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从想象论文学批评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李先国 参加讨论

一、   王德威“想像中国”的启发


    对创作和欣赏中的想象心理因素的论述,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屡见不鲜,逐渐走向成熟与自觉。但对批评中的想象的论述却处在懵懂之中。1997年,李林荣的书评无意识地将想象与批评联系在一起,《从狂欢记忆到文化想象──评毕光明的<文学复兴十年>》粗看是对书评对象的批评的想象的概括,但实际上是对所评之书的内容的要点的概括。[①]陈晓明的《文本批评:想象的精神飞地:欧美文本批评的历史与现状》是一篇值得注意的文章。飞地本是一种人文地理概念,意指在某个国家境内有一块主权属于他国的领土。陈晓明在这里隐含着这样一层意思:运用文本批评方法的人们建立了一种与作家文本不同的意义领域。[②]
    1998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王德威的一本论文集《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精选了他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他对晚清以来20世纪中国小说的研究成果的研究论文23篇。“想像”一词,既有小说对中国的想像,也有海外学者的学术研究对中国的想像,这一点尤其可以从论文集的第四辑中显现出来。王德威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成果丰硕,后来又出版了十来部中文著作,其新颖的观点、大胆的推论,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此,掀起了大陆学人对“想象(想像)”一词在批评中的大量运用的风潮。光是对王德威的批评研究、访谈等,近十年来见诸报端的就有30余篇。[③]其中,林分份的《史学想象与诗学批评——王德威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将“想象”与“批评”对列,而张志云的文章直接用了“想象”一词对王德威进行了批评。[④]
    2006年11月8日,王德威、许子东、陈平原三人在北京大学举行了一次公开的讨论会。王德威又一次用到了想象这个词:
    尤其是关于现代文学史,它跟现代国家的想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个国家的建立都需要一套叙事来作为回顾过去、瞻望未来的基准点。而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个叙事往往是以文学史的方式来作为最后结晶式的表现。Benedict Anderson,我们这里翻译成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或《想象的本邦》提出印刷资本主义作为想象共同体的发展基础。我们从文学史研究的立场也可以提出,这个国家的想象和文学的创造是密不可分的。[⑤]
    在这里,王德威提到一本书,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当初可能正是这本书启发他用了《想像中国的方法》这个书名。关于国家的想象,2007年大陆也出版了以刊物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吴俊,郭战涛的《国家文学的想象和实践——以<人民文学>为中心的考察》,把刊物的办刊意图与导向理解为一种想象,与把文学批评理解为一种想象有相近之处。该书的目的是从政治的角度考察当代中国文学,从而把中国当代文学命名为“国家文学”。毫无疑问,“这是对中国当代文学整体性定位的一种大胆的理论设想和实践探索。”[⑥]
    时间上与王德威用“想象”来指称文学批评最近的要算1999年孟繁华的《文学史家的想象与宿命──文学史制度与“百年中国文学总系”》一文,近得几乎我们不敢说是受到王著的影响。孟繁华用“想象”来指称文学史家的研究,主要是看到了制度化写作中的不确定性。[⑦]
    往后几年很少有人把想象与批评联系在一起。关于创作中的想象问题却受到重视,主要表现在2000年第2期《当代作家评论》把吴洪森1988年写的硕士论文《存在与想像》全文三万字发了出来,并约请格非、摩罗同期写了评论。直到2003年,先有徐法超对西方关于想象的理论加以介绍,[⑧]后有刘震又把想象与文学史写作联系在一起[⑨]。这一年还有黎湘萍出版了一本专著《文学台湾》。[⑩]该书从“文学叙事”和“理论想象”两方面详细描述了台湾文学基本概貌、发展轨迹。“该书对台湾问题的文学审视具有文艺学、社会学的意义和思想史的价值。”[11]其中的“理论想象”,无疑体现了著者对台湾文学理论的建构性的理解。
    

