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从创意学角度看“红色经典”的改编 ——电视连续剧《红灯记》观后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马知遥 参加讨论

    这是文化成为消费的时代,人们在物质文化得到保证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就愈加急迫,而要想满足人们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必须有强大的创意产业作为保证,这已经成为业内共识。而影视是创意产业中的核心产业,影视剧的繁荣与否关系到创意产业今后的发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个大众文化消费的时代公众对文化的要求也在提高,人们的欣赏品位和口味也在提高,要想重复过去老一套的节目或者通过媒体播放没有任何新意的影视节目都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而事实上,我们每天从屏幕上得到的低质量、低水平制作的作品实在太多,怎样让影视剧吸引观众,满足观众胃口,同时又能真正做到通过屏幕和卫星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塑造国家形象,在国际性的文化竞争中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都是当前影视创作或改编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从大型“红色经典”抗战电视连续剧《红灯记》中,我们似乎能得到创意学意义上的启发。
    创意从故事开始,让故事去打动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我们知道创意不仅仅需要一个点子、一个策划,还需要丰富的内容产业做支撑。电视剧也一样。我们的媒体平台已经搭好,需要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来丰富它。而内容产业能成为公众感兴趣的对象,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故事”。精彩的故事可以培养起忠实的电视观众。过去年代里,当文化极端贫乏的时候,几个样板戏成为人们娱乐时间里最迫切的食粮,这当然和那个特殊时期有关系,但也成就了像《沙家浜》、《红灯记》这样的红色样板戏。因为历史的印记太深,那些随着时间而流逝的东西在被重新提及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艺术性,连带着的还有那个时代的记忆和伴随其中的酸甜苦辣。“怀旧”是“红色经典”在当代影视改编中成为新宠的最重要原因。但一个问题来了,当年的样板戏时间短,而且是舞台表演艺术,如果重新在现代都市中演出会适应当代观众的欣赏口味吗?创意人员显然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要想让大家都能欣赏,或者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口味,必须对过去的舞台剧进行改编。电视剧成为首选。这是符合潮流发展的,电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势的媒体,不使用电视还用什么。当最强势的载体找到后就是节目内容了。过去的节目形式显然只是老一代人的记忆,而这些人的欣赏水平也在提高,如果不经过现代高新技术的重新包装和加工,那些老观众也会失望的。毕竟那个时代的特殊性决定了已经成为“红色经典”的作品其艺术性也深深地不可避免地带着旧时代的烙印。所以,要改。从故事开始。作为样板戏的《红灯记》情节虽然曲折但是无法满足30多集的电视需要的。这样就需要编剧在原来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运用讲故事的能力,让情节更加波澜起伏,险象环生。和原作相比,新编电视剧环环相扣,悬念丛生,而且多有令人叫绝的故事设置,让一个2小时的舞台剧在变成31集几十个小时电视剧,因为故事感动人、吸引人而获得了观众的注意。其实我们在消费文化的时候,主要是在消费故事。
