下,客家妇女便挑起了家庭的重任。无论是在对老弱的扶持、幼儿的教养、家庭的料理或是亲朋好友的应酬,都做到美满周到,充分扮演好妻子、好母亲、好媳妇、好婆婆的角色。《赣州府·风俗》载:“各邑贫家妇女及女仆多力作,负水担薪,役男子之役。”耕田种地,上山砍柴,织麻缝纫,做买卖,基本上每一个角落都可看到客家妇女忙碌的身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客家妇女歌》唱道:
    “生女莫在古程乡(今梅县),程乡女子苦难当,别处女子深闺宝,程乡妇女耕田庄。赤脚落田播种秧,泼粪施肥又脱秧,三月莳田挑秧把,中耕除草耘田忙。若遇老天唔打帮,一夜戽水到天光,一直忙到造禾熟,收割农事又紧张。早造刚完秋季忙,又把番禾赶插上,若遇高田水唔足,改种番薯唔丢荒。十月立冬稻谷黄,晚造收割又登场,程乡妇女如六月,再把谷粒屯中藏。两造收完冬种忙,播下小麦一行行,唯有小冬稍自在,等待明春小麦黄。一年四季农事忙,程乡妇女非寻常,女子同男子汉,勤劳美德堪赞扬。”
    这首歌出现了“三月”、“六月”、“秋季”、“立冬”、“小冬”、“明春”等时间,记叙的是客家妇女一年四季的农活安排。农活的内容有:“播种秧”、“泼粪”、“施肥”、“除草”、“种番薯”、“收割”等。
    《客家哺娘(妇女)》道:
    “客家哺娘,鸡啼起床。梳头洗面,先煮茶汤。煮好早饭,天才大光。洒水扫地,挑水满缸。盲(未)有食朝(早饭),先洗衣裳。讲究养猪,煮汁拌糠。灶头锅尾,光光张张。田头地尾,种菜种粮。针头线尾,绣织在行。家头教尾,顺理有方。爱子爱女,惜肝惜肠。唔生是非,敬重爷娘。推砻踏碓,唔声唔响。捡樵割草,山歌飞扬……丈夫出门,家事敢当。刻苦耐劳,唔怕风霜。能粗能细,有柔有刚。远近赞美,客家哺娘。”
    这首歌描述的则是客家妇女的日常生活及为人处世。歌中的“四头四尾”(“家头教尾”、“灶头锅尾”、“田头地尾”、“针头线尾”)非常形象地概括了客家妇女屋里屋外的活动。
    (二)客家妇女在家庭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客家男子崇尚读书和出外谋生。据《光绪嘉应州志礼俗卷》载:“州俗土脊民贫,山多田少,男子谋生,各抱四方之志。”因客家人居住的自然环境总是田少山多,加上地处沿海,所以很多客家男子都漂洋过海,出外谋生。有的客家男子出去后,三年五载都不曾回家,甚至不会给家里提供任何的经济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客家妇女除了包揽家中所有家务、农事外,还要考虑家中的经济问题。因此,客家妇女饲养家禽,上山打柴到集市出售,有时甚至到码头和建筑屋宇当粗工。她们吃苦耐劳、省吃俭用、精打细算,支撑起整个家庭。广东客家学者房学嘉就曾得出过这样的结论:长辈客家妇女在家庭经济生活中拥有权威的地位。
    《好姑娘》道:
    “……鸡蛋鸭卵,豆鼓酸姜。有米有麦,晓得留粮。粗茶淡饭,老实衣裳。越有越俭,唔贪排场。就无米煮,耐雪经霜。捡柴出卖,唔蓄私囊……”
    “鸡蛋鸭卵,豆鼓酸姜”,客家妇女一般都在自家的庭院里饲养鸡、鸭、鹅、猪等家禽,在地里种蔬菜,在池塘里养鱼。既可以为家里提供丰富的菜肴,减少不必要的开销,又可以把剩余的拿到市集上去卖。“有米有麦,晓得留粮”、“粗茶淡饭,老实衣裳”等是客家妇女朴实、节俭、善于持家的表现。“捡柴出卖,唔蓄私囊”,这是她们努力为家赚得积蓄,又心甘情愿为家付出的体现。
    又如:
    “南门码头挑担苦,三餐粥汤灌满肚。”
    “六月思怜真思怜,打扮阿妹来采棉,嫩棉采来好织布,老棉采来做工钱。”
    可见,勤劳、吃苦、朴实、坚强的客家妇女为家庭做出了重大贡献,使她们成为家庭和经济的重心。
    二、客家妇女在婚姻中享有一定的自由恋爱、自主选择权