二、   从文学史写作的想象到文学批评的想象


    直接将“想象”与“文学批评”联系在一起的是2004年周宁的文章《想象的疆域:从文学批评到文化批判》。他认为,西方文化传统中有两种东方主义,肯定的、乌托邦式的东方主义与否定的、意识形态性的东方主义。作者认为赛义德的《东方学》使文学批评发生了从文化批评到文化批判的转变,赛义德发动的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虽然揭示了西方的自由主义传统中隐蔽的思想霸权,具有激进的批判意义,但也难免片面偏激,遮蔽了西方文化传统中对东方的另一种态度、另一类知识与想象,即那种景仰求知东方、美化亲和东方的东方主义。[12]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刘勰对想象的论述说明想象既可以跨越时间局限,又可以跨越空间局限。而将“想象”与“文学批评”联系在一起,之前的文章或专著多是从时间上来联系,讨论得多的是文学史写作,而刘小新的《大同诗学想象与地方知识的建构——华文文学研究的两种路径及其整合》体现出一种空间联系:在华文文学研究与批评中应用了“想象”一词。[13]
    2005年有看似矛盾的两篇文章:罗中起的《批评需要文化想象——对当代文学批评的一点思考》和张念的《文化批评,破除文化想象》。其实并不矛盾。前者呼吁当代文学批评要引入文化批评,后者主张文化批评要勇敢面对现实问题。在罗中起看来,从艺术想象与文化想象、文学的价值向度与文化想象、文学批评与文化想象等关系域来看,文学批评需要文化想象。文化想象是全球化语境下,以文化为资源的社会性想象,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想象;在现时态的文学中,想象的多元以及由此而生的价值向度的歧义,呼唤着有意义的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的批评从来就包含着科学的文化想象,当代文学批评要与批评的对象相适应,不仅要对文学中的文化想象予以臧否评价,而且它应当以积极的文化想象为前提去批评,更多地给人以理想和憧憬、给人以信仰和形而上的支持,从而不失其批评的职责。[14]而张念在《文化批评,破除文化想象》中认为,面对变迁中的大众文化,在场的文化批评并不是为了反省而反省,为了批评而批评,而应和其他问题研究一样,应该“贴地而行”,去遭遇“真问题”。[15]罗中起在用到“想象”一词时,实质上指的也是批评,可以说是“想象”的一种中性的用法,而张念在用到“想象”一词时,是对批评的不切实际的怀疑,含有对“想象”的一种否定的意义。
    2005年,论者在将“想象”与“文学批评”联系在一起时,将这种联系从批评的对象延伸到文学观念领域。这方面的代表有三篇文章。一是钱理群的《构建无产阶级文学的两种想象与实践》对无产阶级文学观念的论述。文章通过对“革命文学论争”中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理论家的争论的剖析,概括出了关于建构“无产阶级文学”的两种想象,并由此形成两种实践、两条发展线索:一方面,是对工人、农民出身作家的着意培养,对工、农、兵出身创作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则是用无产阶级意识的自觉形态—党的意识与意志来改造知识分子,创造为工农兵服务、为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服务的党的文学的持续努力。[16]
    二是马睿的《无法安放的文学想象:现代中国文学自治论的发生及困境》对现代文学史上中国文学自治论的论述。伴随着一系列现代性方案的设计与论争,立足于知识分治原则、高扬审美旗帜的文学自治论在二十世纪初的汉语文论中出现。虽然始终未能成为现代中国文艺思潮的主流,但作为文学现代性的一个醒目标志,它的发生与受挫,它的洞见与盲视,都是中国文艺学学术史上的大事件。论者认为中国文学自治论的发生折射了中国现代性进程交迫于民族认同与追赶西方的双重欲望,折射了现代性内在的悖论与张力。[17]
    三是赵心宪的《从“伦理想象”到“品味人生”——试论梁实秋前后期的人性论文学观念》对梁实秋前后期的人性论文学观念的论述。梁实秋人性论文学观念的发展,以《雅舍小品》的发表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论者认为,前期的人性论文学批评观念偏重于批评主观性的张扬、偏执运用社会批评的哲学批评方法以及理想的伦理理性人文主义的人性标准,缺少理论体系的支持。后期的人性论散文创作观念,在《雅舍小品》系列作品中主要体现为人性论散文创作的题材观、文体观和意象创造的语言观,对人性世相的精彩刻画获得不朽的美学价值。[18]
    2005年还有一本专著不能不提到,这就是贺桂梅的《人文学的想像力——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与文学问题》。该著探讨的是“文革”后30余年间中国(大陆)一些前沿性的思想、文化和文学问题。作者试图完成的论述主题,一是对当代人文思想的变迁提供一种思想史的描述轮廓;另一则是用文化研究的方法考察其中重要文化现象的不同侧面。在《前言》中,作者承认受到美国批判社会学家米尔斯(C·Wright Mills)提出的“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影响,[19]用“人文学的想像力”来描述自己从“跨学科视野”来研究“文学问题”的实践,而且认为是“比较准确地传递”她的某种思考的。[20]
