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媒介文化中的男性身体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安晓东 参加讨论

在我国古代文化语境中,男性的身体形象在儒家文化倡导下以谦谦君子和文弱书生为主,其阴的属性比较明显。另一类就是民间草莽英雄,这类人体形壮硕、刚健进取。再有权谋人士,身体兼具双重特征,突出的代表就是当下红得发紫的曹操。反面则如代表永无止足欲望的西门庆那样的丑陋病态身体形象。随着人的主体性的复苏与上扬,身体之美自然也受到了相应的尊重,身体在大众文化盛行的今天有了广阔的能指,身体成了媒介工业非常重要的加工原料和消费产品而深受消费意识形态的宠爱,无论是文学领域里的“身体写作”,还是影视、广告的身体效应,总之,身体成为了当今高度社会化、商业化、审美化重要的符号载体。奥尼尔在他的《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一书中曾将身体分为五种存在形态:世界身体,社会身体,政治身体,消费身体,医学身体。我们所谈的男性身体处于媒介文化之中,其本质是消费身体。作为一支鲜有人关注的特殊力量,男性身体如今也正在悄然发挥作用,在媒介文化中彰显出复杂的审美特征。
    

首先,在铺天盖地的传媒手段下,曾被长久遗忘的男色审美正在复活。在明清,它是城市生活美学的主题之一。而在相隔几百年后的今天,男色为先行,“性感男人”和“花样男子”的评选备受瞩目,“男色”可谓是声势日隆。在古罗马时代的美学中,有种完美至上的概念称为“男色”。他们相信男人是上帝的杰作,男人的身躯是天的骨架,肌肉是大地万物的生机。但是,这俨然不同于我们所处的这个狂欢时代,男色背后是追求男性身体的青春、阳光,肌肤面庞的秀丽,恰能和文弱书生、谦谦君子比对在一起,这正是歌舞升平时代的普遍审美标准。“歌舞升平的时代,作为劳动力的身体使用功能发生转型,赏心悦目的形象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1],符合社会标准的男性形象,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具有使用功能的身体的交换价值,人们通常会下意识地把一些正面的品质加到外表漂亮的人头上,像诚实、善良、聪明、机智等。“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一项调查中显示,去掉教育等其他因素后,长相好看的男士和女士平均每小时工资要比长相普通者高出5%。而长相较差的女士工资则比长相普通者低5%,长相较差的男士比长相普通的男士低10%[2]。”
    

反映在“读图时代”的媒介文化中,身体效应的形成需要借助观众的想象,并将自己心理深处不为人知或者不被社会所认可的欲望附着在影视、广告、视频的身体之上,在一个超现实的世界获得快乐体验,媒介下的身体效应反映了受众自身的潜意识。女性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反观自身,偶像姣好的容貌和时尚的装扮以及生活方式都是她注意的焦点,突出代表就是偶像剧,打造品牌人物模式化身体界面在偶像电视剧中频繁的出现,在塑造品牌剧情的同时,即指引了人们的选择,也为人们反观自身提供规范标准,诸如外貌特征、审美情趣、年龄、阶级、文化、职业、性别等因素,它们经过了有机的排列组合形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当观众目光开始搜寻时,通常会选择与自己相符或相近的人物,而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处世态度、政治立场会左右观看者的自我观照心理。十年前的《流星花园》与F4开创了一个新的偶像时代,F4可谓各有特色;一部《一起来看流星雨》让张翰迅速俘虏的众多年轻女孩的心;汽车营销中开始出现“男人的展示”,韩国奥迪在2006年春天首尔国际车展中,采用了10名男性车模;影视剧也不再执着于“脱掉女性”,男演员们裸体淋浴的镜头已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线。当男色时代发展到这个时候,即使是纯洁的爱情也加进了暧昧的元素,《蔷薇之恋》中包含了乱伦、同性恋的情节,郑元畅等男星将男性的阴柔之美发挥到极致。 
    

明星效应可以说是电视剧中最基本的身体意象形式,明星们身体的出席可以满足更多观众的视觉需求。以《冬季恋歌》、《蓝色生死恋》而言,韩剧很注重塑造男女主人公,该剧中的男主人公集帅气、专情、富有于一身,这些偶像人物的每个细节都是按照大众喜欢的类型加以浓墨重彩地刻画,一方面通过大量柔和的画面、舒缓的音乐营造意境美,并不失时机地引导时尚潮流;另一方面,又不遗余力地去宣扬人类美好的个性及其独特的言行,进而形成了大范围的偶像崇拜。所以,电视画面的合理架构会给受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随之产生强烈的身体效应。
    

媒介的身体效应促使男性开始对身体有着更高的追求,在以前,男性身体普遍不被看重,社会对男性身体没有提出过多的要求,男性的价值多体现在身体以外的权力和金钱等,所以生活中大腹便便的男士并不会一次感到自卑,但是在媒介的不断暗示下,不分男性开始将枪口对准自己的身体,现在,男人们对自己的脸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关注。商场里,各种男性护肤品琳琅满目,男性专业美容机构迎合市场需求应运而生,他们中间的一些人更是勇敢地走进了整容院,原本“混沌未开”的男性走进整容医院,开始了男性整容时代。 
    

其次,我们前面讲,古代的草莽英雄代表着健康阳刚和积极向上,由于受雄性激素影响,男性的外在往往显得更高大强健,这是理想的男性身体形象,符合人们在审美观上对“强者”的定义。因此,以劳动为主的人类社会上,男性往往比女性显得更有生产力价值。而过去以劳动为主的人类社会也一直处于男权至上的情况,使得男性在社会上无论权势、财富、地位,总体而言比女性更占上风
    在消费社会的环境中,在女性身体肆无忌惮的传媒时代,男性的强势形象又是如何呈现的呢。
    