    创意也可以从人物设置开始。我们从原作中熟悉的几个人物是李铁梅、李奶奶还有李玉和。这些人物一个都不能少。首先他们是经典中成功塑造的人物,我们都非常熟悉。而这也是红色经典改编的一个优势。本来已经具有的观众群还健在,他们的重新出现本来就会吸引注意力,而将熟悉的人物旧瓶换新酒,让他们在新的时期重新唤起人们记忆的同时又能有所突破,则会吸引更多年轻的消费者。在这部剧中,创作者增添了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王警长是一个。从这个人物身上你看到了人性复杂的一面。他忠于革命,但当爱妻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人性中软弱的部分被触动,变节成了汉奸。人性复杂的一面就出现了。一方面他不想当汉奸,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不屈从于残酷的现实。他应矛盾而堕落。影视剧中这个人物的创意是丰富了原作并为人物塑造添彩的。而且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作者没有简单化处理,给了他一个思想不断转变的过程。当他的爱妻识破了他叛徒的身份而自尽的刹那,他的良知被唤醒,做出了一个英雄的壮举,帮助交通员引开了敌人而壮烈牺牲。三个熟悉的经典人物塑造得也同样成功,让我们能看到原作中令人难忘的情节,看到原作中的人物性格。李玉和的足智多谋,勇敢而坚强;李奶奶对革命的忠贞和坚定的信心,对儿女的慈爱;李铁梅的善良热情和逐渐成熟的勇敢。这些人物塑造都是值得肯定和赞许的。创作者延续了原作中优秀的部分,同时加强了对人物的刻画,让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凸现出普通人家的和美,这总能和外面残酷的斗争形成对照。而且因为家庭生活和铁路生活的两相对照也巧妙地将情节张弛有度地向前推进了。
    重现历史与世俗化讲述。“红色经典”一般都是再现历史从而凸现英雄形象的,其目的常常是振作国民精神,为主旋律服务。重新对这样的影片进行改编是需要冒很大风险的。所以怎样保持原作的主旨,同时又能符合当代人的欣赏口味是很重要的问题。在这一点上,电视连续剧《红灯记》确实做到了。电视剧把抗日作为历史背景,再现了残酷的斗争和日寇的凶残。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创作者不忘对反面人物进行性格塑造。其中最为成功的形象莫过于医生出身而后成为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的日本军官。他狡猾而凶残,为了效忠天皇,他不择手段。他常常从痛苦中惊醒并充满了内心的恐惧。他是凶残而良心并未泯灭的侵略者。创作者在通过这个人物讲述抗日故事的时候,并没有对人物完全脸谱化或者丑化,而是将一个矛盾而不乏智慧的人物故事告诉我们,从而将抗日中精彩的情节用形象化的方式巧妙地传达。
    这个大众文化消费的年代里,太单纯或者太脸谱化的人物都会让观众反感,那样的情节和人物是虚假的,艺术中的虚构是必要的,但如果让观众感到虚假,那就是致命的。所以,创作者在不断制造悬念和各种对敌斗争时,总不忘记用看似寻常的生活情景为情节说话,为人物说话。温情充满了整个电视剧。比如卖粥大嫂对李玉和的情意绵绵,比如小徒弟对李铁梅的爱怜,比如王警长和爱妻,比如医院白俄医生和地下党交通员的情谊。这些无处不在的情谊你可以说是创作者为了情节需要而有意为之,也可以说为了配合大众消费心理而有意设置的感情戏。而这些戏份的加入并没有增添累赘反而增加了电视剧的可看性,看到了人物活泼泼的性格,看到了人间的烟火味道。
    几点建议和思考。电视剧《红灯记》总体上是有吸引力的,可看性很强,在市场化的今天,作为一种媒体文化传播,它是成功的。它也为改编“红色经典”给出了有益的经验,但遗憾也有不少。因为电视剧和电影都一样,是遗憾的艺术。总有那么一些瑕疵影响着影视剧的创作。比如,李玉和这个人物表演的痕迹太重,总是端着架子在走路,让人感觉很不可信。作为一个扳道工他更像一位骑马打仗的将军,所有的正义和革命气质都写在脸上,这就显得造作了;情节设置方面,我们发现前部分叙述和表现都很正常,但到了后半部分,好像为了有意拉长情节,故事的讲述就不那么从容镇定,甚至是有意延宕,显得拖沓,尤其是作为宪兵队队长的日本军官似乎愚蠢到了极点,在明明知道李玉和是共产党员的情况下还能放虎归山,而且那个所谓的监控也如此拙劣,很轻易地就能被甩掉。到了最后李奶奶在临死前能用一把铁锨炸毁一辆装甲车的场面也令人不可思议。英雄是靠性格和事件来塑造的,但要有一定的度,否则我们不是在看历史而是在看传奇,传奇色彩就会降低我们对历史真实的认识,也自然不会对英雄人物心生自然的敬畏,它带来的是戏谑化的表现结果,有损整个电视剧的表现主旨。
    原载:《现代中国文学论坛》(第二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