    2006年值得一提的是出版的两本博士论文。其一是蔡江珍的博士论文《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想象》。这本用“想象”来论定包括中国现代散文批评的专著认为,散文现代性理论是中国20世纪散文理论的主要形态,将整个散文理论的现代性问题标以“想象”,既为了突出现代性理论的建构性和创造性特征,那种充满了幻想和期待的理论预设和创造新标准的能力,这正是现代性的力量;但同时也暗示和隐喻了它的历史际遇:曾被历史地认为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论。[21]
    与王德威同样影响中国近二十年文学研究的海外学者李欧梵曾经认为,不发达国家的学者根据自身立足点做的某些梳理,从根本上来说,是基于一种历史进步论观念,对西方的现代性的进程与理论所做的一种想象。[22]董丽敏的博士论文受此启发,认为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体现这种“想象现代性”。2006年她也出版了她的博士论文。书中第五章论述了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的理论建构与理论实践。“如果说理论层面的建构更多表明中国的文学者对‘现代文学’理想的呼唤的话,那么,文学批评,可以说是一种‘现代文学’实践层面的尝试。”[23]
    另外,2006年将“想象”与“文学批评”的联系延伸到接受批评方面。例如,罗岗通过对1990年代以来中国“韦伯翻译”的考察,指出与“现代性问题”相关的领域已经日益成为思想界共同关注的焦点。[24]杨慧林以莎士比亚及其《哈姆雷特》为个案,追索最具代表性的诠释方法和批评类型,特别是当代的意识形态批评、性别身份批评和宗教观念批评,既为中国语境中的莎士比亚研究提供参照,也使我们更加直观地理解西方的主要批评流派。由此说明,“莎士比亚问题”也已经不仅是关于作家和文本的争论,而是不同语境从中延伸的理解和意义,它将继续不断激发出新的诠释和想象。[25]
    2007年也有两篇文章是在接受批评方面将“想象”与“文学批评”的联系在一起。一是毛亮的《文学阅读模式的伦理想象——亨利·詹姆斯的<阿斯本文稿>与<地毯中的图案>刍议》,二是林喜杰的《新诗教育:群体性解读与想象的共同体》。毛亮的文章通过对詹姆斯的短篇小说《阿斯本文稿》和《地毯中的图案》的分析,认为:在《阿斯本文稿》中,詹姆斯批评了以作家个人生活为目的的“私密化”阅读模式;而在《地毯中的图案》里,詹姆斯批评了文学阅读中的“实证化”想象,即以为文学作品里存在着一个唯一确定的文本“意义”。詹姆斯认为这两种阅读模式都无法构建一个文学共同体,无法使文学成为客观的社会伦理形式。毛亮认为,詹姆斯关于文学阅读模式的看法和他的文化理论一样,都体现了他对个人主义的伦理批评。[26]林喜杰的文章将新诗作为一种“新知识”,探讨其在语文教育中被“生产”的过程,以及进入语文教材的新诗在阅读过程中怎样被“意义增值”的过程。作者认为这种尝试将新诗放回整体的视野之中,超越内外之别,打破了制度化的单一格局。[27]
    在文学观念方面,刘锋杰的观点具有建构性。他用“想象论”来命名一种文学的政治观念。他认为,要为文学政治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核心问题就是要实现一个根本的转向——从文学为政治服务的“从属论”、“关系论”转向文学与政治自由关联的“想象论”。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一种想象关系。文学要表现政治,描写政治,在其创作中或自觉或不自觉含融政治,这都体现为文学的想象政治。想象是什么?想象就是通过自己的心灵活动在精神上表现对象、把握对象、创造对象。现实的政治可以进入文学想象之中,但仅仅只是现实的政治,又无法满足文学想象的需要,因此,处于文学想象中的政治,既可以来自现实,却又已经超越现实,与人类理想中的政治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理想政治的特点。文学想象政治还源自政治本身也是一种想象活动。文学想象政治,是文学在想象政治的想象。政治想象的是什么?是对人类美好生活的想象。这也是文学的目标。[28]他的建构性体现在,一是在文学观念方面,他提出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的想象论;二是这种文学观念自然是通过对既往的观念的批评来建立。
    就批评本身方面来说,又有批评者和批评方法两个不同层面,人们都把它们与“想象”相联系来进行论述。前者如蔡志城的《南洋想象:地缘美学与主体间性的介入——以朱崇科的马华文学“本土性”研究为例》,后者如温越的《生态批评:生态伦理的想象性建构》和胡志红的《地方意识的生态建构:文学的乌托邦工程——生态批评对环境想象的探讨》。前者以批评者个案研究为基础,后者以批评方法个案为研究对象,都是直接肯定批评与想象的联系。前者看到了批评想象主体对空间局限的突破,后者看到了批评想象中的某一方法的理想性。如何回应区域华文文学悄然兴起的本土性诉求?蔡志城在文中以朱崇科的马华文学研究为例,指出:引入主体间性的交融视域,将有利于华文文学研究冲决一直自我囿限的二元对立藩篱,在理论突围中开创新的批评空间。[29]温越反复提到生态批评的想象性,“生态批评是在对这种工具理性思维惯性的批判中,想象建立人类‘诗意的栖居’的理想生活方式。”“生态批评就是要呼吁在文学想象中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生态关系。”“生态批评是个开放的批评体系,兼有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的特征,将文化与自然联系在一起,揭示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类文明的危机、人性的危机、想象力的危机。”[30]胡志红则分析了生态批评对环境的想象。[31]
    

