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突飞猛进,各种纪录不断被刷新。然而,电影产业轰轰烈烈发展的表象掩盖不了令人焦虑的问题,那就是目前已经形成的一个头重脚轻的不均衡市场。 无疑,年量的剧增证明中国电影创意机构和人力资源的潜在能量,票房的连续飙升也证明本土观众消费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海外市场的开发还表明中国制造的影像产品可能吸引国际观众。但是,从整体来看,中国电影市场处于一个极不均衡发展阶段,每年的投资和票房来源基本上集中于有港台、内地(偶尔还有日、韩)明星参与的古装动作大片,题材、类型选择的范围十分狭窄,片种的市场份额比例极度失衡。从2005年起,每年大约4/5的国产片无法进入电影院,这些滞销的影片只能靠取得电视台播映权、碟片发售版权或者各级政府奖金收回部分投资,这显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市场行为,更像是以往计划经济的行政安排。正因为大多数的中、小制作目前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更多的投资者只关注大片,所以每年的国产片市场自然由十来部大片垄断。 这里,我们不妨参照两个例子。第一是近年发展迅猛的汽车产业,第二是众所周知的好莱坞。与电影产业相反,中国的汽车产业似乎并不迷信豪华品牌,从独资到合资,产品都以中、低档轿车为主。不错,豪华车的利润极高,卖一部所得等于卖十多辆的中、低档车。但经验证明,一个健康的汽车产业全靠中、低档产品支持。虽然广大的消费者可能都喜爱豪华的名牌车、飞速的跑车、壮观的越野车、舒适的商务车,但他们首选的还是符合他们消费能力和生活需求的中、低档轿车。如果中国的汽车产业也像目前的电影产业那样,一心只生产豪华车,那么国产车所可能占有的市场份额则可想而知。 其实,好莱坞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只生产大片。1995年开始,每年规定限额、以分账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的好莱坞大片极度冲击了中国的电影市场,从《泰坦尼克号》到《阿凡达》,其轰动效应不可忽视。作为直接的反应,中国电影人也试图联手制作自己的大片,但开始的几部作品,如《秦颂》和《红色恋人》,市场效果并不理想。直到李安的武侠片《卧虎藏龙》意外地在欧美市场热销,最终成为海外赢利最高的华语片,中国的大片模式才在《英雄》、《无极》等高概念、高成本制作后逐步成形。遗憾的是,这样的古装武侠大片虽然垄断国产片市场,但其口碑未尽如人意,可见观众的消费欲望并没有完全得到满足。 这里的问题关键在于中国电影目前头重脚轻的不均衡市场。相比之下,好莱坞从经典时期开始便全面建构片厂及发行、放映制度,至今已经形成一个全球范围内链接完善的产业。值得注意的是,每年好莱坞生产的大片其实有限,原因之一是投资方充分意识到大投资所面临的大风险,而且历史上的许多大片其实是不那么赚钱的,有的甚至亏本。从这个角度看,巨额投资的国产大片在与发行、放映两方分账之后,到底能盈利多少,这是媒体追踪票房的表象背后所刻意忽略的问题。回顾好莱坞,大家可以发现其精品不一定只属于大片,而中、小制作生产出更多的精品,而且能够长期拥有数量相当的观众。 好莱坞吸引观众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开发不同的类型和子类型,从营造奇观的动作、灾难大片到观众长期喜闻乐见的情节剧、浪漫喜剧、青春片、历史片、战争片、科幻片、恐怖片等等。没有任何类型企图将观众一网打尽。相反,好莱坞的市场分析将观众细分而再细分,力图开发符合特定分众的“小市场”。最近在欧美颇为火热的《暮色:新月》和《暮色:月食》本来不过是融合科幻、恐怖、爱情为一体的、面对年轻女性的“吸血鬼”小众片,其成功说明中、小制作类型片的市场潜力。类型的重要性也表现在李安在好莱坞辉煌的生涯中:从文学改编(《理智与情感》)、通俗剧(《冰风暴》)、战争历史剧(《与魔鬼共行》),到武侠片(《卧虎藏龙》)、科幻动作片(《绿巨人》),都在不断的电影类型探索中扩展着自己的艺术风格。 李安的生涯说明了好莱坞自身的灵活性和兼容性,包括容纳、吸收体制外“小制作”的独立影片。他以“父亲三部曲”成名,携其细腻的情感叙事风格进入好莱坞体系,创作了《断背山》等令人瞩目的名片,其跨文化、跨语言的才华得到世界的承认。喜好香港武侠片的昆廷·塔伦廷诺同样出身于好莱坞体制外的独立制片,凭《低俗小说》等奇特的非主流电影培养了一群群的崇拜者。很难想象,独尊大片的中国市场会对塔伦廷诺这样的另类导演开放,会注意其独特的创造力。相比之下,好莱坞其实并不盲目地迷信大片的神话。在资本流动性急剧加速的全球化时代,电影不可能只靠一种大片模式生存,观众也不愿只消费趣味单一的产品。正因为如此,好莱坞没有放弃自经典时期开始的多元的产业体系,而是精心发展一个经营模式更为灵活、片种比例更为合理的新好莱坞。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电影人对作为新的理论与实践的“娱乐电影”还不敢拍手欢迎,在中国进入WTO之后的全球化时期,资本及其营造的娱乐如今已经无所不在,“与资本共舞”的乐趣也远远不同以往“与狼共舞”的恐惧,因为如今的好莱坞不再仅仅是吞噬中国电影市场的“狼”,而是一个合资伙伴。但是,到目前为止,“与资本共舞”似乎只在大片投资方面显出效应,而头重脚轻的中国电影市场缺乏产业各方面之间的链接、平衡和互动。投资方面,大片一统天下,小制作难得生存空间。制作方面,从洗印到特技,海外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动漫的大幅度投资似乎也不见惊人的成绩。放映方面,从业界到学界,对建立艺术院线的呼声此起彼伏,但许多年后仍然迟迟没有成效,固定的分众群体因此难以培养,观看艺术电影也就不成为影院行为。宣传方面,媒体只关注轰动效应,渲染巨额投资,追踪票房纪录,其运行方式中炒作大于引导,结果是几乎没有众人认可的影评空间。真正要“与资本共舞”,中国电影产业不能仅仅着眼于商业和主旋律大片的投资,而要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培养各部门技术娴熟的专业人才,迅速提高消费终端的产品质量。 总之,目前不均衡发展的中国电影产业亟待完善,其步骤可以考虑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投资的平衡,尤其是投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的中、小制作。二是产业链的建构,不仅链接投资、制作、发行和放映,更要提高产业链中人才的技术和素质水准。三是类型的多样化,既拓展观众喜好的传统类型,又开发具有创意的混合式子类型。四是观众的培养,尤其是对新一代观众多元趣味的引导。一个完善的电影产业需要不断地面对市场、类型和观众作全方位的考量和调整。 原载:《人民日报》(2010年07月13日24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