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现实主义回来了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曾庆瑞 参加讨论

    看《春暖南粤》的时候,我就想到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困境。这几年,我先后公开在评奖会上反对过给两部电视剧评定“金鹰奖”,一部是《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一部是《乡村爱情故事》。我反对的理由是:《别拿豆包不当干粮》里,18个笑星凑在一起拿中国最弱势的群体——农民开涮,丑化农民;《乡村爱情故事》没有反映当下中国农村生活的本质真实,是伪现实、伪现实主义,就它对农民的态度而言是伪慈悲,就它所谓“笑”的艺术而言是伪喜剧。
    本来,我们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并不是这样的。特别是“文革”结束后,在社会变革的大舞台上,中国电视剧复苏,反映农村变革的生活是电视剧一直关注的一个重要题材。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雪野》为代表的电视剧作品就为这种关注打下了良好基础,到1988年的《篱笆·女人·狗》,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连同随后推出的《辘辘·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组成了当代中国的“农村三部曲”。再到20世纪90年代,又有一大批将镜头对准中国“三农”问题的作品,一批优秀的和比较优秀的作品震撼了也感染了广大观众,引发了国人对“三农”问题更深刻的理性思考和更热烈的激情投入。后来新世纪的诸多作品则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吹响了号角。而《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和《乡村爱情故事》一类的电视剧,则背离了甚至背弃了现实主义的审美法则和创作方法。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20集电视剧《春暖南粤》,令人欣慰了。因为,透过《春暖南粤》,我们分明看到了,在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里,现实主义又回来了!现实主义理所当然地仍有它强大的艺术再现和表现的威力。
    直观地看这部电视剧,《春暖南粤》重点表现的是以梅山乡新任党委书记陈伟华为代表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带领广大农民穷则思富、富而思进、科学发展的创业奋斗历程,反映的是当今农村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的重大问题,艺术地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陈伟华的对立面,新任花关镇党委书记万峰强,则强行拖着农民走一条搞工业园开发、盲目引进污染企业,最后损害农民利益的错误发展道路,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反面典型。它要诠释的是陈伟华的一句肺腑之言:“老百姓给咱巴掌大的地方,我要为百姓撑起一片天!” 创作者用每一对矛盾、每一次冲突来拷问的都是一个共产党人、基层领导干部的道德良心和他们的政绩观与人生观。
    不过,在文学艺术创作里面,艺术形象的审美意义常常会大于创作者的思想。我看这部电视剧,就更看重在陈伟华和万峰强这两种农村基层干部的激烈较量背后,揭示的还是当今中国农民和他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土地关系问题,也就是怎么处理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民“守土”与“离地”的尖锐矛盾。陈伟华心里想着农民,对农民负责,信念坚定,满腔热忱,下决心和农民一起艰苦奋斗,和他的对立面展开了一场立场坚定却又不失智慧的博弈,结果彻底改变了梅山的穷山恶水,带领梅山农民在高山上垦殖优质茶树,走上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文明富裕小康之路。万峰强则不顾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牺牲农民的利益,甚至于延续对农民的剥夺,一心要大干快上早出政绩,醉心于表面文章大搞“形象工程”,把农民子子孙孙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当做自己升官发财的跳板,结果,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毁了自己的前程。农民和土地,土地和农民,在社会与经济发展和进步的今天,仍然是中国农村生活历史变革最本质的真实。
    再就是《春暖南粤》重新注重艺术典型的塑造了。
    人们都知道,艺术典型的塑造,是现实主义的核心规则。我们看《春暖南粤》,无论是陈伟华还是万峰强,都可以说是典型,是当今中国农村基层干部中怎样对待农民,怎样对待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怎样对待处理农民与土地关系中自己的政绩,是两种截然不同、泾渭分明的艺术典型。以陈伟华为代表的今日中国农村基层干部,一句贯穿全剧的“要为百姓撑起一片天”,成为塑造这样的艺术典型的精魂。一位优秀农村基层干部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他应有皆有。很多人没有的,他还有。这就是,他不再是许多人想象中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挽着裤脚带领农民下地干活的乡党委书记,大部分时间里他都“西装革履”,一派知识分子的造型,他帮助农民主要是在和外面世界里的商人谈判采购秧苗,用超前的观念发展生态农业,解决农民就业、农村城市化这些宏大的课题。那位万峰强也特别典型,从他身上,人们完全可以看到今日中国农村一心吃着土地财政,一不留神还要狠狠地咬上农民一口的假恶丑的典型。
    《春暖南粤》播出之后,有媒体发表评论文章说,这部戏的“深刻的人文内涵直指当代中国乡村社会中的典型政治生态,一针见血地拷问执政理念”,我觉得,这个话说得挺有道理,而这样的审美效果,恰恰就是由这样的典型人物体现出来的。
    说《春暖南粤》表现了现实主义回归农村题材电视剧,是指它表现了历史性的要求。我们都熟知的一个经典性的判断是,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信中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把人物置身于一个政治、社会、经济的具体的总体现实中刻画,才能达到“充分的现实主义”的高度。这就要求描写细节的真实性。要有真实的细节描写,要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要能使读者如入其境、如见其人。总之,细节的真实非常重要。《春暖南粤》里有不少的细节都是很真实很感人的。比如,见交通局长喝酒那场戏,再比如三顾茅庐的戏,还有梅山乡农民夺水的戏,都是细节上的成功。
    有报道说,为了让故事更加真实,这部电视剧的编剧、制片人陈慧群,花了几年时间深入农村,拜访乡镇干部,才写出了这部剧本。不仅是陈伟华和万峰强这样的农村干部,还有粤东农村的山清水秀,潮州大锣鼓的气势恢宏,千亩茶园的旖旎风光……都在这部戏里烙上了鲜明的印记。陈慧群本人就是农民出身,现在当了老板,十分难得的是,他倾情创作了《春暖南粤》。(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原载:《文艺报》2011年02月23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