三、   批评想象的自觉


    至此,我们看到,将想象与文学批评联系在一起,始于文学史写作研究,随后漫延对文学基本观念的批评和各种文学批评本身。在对“想象”的使用上,有些是肯定的,即认为批评需要想象,甚至把批评当作一种想象,想象也是批评;有些是否定的,主要是用想象来描述文学批评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当然也有中性的,不置可否地把想象与批评联系在一起,有时候从这种联系本身能说明批评的想象性,有时候又是指责批评的不切实际。2008年的文论,也存在这几种情形。
    《当代文坛》2008年第3期同期两篇文章的用法就不一样。曾美桂评米勒的《文学死了吗》的书评《文学的祛魅与想象的书写》实际上否定了米勒的悲观论调。[32]
    王永的《还原、塑造与想象——徐志摩传记扫描与展望》中的“想象”本来指的是创作中的想象,但因为此处是谈传记创作,也包含理论研究与批评的意义,作者本来是在中性的意义上使用“想象”一词,但分析中论者从历史真实的角度否定了传记写作中不切实际的想象。[33]
    有人说,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史叙事的最重要的外部推动力量,是由夏志清、李欧梵和王德威的著作构成的。[34]此话有一定道理。在我看来,王德威启发人们用想象去思考文学批评,李欧梵的《现代性的追求》是大陆学人现代性话语的开山之斧。当然,李欧梵的《批评空间的开创》也增加了人们使用想象来考量文学批评的信心,因为从实际空间到批评空间本身需要想象来作基础。恰恰是在对李欧梵的批评中,也有使用“想象”的例子。例如朱崇科《重构与想象:上海的现代性——评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35]评述李欧梵《上海摩登》对上海的现代性的重构与想象,唐金海、陈正敏《历史想象的有我之境——现代性与李欧梵的中国现代文学想象》认为浪漫、鲁迅和现代主义构成了李欧梵历史想象的主要情节,现代性则是李欧梵历史情节组织的主要句法,是他历史解释的主要策略,李欧梵的历史想象与自身所处的“现在”存在一种潜在的对话关系,所以李欧梵的中国现代文学想象是一种“有我”的历史想象。[36]
    2008年人们还将“想象”用在三个批评家身上:周作人、弗莱、劳伦斯•布依尔。
    方岩认为从个人主义的“世俗性”阐释到平民文学中强烈的启蒙立场再到贵族性的超越精神,周作人文学革命建构理论逐步从世俗景观的体察走向形而上的意义追寻。用贵族性精神的洗礼来提升世俗性视野的精神品格,周作人实际上在追求理论的完善与超越。“贵族性”的阐释实际上构成了周作人关于启蒙效应的终极想象,或者说“贵族的精神”成为周作人衡量启蒙精神指向的最高标准。[37]
    华翔则认为,依据西方已有的弗莱研究成果,文学是人类富于想象力的远见的产物,人类富于想象力的远见是弗莱思想和弗莱研究中的核心,弗莱的原型理论,四季的叙事理论也是其产物。对弗莱的研究也要抓住这个核心。[38]
    20世纪90年代,生态批评在美国正式确立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流派。劳伦斯·布依尔是美国生态批评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李晓明认为布依尔的生态批评集中在探索文学文本中环境的想象与西方思想中自然的位置,并在生态批评视阈中探讨环境的想象对文学研究和社会文化的影响。[39]
    罗兰·巴尔特是众所周知的法国思想大师。卡勒尔曾依据罗兰·巴尔特的成就给他总结出十种文化身份。罗兰·巴尔特己经被译介进中国长达四十多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被当作不同领域的理论家被译介,说明人们对他充满了不同的想象。[40]福建师范大学胡海明的硕士论文分析了这一有趣的现象。
    2008年有人又一次从文学史写作方面运用了“想象”一词。岳斌认为:文学史的重构其实是一个在过往的历史里寻找遗失并再次颠覆“座次”的过程,即使是最完整的史料整理,也必然包含整理者编撰者个人痕迹,实际上每个具体编撰者的声音可以从历史的庞大和复杂中浮现并清晰,“想象历史”的情结得到宣泄或者满足。完全复原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虚妄的想象。[41]
    2006年底,德国汉学家顾彬接受“德国之声”的采访时,对中国当代文学进行了点评。其批评之声经由《重庆晨报》转述为“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的判断后,引起舆论哗然。自此开始了顾彬在中国媒体上的持续“走红”,两年之内见诸媒体的与顾彬商榷的学术文章有20余篇。其中,李大卫的《顾彬、鲁迅和我们的世界文学想象》和张莉的《传媒意识形态与“世界文学”的想象——以“顾彬现象”为视点》都对其中隐含的世界文学想象的偏颇进行了批评。2009年发表此文的张文可能受到2007年发表的李文的影响,但张文是对顾彬的批评,[42]李文更多一种批评国人的自省意识。[43]