    对于客家妇女的婚姻问题,一般认为:客家妇女在婚姻上享有不平等的待遇。有的学者认为“尽管客家妇女有着如此勤俭坚忍、聪慧机智、贤良真淑的美德,她们在婚姻情感生活中,客家妇女有着更深刻的隐痛和悲怆。”[1]也有的认为“客家妇女在向社会和家庭尽力付出的同时,本身的各种权利却受着极其无情的剥夺。”[2]笔者认为,这样的“不平等”基本上是相对于男性而言的;相对封建社会的女性而言,客家妇女还是享有一定的自由恋爱、自主选择权的。
    (一)客家女子追求美好自由的爱情
    由于生活和劳作的需要,客家妹子不会深藏在闺中。她们经常走出家门,在户外活动。而且可以和乡邻、亲朋好友等一起交流、一起劳作。因此,在这种相对开放的环境下,客家妹子有更多的机会和男子接触。加上客家妹子大方独立的个性,使她们有更多的自由和空间去结识自己心仪的男子,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爱情。充满浪漫情怀的少女用山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意。自然朴实、真诚毫无虚饰的情感,让她们享受着真实而美好的恋爱时光。
    如一对男女初次相遇,互相有了好感,男方使用山歌去试探女方的心意:
    “十八老妹嘀嘀亲,浑水过河不知深,丢个石子试深浅,唱支山歌试妹心。”
    女方出于慎重,同时因为羞涩,一直没有开口。这时,男方沉不住气,又给女方送去一支山歌,希望能让她开口说话:
    “心想上天天蛮高,心想恋妹妹蛮刁,铁打荷包难开口,石头破鱼唔似刀。”
    这时,女方终于开口了。用比喻婉转地道出了自己心中的喜悦却不敢贸然表示的心情:
    “刀子斫柴筢子筢,老妹有事藏心下,老妹唔曾同郎讲,好比杨梅暗开花。”
    “五月端午看龙船,两岸人众几喜欢,嘱郎相见莫相问,莫让旁人来说穿”;“郎在高山做鸟叫,妹在园中把手招,爷娘问妹招什么,风吹头发用手捞”等山歌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情窦初开少女羞涩而甜蜜的心理。
    客家妹子不总是羞涩的。“客家妹子大多是直性子,她们主张追求爱情要直爽、热烈,不喜欢畏怯迟疑,遮遮掩掩。”[3]有个客家妹子就是这样豪爽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你要莲花快向前,你要恋妹莫挨延。世间只有船泊岸,盲曾见有岸泊船。”
    当然,这位客家男子也是快性子,他一边迅速地划船,一边兴奋地回应:“撑船撑到大路边,唔晓妹要搭船。妹要搭船开句口,崖哥立即就泊船。”
    陷入爱河的客家妹子总有着缠绵不断的情思,如:
    “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藤生树死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
    “夏天杨梅满山红,阿妹是哥有情人,好比深山水长流,千年万载不断情。”
    “榄树开花花揽花,阿哥揽上妹揽下,牵起衫尾等郎揽,等郎一揽就回家。”
    “哥系有心妹有意,铁尺磨成绣花针,阿哥系针妹系线,哥行三步妹来寻。”
    (二)客家妹子对爱情的坚贞与执着
    客家妹子一旦认准了心上人,就会全身心地投入爱情,即便面临艰难困苦也不影响她们对爱情的坚贞。客家女子这种坚定忠贞的爱情婚姻观,为其自主选择爱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唔丢来死唔丢,除了大海变山丘,黄鳅生鳞马生角,铁树开花水倒流。”
    “夏天杨梅满山红,阿妹是哥有情人,好比深山水长流,千年万载不断情。”
    “郎是岭中长年树,妹是岭中百年藤哎,树死藤生缠到死嘿,树生藤死死也缠,咧嗨哟!郎是岭中长年树,妹是树边长生藤哎,树生藤死永唔离嘿,藤长树生万万年,咧嗨哟。”
    “新做烟筒一条龙,老妹唔怕哥哥穷,取你人好心肠好,取你人穷志不穷。”
