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消费经典,更要创造经典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冬子 参加讨论
  无论是“迎风飞翔”的经典动作,还是《我心永恒》的动人歌曲,抑或是流行多年的台词——“你跳,我也跳”,虽有“炒冷饭”之嫌,但时隔14年,此次3D《泰坦尼克号》的回归,仍然强势得超出很多国内电影人的想象。一些网友在微博上调侃,“电影票好像‘泰坦尼克号船票’,一票难求”。
    自从3D《狮子王》横扫北美票房后,好莱坞的一些经典老片都纷纷宣告即将“3D化”,除了备受瞩目的《泰坦尼克号》外,《黑客帝国》、《指环王》、《终结者》等影片也都排上了“转制”日程,甚至有人预言,时机一旦成熟,这样的3D“转制”热将“传染”到国产大片中。
    3D技术真的能让经典老片“复活”吗?微博上有个段子,说大凡是经典影片和数字结合在一起的,必属烂片。《家有喜事2009》、《东成西就2011》无一幸免,但3D《泰坦尼克号》似乎是个例外。大部分热衷重温《泰坦尼克号》的观众表示,“在技术之外,更注重内容”,其实3D只是吸引自己走进影院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看这部电影看的是一份回忆,一种情怀。甚至有网友留言说:“摘下3D眼镜,我一样愿意重新看完全场,为的就是那份心动。”
    14年前,《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万人空巷的时候,曾有一些中国电影人不屑一顾,称给他两亿五千万美元他同样也能创造银幕奇迹。可14年后的今天,在热钱涌动的影坛,中国电影人特别是一些站在金字塔尖的电影人已经不差钱了,数亿元人民币的大制作在内地影坛渐成气候;另一方面,现在中国在特技、硬件方面和美国已经同步,可是被3D后的《泰坦尼克号》这艘大船依旧在中国大银幕上孤傲地航行着。
    如果说1998年作为观众的我们“无片可看”有着很多客观上的原因,但14年来,中国的电影市场早已今非昔比,2011年,全国城市影院银幕总数已突破9200块,总票房也超过130亿元,跃升为全球第三大电影市场,可为什么我们至今依然缺乏造就银幕“大船”的能力?
    有媒体统计,放眼今年2月到4月的内地票房榜单,《碟中谍4》、《异形战场》等好莱坞大片的所向披靡,内地电影已经连续八周缺席票房榜冠军,而随着3D《泰坦尼克号》、《灵魂战车2》的来临,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无疑将会愈演愈烈。
    在消费经典的同时,能否也激发我们创造经典的决心?当年日本电影界正是在观看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闹天宫》后痛定思痛,缔造了强极一时的动漫帝国;韩国也是在香港电影的感召下,模仿混搭吸收,一手打造了世界影坛的“韩国现象”……而至今,我们仍然被卷土重来的《泰坦尼克号》纠结着。
    2010年初,一部《阿凡达》把大银幕的3D时代带进中国,被强大视听效果震撼过的中国电影人纷纷第一时间行动起来,用高科技武装自己的作品。没有最贵,只有更贵,一夜之间,各种打着3D旗号的电影争相挤进影院,引发了业界一场场有关究竟谁是“山寨3D”的车轮口水战,也用最短的时间迅速磨平了观众对于银幕科技含量的好奇心,有的影片甚至来不及杀青就已经错过了这趟时尚列车,糟糕的口碑让更多影坛“技术派”的大作成为噩梦。
    21世纪的大银幕,没有高科技是不能想象的,可是事实证明,仅仅为了高科技而高科技,没有坚实的内容做支撑,炫目的镜头背后,这些影片的苍白和矫情也是有目共睹的。对此,有专家分析,无论国产片还是进口片,归根结底,若想吸引观众主动走进电影院,技术过硬固然重要,但情节动人则更是决定性因素。3D技术不是万能的,“它不能把坏电影变成好电影”,梦工厂创始人卡曾伯格前不久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坦言。
    与其说《泰坦尼克号》是影坛一个不可复制的神话,倒不如说它是一个非常值得反复剖析的案例。今天,它给中国电影人上的这一课虽说有些沉重,但是多年以后回过头去,我们也许会由衷感慨,正是这部看似简单的电影,告诉了我们“经典”两个字的真正含义,告诉我们任何时候技术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在电影的创作上,永远都不要本末倒置。
    
    原载:《光明日报》(2012年05月17日13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