    2009年,徐先智的《想象现代性》把“想象现代性”作为一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关键词,着意于对现代性想象的动作性、倾向性,对近些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梳理。由此可见,文学批评研究中的想象性已被广泛接受。[44]
    文学批评是关于文学的文学,是关于意识的意识,是批评家借助别人写的诗、小说或剧本来探索和表达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感受和认识。加拿大的批评家诺斯洛普•弗莱则直截了当地提出:文学批评是本身就有存在价值的思想和知识结构。我们认为,从想象论文学批评,是把文学批评看作一种客观科学评价的同时,认识到文学批评主体的主观性,是把文学批评看作一种抽象的理论总结时,认识到文学批评的具体论证与描述时的感性具体性,是把文学批评看作一种对普遍规律的探寻时,认识到批评主体的努力和因种种局限而具有的理想性和建构性。故而,文学批评具有想象性。
    On imagination of criticism
    Abstract : More and more people argued the imagination in criticism in recent twenty years Under the inspiration of David Der-Wei Wang’s works “Methods of Imagining China : History • Fiction • Narrative”. Firstly, researchers talked about the imagination in writing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Secondly, people used the words imagination in criticism. Lastly, people found the imagery character in literary criticism .
    Key words: imagination   literary criticism   literary theory
    Li Xianguo
    Shaoxi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college,312000
    注释:
    

[①]李林荣:《从狂欢记忆到文化想象──评毕光明的<文学复兴十年>》,《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第127页。
    

[②]陈晓明:《文本批评:想象的精神飞地:欧美文本批评的历史与现状》,《大家》1997年第2期第165页。
    

[③]如:《评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评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说》《从夏志清到李欧梵和王德威——一条八十年代以来影响深远的文学史叙事线索》《文学谱系·意识形态·文本解读——王德威的学术路向》《胡搅蛮缠的比较——驳王德威〈从“头”谈起〉》《史学想象与诗学批评——王德威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一个错位的“晚清”想象——评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说》《褊狭而空洞的现代性——评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华语文学:想象的共同体——王德威访谈录》等。
    

[④]张志云《一个错位的“晚清”想象——评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说》,《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4期第67页。
    

[⑤]王德威、许子东、陈平原:《想象中国的方法——以小说史研究为中心》,《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3期第137页。
    

[⑥]齐小刚《国家文学:当代文学的一种定位》——评《国家文学的想象和实践—以〈人民文学〉为中心的考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第112页。
    