    客家婚姻坚持明媒正娶、隆重操办的原则。若男女双方的爱情已发展成熟,男方则可带着媒人到女方家去提亲。一般情况下,只要双方情投意合,是不会遭反对的。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客家男女的自由恋爱最终能修得正果。假使来提亲的是不曾谋面的男子,客家女子有权决定自己要答应或是拒绝。这一点也说明客家女子在婚姻上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三)客家妇女自由恋爱后的美满婚姻
    客家女子与心仪的男子喜结良缘后,与爱人享受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两人同在一个屋檐之下,一起生活、一起劳动。同甘共苦、形影不离、相濡以沫。
    “洞房花烛喜洋洋,亲戚朋友来闹房,闹得新娘生贵子,闹得麒麟配凤凰。”
    “镜中照人人照人,千思百想妹一人,两人交情交到老,百年偕老正断情。”
    “一人拨扇两人凉,一树开花两山香,相子共皮无共敛,两人共姓共心肠。”
    “打扮三妹来莳田,阿哥莳粘妹莳糯,两人共莳一丘田。”
    “春天一到雨绵绵,阿哥牵牛去作田,阿妹在家煮饭食,点心担起送到田。”
    “阿妹摘茶辛苦多,摘破十个手指罗,双手伸出喊哥看,问哥心中舍得么。”
    “桃花开来李花开,打生打死都爱来,还生同汝共枕睡,死里同汝共棺材。”
    客家妇女的爱情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上的,但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的禁锢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客家妇女不能摆脱历史的局限性,不能在婚姻上得到完全的平等。如有些地方依然存在指腹为婚、换婚及买卖婚姻的陋习。这使客家妇女成为直接的受害者,但这种现象不是主流。综上所述,客家妇女在婚姻中享有一定的自由恋爱自主选择权。
    三、客家妇女在社会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客家文化的影响下,客家妇女不仅具有勤劳刻苦、自强不息、善良朴素的性格,而且热情大方、聪明机智。由于家庭、经济事务的需要,客家妇女走出厅堂,经常参与社会活动。又因为她们健美、整洁、不缠足、不束胸、大方得体的文化特性,使她们在社会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客家妇女参与的社会活动主要有:宗族庙会、赶墟买卖、山歌对唱,甚至参加革命。下面从“唱山歌”和“参加革命和战争”两方面来论述。
    (一)唱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用方言所唱的歌,是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据史料记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客家人一直用山歌这种淳朴而又独特的方式来歌颂劳动、抒发情感、描述社会的变迁。客家妇女最爱唱山歌,山间丛林、田间原野无不飘荡着她们悠扬的歌声。
    “客家山歌最出名,条条山歌有妹名。条条山歌有妹份,一条无妹唱唔成。”
    “客家山歌远传扬,条条唱出情意长,句句唱出郎心事,声声唱出妹心肠。”
    “爱唱山歌莫怕羞,开眉笑颜见朋友,山歌唔系崖造个,自古流传天下有。”
    “山歌好声又好靓,画眉难比妹歌声,山岗过坳唱一首,百斤担子也嫌轻。”
    山歌对唱:
    (男):对面阿妹话你知,唱支山歌猜呀哩(猜一猜)
    (女):纸鹞(风筝)上天尽线溜,哥敢放来妹敢回。
    (男):满山树子条条长,唔知那条好做梁?一阵妹子个个好,唔知那个较情长?