 在媒介环境下,男性身体是体育类节目表现的焦点,大众通过观看身体来获得快感和满足感,它和大众的交流和沟通是通过身体界面来进行的。“它是通过运动选手身体力量美和健康美的展示来表现人的身体与生俱来的能量,是人的身体内在魅力、内在力量的外在体现。这种原始生命力量的挥洒得到了观者的认同,激发了观者潜在的生命活力和对生命的另类感知,使得他们对生命的体验又多了一个层面。”[3]很明显,这种身体效应源于人类最古老的求胜欲望、最原始的竞争心理,电视节目中身体里的某些激情和能量转移到受众身体之上,他们的力量与速度在观众的身体之中产生了巨大的回响。体育竞赛是一种身体的对决。观众身体之所以激动人心,恰是因为这种对决某种程度地重演了人们心底最原始的身体欲望。
    

顺应这种本质,媒体中增加了体育的席位。河南卫视《武林风》的收视人群以男性为主,强烈的视觉冲击、激烈勇猛的武士精神,鲜活生动地层现了中国武术蕴涵的强大、威猛、刚劲,对喜爱武术格斗的男性来说,不愧是一场狂欢式的媒介体验,绝不亚于NBA或者世界杯。世界杯是展现男性健美身体的舞台,顾拜旦曾发表过一篇赞颂体育的散文诗《体育颂》。诗人对体育发出感叹的第一段中这样写道:“啊,体育,你就是美丽! 你塑造的人体,变得高尚还是卑鄙,要看它是被可耻的欲望引向堕落,还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育。没有匀称协调,便谈不上什么美丽。”世界杯集中展示男性的各种美,力量,激情,坚持,执着,韧性。不言而喻,身体主题的召唤是无与伦比的。世界杯和体育频道体育频道集中了精彩的身体意象,强壮的肌肉,速度和力量的冲击,心脏博动与急剧的血液循环,一种古老的欲望奔涌而出。男性躯体仍然是最有力的语言,无论是年轻的德国队员还是西班牙比利亚的经典绝杀,力量与速度在观众的身体之中产生了巨大的回响。
    

当然,兼具阴柔与阳刚的男性形象似乎更受国人的欣赏。他们就是被媒介界定为成功人士的一类人,当然前二者也不能排除在外。中青年成功人士出现在媒体中的手势和耸耸肩膀的动作被认为是最帅的瞬间,以大宝SOD蜜的化妆品广告为例,大宝被塑造成为一个成功人士的形象,寓意着产品地位的提升,也在召唤着众多渴望成功的男子来转换这个成功者的身体。据分析,广告中所展现的男性形象,大多是从事社会性和竞争开拓性的工作,职业有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等。这些男性形象无一例外都成功了,名牌服装、名表、名车、花园别墅附着在身体之上或身体周围,他们被认为是这样一类人,不仅用技术和专业操纵着现代世界,而且以智者、导师、权威的身份给异性以多种“启蒙”。他们代表力量、创造、奋斗、征服,还代表着传统中国的诗意、自然,是新时代的“曹丞相”。
    

最后看作为欲望的身体在媒介的展现。按照让?波德里亚的观点,商业化、时尚化的身体已经被抽离它的原有内容,转换成了一种时尚符号。在此基础上,身体又做了区别,“一个具体的快感,一个肉体潜在的具体的享受-----如果要继续存在,如果要真正具有政治性,如果要避免自鸣得意的享乐主义---它有权必须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并且能够作为整个社会关系转变的一种形象”[4],即一种是作为商品交换符号的身体,另一种是作为性欲对象的身体。性欲对象不单单针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也可以指男性。
    

公共媒体之下,我国新时期以来对“欲望”的表现也不再遮遮掩掩。《红高粱》中的野合场面不再负荷着沉积了数千年父权制度文明的负疚犯罪感,而成为辉煌生命的礼赞,第五代导演对于身体尤其是性的再现可以看作是人性、人道主义思潮的一个部分,这种再现一度流行并且泛滥,作为欲望的身体,李安的《色戒》常常被评论者贴上“身体政治”的标签,媒介文化被推到前台的是一幕接一幕的津津乐道的身体感官刺激图,而那些深刻“意义”更像是一个幌子,《色戒》中的男性力量更像是一种暴力色情,性能力和性器官被刻意地夸张,表达出男性的滥用力量,去侵犯、强暴、侮辱另一个身体。这种身体是尼采所批判的“病态身体”,尼采说“一当力在强化、增长和释放之时,这个身体就是健康的,反之则是一个衰败和病态的身体。健康身体缘自青春期的力的充盈??????身体衰弱则缘自力的颓败。”[5]在尼采来说,身体的含义被扩大,一个强健的文化身体,总是意味着身体的积累和释放的轮回孕育,反之,一个病态的文化身体总是阻断了这种身体轮回孕育。
    


    


    

参考文献:
    

[1]、[2]李彦东. 消费文化时代的身体叙事.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3] 李  晔. 电视节目游戏化背景下的身体效应 .哈尔冰工业大学硕士论 文 .2007年
    

[4] 弗·詹姆逊. 快感:一个政治问题,快感:文化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5] 汪民安 . 尼采与身体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作者简介:安晓东,山东曹县人。西北大学文艺学硕士。从事文学创作,文学与媒介等相关研究。
    

(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原载:《影视评介》2010年第五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