[⑦]孟繁华:《文学史家的想象与宿命──文学史制度与“百年中国文学总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第278页。
    

[⑧] 徐法超:《认识、游戏与想象——对文学功利性问题的思考》《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年第473页。
    

[⑨] 刘震:《文学史:作为想象的话语实践——对一种思路的清理》《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第10页。
    

[⑩] 黎湘萍:《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与理论想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 翟恒兴:《<文学台湾>:记忆、理解、想象的“三重奏”》,《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5期第69页。
    

[12] 周宁:《想象的疆域:从文学批评到文化批判》《东南学术》2004增刊第1期第273页
    

[13] 刘小新:《大同诗学想象与地方知识的建构——华文文学研究的两种路径及其整合》,《东南学术》2004年第3 期第136页。
    

[14] 罗中起:《批评需要文化想象——对当代文学批评的一点思考》,《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48页。
    

[15] 张念:《文化批评,破除文化想象》,《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14页。
    

[16] 钱理群:《构建无产阶级文学的两种想象与实践》,《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1页。
    

[17] 马睿:《无法安放的文学想象:现代中国文学自治论的发生及困境》,《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05年第1期第82页。
    

[18] 赵心宪:《从“伦理想象”到“品味人生”——试论梁实秋前后期的人性论文学观念》,《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26页。
    

[19] 〔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水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20] 贺桂梅:《人文学的想像力——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与文学问题》,河南出版社,2005年,第7页。
    

[21] 蔡江珍:《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想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内容提要》。
    

[22]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3页。
    

[23] 董丽敏:《想像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5页
    

[24] 罗岗:《“韦伯翻译”与中国现代性问题——对1990年代以来“西学想象”的一种描述》,《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3期第38页。
    

[25] 杨慧林:《诠释与想象的空间:批评史中的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6期第53页。
    

[26] 毛亮:《文学阅读模式的伦理想象——亨利·詹姆斯的<阿斯本文稿>与<地毯中的图案>刍议》,《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第5页。
    

[27] 林喜杰:《新诗教育:群体性解读与想象的共同体》,《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10页。
    

[28] 刘锋杰:《从“从属论”到“想象论”——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新思考》,《文艺争鸣》2007年第5期第17页。
    

[29] 蔡志城:《南洋想象:地缘美学与主体间性的介入——以朱崇科的马华文学“本土性”研究为例》,《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年第2期第74页。
    

[30] 温越:《生态批评:生态伦理的想象性建构》,《文艺争鸣》2007年第9期第143页
    

[31] 胡志红:《地方意识的生态建构:文学的乌托邦工程——生态批评对环境想象的探讨》,《当代文坛》2007年第2期第61页。
    

[32]曾美桂:《文学的祛魅与想象的书写——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读后》,《当代文坛》2008年第3期第162页。
    

[33]王永:《还原、塑造与想象——徐志摩传记扫描与展望》,《当代文坛》2008年第3期第152页。
    

[34]郑闯琦:《从夏志清到李欧梵和王德威——一条80年代以来影响深远的文学史叙事线索》《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1期第9页。
    

[35] 《浙江学刊》2003年第1期。
    

[36]唐金海,陈正敏:《历史想象的有我之境——现代性与李欧梵的中国现代文学想象》《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第11页。
    

[37]方岩:《“人的文学”世俗性阐释与启蒙效应的终极想象——1918年的周作人与现代文学发生的一种可能性》《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第9页。
    

[38]华翔:《论想象在弗莱思想和弗莱研究中的核心意义》,《泰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44页。
    

[39]李晓明:《文学研究视野中环境的重新阐释——评析劳伦斯•布依尔的生态批评话语》,《学术论坛》2008年第5期第140页。
    

[40]胡海明:《如何想象罗兰·巴尔特》,福建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毕业论文。
    

[41]岳斌:《“想象”的历史和灵魂的“整理”——重构当代文学史的联想》,《名作欣赏》2008年第4期第141页。
    

[42]张莉:《传媒意识形态与“世界文学”的想象——以“顾彬现象”为视点》,《文艺争鸣》2009年第2期第42页。
    

[43]李大卫:《顾彬、鲁迅和我们的世界文学想象》,《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3期第8页。
    

[44]徐先智:《想象现代性》,《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32页。
    

 
    

作者李先国,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绍兴 312000)
    原载:《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7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