    (女):禾毕细细屋上企,又想食来又想飞。灯草拿来织细布,上机唔得枉心机。……
    (男):纹银花边无八成,我今问妹么个名?我今问妹名么个,问好姓名正来行。
    (女):长田行过是大坪,请朗猜想妹姓名。脚上一踏系妹姓,身上一摸就妹名。
    (男):一双单一地无奇,绿竹出尾想到哩。白攀落缸我醒水,陈三细妹就是你。
    客家妇女不但爱唱山歌,而且善唱山歌。黄遵宪在《山歌题记》中曾盛赞客家善唱山歌的妇女说:“因念彼头溪尾,肩挑一担,竟日往复,歌声不歇者,何其才之大也!”现代著名象征派诗人李金发在《岭东恋歌序》中也说过:“客家有些聪明的女人,可随口歌唱,恰唱她所表示的情思。如七言诗的入韵,其辞句组织的妙丽……有时是大诗人所不及的。”据历史记载,民间著名的女歌手刘三妹,曾在客家人最集中的粤东梅县活动。一天,她正在梅江边洗衣服,不第秀才罗隐身不服她的歌才,找来要与她对比高低,恰好碰到洗衣服的刘三妹。刘三妹随口唱道:“河唇洗衫刘三妹,借问阿哥哪里来?自古山歌从口出,哪有山歌船载来?”一首山歌让这位秀才自愧不如,灰溜溜地跑了。
    客家妇女善唱山歌主要表现在:她们所唱的山歌与生活紧密联系,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地方特色,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其艺术风格独特,语言通俗易懂,生动传神,流畅自然,文采内涵耐人寻味。
    如“入山看到藤缠树,出山看到树缠藤;藤生树死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它用树和藤的生死不离来表达男女之间坚贞不移的爱情。
    “哥系有心妹有意,铁尺磨成绣花针,阿哥系针妹系线,哥行三步妹来寻”,短短二十八个字就把男女相爱的难分难舍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山中山谷起山坡,山前山后树山多;山间山田荫山下,山下山上唱山歌”,每句三个“山”字重复,整齐和谐,使山歌结构清晰,读唱朗朗上口。
    客家山歌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民歌中最为浓情、最为放达、也最为卓越的歌种。这里有客家妇女的巨大功劳。
    (二)参加革命和战争
    由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造就了客家人“除暴抗恶、宁折不弯、英勇顽强、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和“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4]。在这一点上,客家妇女也有出色的表现。相传,南宋末年昺帝被元兵追赶,为梅县一群上山砍柴的客家妇女所救,因此赐封客家妇女死后为“孺人”。“孺人”本是五品知府以上官员夫人死后的称谓,普通客家女性死后称为“孺人”,可见其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宋景炎二年(1277)元兵南侵,文天祥率兵抗元时“势至梅州而大振,男执干戈,女贯甲赏,举族起义,倾邑勤王”[5]。清代太平天国运动,大量客家妇女投身太平军女兵营。她们英勇异常,面对这群“大脚蛮婆”,曾国藩也曾不知所措、一筹莫展,“粤西妇女宜诛戮,断不可姑息赦之,以其人皆勇悍,曾扮牌刀手,出城拒战。”[6]三十年代初,江西苏区军民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第五次反围剿的斗争。兴国县的妇女在欢送亲人上前线时送上自己新编的草鞋和新编的山歌:“哎呀来!炮声来战号声,打个山歌你们听,快跟敌人决死战,红军哥!打到抚州南昌城。”所唱山歌热情奔放,激动人心。他们也用山歌回答:“哎呀来!山歌来自兴国城,句句唱来感动人,前方战士好兴奋,同志们,更加有劲杀敌人。”山歌一首接着一首,人民和军队互相鼓动、激励。
    “一首山歌三个师”曾被传为兴国山歌宣传扩红佳话。谢水莲和曾子贞就是著名的红军山歌歌手。她们以山歌为号角,宣传扩红,慰问支前,活跃在前沿阵地。
    “哎呀嘞——送郎当红军,妹妹在家里,家中事情我郎莫挂心。哎呀我的郎呀,我的郎,送郎当红军,一路要小心,保家为国,我郎最光荣……”
    客家妇女一方面支持、鼓励自己的丈夫参战,主动承担家中的一切事务;另一方面也参与到战争中去。客家妇女坚忍不拔与顽强不屈的精神,使她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客家妇女不愧是中华最优秀女性的典型代表,她们以自我牺牲和奉献的方式维持着整个家庭的稳定、团结和发展,在家庭、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充分发挥了女性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自身赢得了重要的地位。所以,客家妇女相对于其他民系的妇女,在传统的客家社会里,其家庭、经济、婚姻和文化地位较高。
    参考文献
    [1] 陈文红.从客家山歌看客家妇女的精神个性[J].沈阳大学报,2006,(1).
    [2] 刘佐泉.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252.
    [3] 谢重光.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286.
    [4] 万陆.客家学概论[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243-246.
    [5]古直.客人对[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0,69.
    [6]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事[M]三联书店,1919,313.
    原载:《农业考古》2008年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